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带动了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技能大赛成为各职业院校检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一个平台,加快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的步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简谈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必须融入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在职业教育界已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它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体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璐 《知识文库》2023,(20):107-110
<正>本文以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下建筑力学课程改革为例,从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变通、考核制度的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德技并修等方面分析探讨技工院校课程改革的手段和途径,为提升技工院校课程改革质量服务。1研究背景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如何让学生真正得到职业能力的提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才是职业教育育人的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不同的源头和发展历程,并由此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区别在于两者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依托都不相同。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应设立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使用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方案制订时间较早,为了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应进行必要的修订。修订应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差异,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贯通,注意校企之间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学制、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证书建设、产学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比较,提出适合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明确其定位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结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与中职的区别,力求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职业性”和“高等性”特征,突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也为高等职业院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试点单位的辽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均具有同源性、实践性和教育性。但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更具经济功能,其直接目标是培养个体的职业技能,而劳动教育则是贯穿于各种教育类型的一种教育形态,更具政治功能,其直接目标是促进个体劳动价值观的形成。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扭转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提升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着三大障碍:劳动教育未能适应新兴劳动形态更新教育内容;专兼职劳动教育师资匮乏且职业发展前景堪忧;劳动教育评价过度以选拔性和结果性评价为导向。对此,高等职业院校亟需通过紧扣新时代发展特色更新劳动教育内容,打造高质量开展劳动教育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以发展性、过程性和质性评价为主导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高质量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形式,在开展职业项目培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的专业设置状况和资源情况开展多种途径的职业项目培训,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的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快速成长和产业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出发,对当前制约高职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瓶颈予以剖析。从大力推行产学研模式改革和加快发展高职院校校办产业等方面,提出了突破各种瓶颈制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引领、省(部委、行业)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支撑的“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观画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各项工作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和危害不容小觑.形式主义衍生官僚主义、助长享乐主义、催生弄虚作假、阻碍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导致教师队伍建设误区和教材建设局面混乱等.形式主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根据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从我国教育战略的高度阐述了职业教育管理与教学的作用。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经验对职业管理与职业高校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助力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能拓展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应当在兼顾国家规定、社会标准的同时,充分尊重高职学生兴趣爱好,构建双模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三年来,在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方面项目资金投入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在学院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全院师生齐心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着力于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的建设,加强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开拓力度和学院社会服务功能的作用发挥,因此成就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今天的发展,顺利通过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验收。这一切为促进学院下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创建一流的高职教育品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学制、学生等方面的特殊性,在专业教育中有效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分析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在关系,指出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可能性,并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从教育目标调整、教学计划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探讨在专业教育中如何有效渗透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教育职能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职教育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职能规律,但又以教学职能为根本、以科研职能和服务职能为动力和目标。围绕这一观点,高职教育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必须结合国情创新观念。政府要完善高职教育法律法规,并从微观上给予大力支持;高职学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在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践教学、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吸引企业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很大成绩,同时也暴露出制约其发展的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训设备落后,学生就业困难等一些问题。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应提高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加强实践教学,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旨在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计划,但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实现这一建设目标,是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普遍感到迷惘的。这是因为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要突破平台期,高职院校需要在思路上跳出"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思维局限,主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这里有三个关键性建设任务需要关注,即以应用技术学科建设为依托回答高职教育的知识论基础问题,以教学内容标准与教材开发为抓手深度推进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以细化企业教学实施环节为核心推动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三年内将重点支持千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稳定的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其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相关举措等方面,论述稳定的校企合作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