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以高科技、网络化、低能耗、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将迎来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对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被看成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未来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的本质要求。各科教学,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一、清…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更是现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可以说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和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讨,以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1):133-134
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一项重要要求。培养和造就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社会赋予当前教育体系和当代教师的一项重大任务。只有让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才能让他们的学习卓有成效,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文章提出物理教学中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大纲的特点之一。也是当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生正处在创新教育启蒙阶段的关键时期,在音乐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化的必然选择。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绝好素材。  相似文献   

6.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新形势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政治课教师,笔者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要及早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彭润民 《考试周刊》2014,(10):122-122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重要因素。所不同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尤其是对青年素质的要求。一个民族对人类作出贡献,列于世界先进民族的行列,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但最关键的是这个民族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全面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所以,中职政课教学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师体育实验课教学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的高要求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革高师体育实验课教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增设"与时俱进"的实验教学内容,多方位搭建高师体育实验课教学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9.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必将对未来一代人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共同的战略性选择。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有两大功能:一是继承性功能,以学习和继承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科学知识为主;二是创新性功能,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继承的发展。过去人们比较重视教育的继承性功能,而对教育的创新性功能重视不够。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  相似文献   

10.
贾亚东 《考试周刊》2013,(75):63-64
<正>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必须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教师积极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提出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以创新教育为目标,构建包括基础性实验、改错和综合性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实验的三级能力培养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以模块式教学为软件支撑,以开放式的基础硬件实验平台为硬件条件,改变本科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的观念,让实验课和理论课相互协调,统筹发展,形成了从基础到应用、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创新能力逐级提高的新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苏北地区建筑工程管理实际,进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从改革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等,逐步形成“常规教学与强化训练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时数的不断压缩,合理安排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由单纯验证实验逐渐过渡到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体现学科融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关于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今后的几点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三学期的教学改革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实验教学在改革中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加大了实验课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作为传统模式实验教学的补充,辅助实现了学生课外的直观形象的预习、操作,节省了课时内的操作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仪器的使用效率。虚拟仿真平台和“雨课堂”的结合,跟实际操作实验教学相辅相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5.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有课程实验普遍存在学时少、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陈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探索基于电磁仿真和加工测试结合的可重构天线新实验设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用科研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将为高校贯彻精英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创新实验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电子技术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实验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从实验项目设计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对电子技术实验进行改革和实践,采用任务与实现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全面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主创能力搭建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革基础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生物标本制作与保存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自身的道德修养。这对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改革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性实验能力,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形成.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科,因其课程内容多、课时量少,所以无法充分体现其在环境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实际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类专业环境毒理学方向研究生的实际需求,重新制定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使其更适用于环境类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此外,在实验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20.
植物解剖学实验作为植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巩固植物学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从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实验报告的绘制和考核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植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