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作为对清洁发展机制的完善,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为民用能效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多发的生态灾难问题,而且能够更好地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2.
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生态补偿立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对这些事件进行生态补偿是对生态环境恢复、维护社会稳定及和谐的必要手段,但我国法律对该类事件的生态补偿规定并不明确.本文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生态补偿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0年,墨西哥湾和我国大连石油泄露对海洋的污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实,仅2009年,我国海监飞机在东海巡航监视中,就发现油污染现象数十例。上世纪90年代初,因海湾战争有近百万吨原油侵入海湾,给局部海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要恢复正常得近百年时间。  相似文献   

5.
《特区教育》2014,(7):52-55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在非洲国家坦桑尼亚境内有一个名为维多利亚的湖,该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尼罗河的源头。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以科学研究的名义把生长在北美洲的鲈鱼引进湖里,从此开始了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也许同学们会问:引进鲈鱼还会引发生态灾难吗?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种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本地物种都有可能存在潜在的威胁。这种鲈鱼是肉食性鱼,性格凶残,以小鱼虾为食。鲈鱼大量繁殖,给湖里的鱼类带来灭顶之灾,先后有近百种土著鱼因此而灭绝。  相似文献   

6.
夏丽 《黑河教育》2013,(4):30-30,8
语文“味”是品出来的,是在读中“烹调”出来的一道美味。每个语文教师,课前都要充分发掘文本中隐藏着的重要词语,引领学生在课堂与词“相遇”,品出文本种种“味”。一、与词相遇——咬出文本“酸”之昧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备课过程中,“品词”的问题一直萦绕着他,经过数月“煎熬”,终于挖出了一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生态灾难”:师:你们可以在这这词语上画个三角形。(板书:生态灾难)你们知道哪些生态灾难呢?  相似文献   

7.
植物也能成为侵略者吗?当然可以。每一种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都有以它为食的相关动物或微生物与它共同进化。如果一种植物被人们带到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中,而相关动物或微生物没有同时带去,它就可能无节制地繁衍,造成生态灾难。所以,人们称这些外来植物为"侵略者"。在我国,目前已经"入侵"的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学是作家生态立场和生态情怀的表达,是基于现实生态灾难的写作,本文通过生态文学主题的挖掘,揭示了当代生态文学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巴格达上空的缕缕黑烟,古巴比伦大地的片片焦土,两河流域的殷殷血迹,秀丽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战争的血雨腥风中战栗呻吟……全世界在通过现代化信息传媒关注伊拉克战事时,无不为战争造成的环境灾难感到揪心。 战争引发的生态灾难是多方面的,高科技战争带来的生态灾难更是触目惊心。以精神忧郁、头痛体乏、咳嗽哮喘、腹泻消瘦和畸形遗传等为主要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贺麟自然生态观秉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范式,用良知心性感化生命,体悟自然,提出人生要"回归自然",倡导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强调自然与精神的相通,蕴涵了浓厚的生态思想,为现代人类在人与自然万物共存的整体中重新认识自我与自我实现提供了思维和行为取向的研究视域,对解决目前愈演愈烈的地球生态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有直接而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多数并未考虑生态系统恢复所具有的突变性.本研究针对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建立了生态恢复评价指标体系,在ENVI4.2、Arc GIS9.2、MATLAB7.0等3S技术平台上,采用突变级数法对长汀县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总体较好,80%的流失区都可恢复到Ⅲ级以上(含Ⅲ级),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主要为封禁;(2)对长汀朱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因素主要有植被盖度、水土流失指数、土壤肥力和地表温度,其各个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排序为:植被盖度〉水土流失指数〉土壤肥力指数〉地表温度;(3)突变级数法和生态恢复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采用了突变级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仅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也反映了南方红壤侵蚀小流域生态恢复演变过程的突变特征,更为科学地揭示了生态系统恢复变化过程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巨灾保险制度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建设的不足与差距。对我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的分析显示,我国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保险需求和有限的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解决巨灾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在法律体系完善的前提下、构建政府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运作的巨灾保险体系,从而实现制度供给的增加。同时,完善金融制度改革,为巨灾保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的设立和发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Despite the dramatic traumas and enormous physical losses associated with many catastrophes, it is undeniable that catastrophes also function as dynamic powers that drive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in unpredicted and unlimited ways. However, there is paucity of research on the agent aspect of catastrophe in the eco-pedagogy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gap by reconceptualizing the possibility of uncertain disasters in building individual human capac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hinese ‘change’ philosophy. Recognizing that tien-rén-hé-yi (i.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is the tagline of Chinese ecological philosophy, we further argue that such harmony can only be achieved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change’. As a form of devastating, emotional, irrational, systematic, and usually irreversible movements, catastrophes may trigger change at the creative level, which goes beyond the repetitive ‘cyclic’ motion. Such transform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atastrophes elicit new forms of learning that are defined by discontinuity and resilience. Contemporary catastrophe education can encourage successive generations in their shaping of a symbiotic model rather than a more confining framework, thus involving human beings and the environment by thinking beyond the limits of instrumental approaches or problem solvin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英国洪水保险、日本地震保险三种典型巨灾风险保险模式的主要因素,提出一个由保险险种、保险方式、保险金额、保险费率、经营方式、经营风险六大要素构成的巨灾风险保险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多层次的巨灾风险保险模式评价模型,并利用专家判断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方案的权重值,得出最优的巨灾风险保险模式,从而为我国巨灾风险保险模式的建立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的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是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类型,借鉴巨灾保险先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法治状况,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采用专项型立法模式,首先针对地震风险制定《地震保险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针对其他灾种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突变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非线性科学领域的突变论分析交通事故致因,构建了交通事故致因的突变模型,给出了交通事故突变模型的势函数形式,分析了系统在稳定区和非稳定区域状态变化的定量关系,并解释了交通事故发生前后系统控制参数的连续变化引起系统状态的突然变化以及不同的控制参数对事故危害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要想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控制人为因素和物的因素之组合落在稳定区域内。防止系统的状态越过潜在突变区;防止事故发生的基本原理就是使人和物的运动轨迹在临界点外。  相似文献   

17.
突变理论是以拓扑学、奇点理论为工具,对不连续现象做定性研究的新兴数学分支;介绍了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和突变种类。同时,应用突变理论,对中医学领域中“正”与“邪”的突变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突变理论在西方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两端铰支的梁柱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借助数学方法,分析了粱柱失稳过程中平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发展巨灾保险债券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灾年,十几个地处不同区域的国家分别遭受了台风、飓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中国,传统的商业保险承保巨灾能力不足,再保险市场也无力为巨灾提供充分保障。因此,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进行金融创新,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分散势在必行。文章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将中国具体金融机构可在巨灾债券运作模型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初步定位,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从而对中国巨灾债券运作机制提出合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