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卢瑟福的一些表述出发,结合相关科学史料,浅析α粒子散射实验的前因后果,指出α粒子大角度散射现象的发现才是该实验的真正历史价值所在,提出将"α粒子散射实验"更名为"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同时对卢瑟福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相关内容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初,卢瑟福从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中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由此开辟了原子核物埋的新领域,其中α粒子散射实验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原子结构的“入门”.高中物理教材中,α粒子散射实验是重点介绍的内容,但由于中学一般较难开展此类实验,教师常采用看图讲“实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静态”的物理事实.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宅被动地接受结论,机械地记忆.  相似文献   

3.
《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为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笔者用“Director”制作了课件,对α粒子散射实验进行了模拟,以求学生对原子核成结构的出现历程有一个清晰的、形象的认识。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影响教师改错能力的因素1.学科知识背景题1关于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如用铝箔代替金箔,则α粒子不会发生散射现象B.如用铝箔代替金箔,则α粒子仍会发生散射现象C.如用质子代替α粒子,则质子不会发生散射现象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方面: 1.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做法和结果。 2.理解卢瑟福的原子结构学说,并会用学说解释α粒子散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的能力。德育方面: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运用讲、看、点、议、练等手段)〔教具〕α粒子散射电影片、16毫米放映机、幻灯机、幻灯片、写有问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年及后来一段时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重金属箔的实验。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后偏转角度不大,但还有一部分偏转角度较大,并且有极少数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了180°。这种现象叫做α粒子的散射。限于条件,中学难于做这个实验。若我们利用微机的作图功能进行模拟,也是能够形象地再现α粒子的散射现象。我们从α粒子散射的理论得知,α粒子散射的路径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有如下关系ctg(θ/2)=4πε_0((Mv~2)/(2Ze~2))b,即距离  相似文献   

7.
陆光华 《物理教师》2008,29(8):17-17
α粒子散射实验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10个实验之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讲解此实验时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α粒子散射现象是建立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实验证据,它对于否定汤姆生的“枣糕”原子模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该实验涉及微观事件,在中学原子物理教学中难以进行演示,造成了许多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抽象感.本文利用C语言图形环境模拟了由四个原子排列而成的单层金箔片,展示了三个α粒子基本上无偏转、小角偏转及大角散射三种情形的动画过程.二、实验原理及函数功能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基本图1上不发生偏转,通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较明显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1.α粒子散射实验例1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分析 A.此题考查a粒子散射实验,不是考查原子的核式结构及能级.  相似文献   

10.
就“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诸如“为什么用金箔作靶”、“卢瑟福获取α粒子散射的精确数据的方法”等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2.了解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3.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4.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和方法5.知道原子核的组成6.了解卢瑟福研究原子核组成的思路和方法自学参考提纲:1.1897年,发现了电子。2.1909年到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的实验3.看图20-1,归纳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结果是:。4.a粒子偏转的原因是:。5.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6.卢瑟福研究原子结构的思路是:。7.发挥你的想象,比较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8.看图20-2,根据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解释a粒子散射实验现象:。9.1…  相似文献   

12.
杨榕楠 《物理教师》2009,30(2):29-30
新课程人教版物理选修3—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不同元素对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Q.又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可以推算出原子内含有的电子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对这段话提出了疑问,科学家是如何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确定原子核的电荷的?这确实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对此作一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深入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探讨这个著名实验在实验设计思想、实验的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给我们今后研究物理实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α粒子散射实验是证实原子核式结构的一个重要实验。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一般院校根本不能完成此微观领域实验。为了较形象地演示该实验过程,只能制成CAI课件来辅助教学。笔者用Flash MX软件制作了“α粒子散射实验”课件,并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Flash制作教学课件,以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为例,探讨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 Ne核的α粒子结团特性,用多重散射Glauber理论得到p-20 Ne核弹性散射振幅的理论计算公式,从理论上计算入射能量为800 MeV的p-20 Ne弹性散射微分散射截面对散射角的分布,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对20 Ne核的α结构进行检验,为进一步完整建立20 Ne原子核的α粒子结团结构模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高中《物理》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处理是按照教材的层次和条理,先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的史料,然后讲这一著名科学实验的发现,清楚地说明实验结果中的“绝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然后得出“所以然”.这节课给学生的印象是,科学家不是凭空想象做个实验就有所发现.这既达到训练学生读书和思考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风.然而,上完这节课后,一位善于思考的学生问到:卢瑟福当年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金箔做靶而不选用其他金属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物理学史料,对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在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发展中所作的伟大贡献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的“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只是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漫长历史中的一个阶段。虽然很快就被证明与经典电磁理论、原子稳定性及线状光谱相矛盾,但其中所蕴涵的模型化推理的科学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学习。本文结合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来说明模型化推理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20.
考点一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冲刺点金:知道汤姆孙发现电子,掌握测量电子比荷的方法:知道α粒子实验及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重点应掌握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的比荷的方法,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会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