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形就是根据条件和原题的图形的特征,运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或熟悉的几何图形,从而使问题简捷巧妙获解.下面就补形法在四边形中的妙用,举一些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数学空间观念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形成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要求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  相似文献   

3.
以直尺和三角板为道具,以熟悉的几何图形为载体,并辅之以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手段衍生的一系列问题,能为学生动手实践与操作联想提供思考空间,也能提高学生的图形运动变化、分类讨论思想等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在初中几何中,图形的变换主要有平移、对称、旋转三种形式,在具体的解体过程中,学生的运用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我们从现阶段遇到的例题来进行分析研究的话,可以看出这些题型都可以通过一定  相似文献   

5.
(本讲适合初中)一个图形绕某点转动一个角度称为旋转变换.利用旋转变换的思想作辅助线大体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将几何图形中彼此孤立的线段或角绕某点旋转后,使其之间的数量关系或大小关系明朗化;二是将几何图形中的某个图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等)绕某点旋转后,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三是能够从整体把握多条辅助线的作法.本文结合具体例题述之.  相似文献   

6.
平移、对称和旋转是分析和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解题中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设想图形的变化,适当的采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可将某些几何图形变换到所需位置,变为所需图形,使条件相对集中,从而打开解题的思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7.
平移、旋转、翻折是几何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近年来图形运动的题型在各地中考、模拟考试题中频频“亮相”,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以及利用图形运动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的运动在试题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通常以动、静结合的几何图形为载体,融入几何、代数的相关知识.其实,这些运动型的综合问题万变不离其宗,要能够利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研究几何图形,学会辩证地看待图形的运动与静止,从中寻找变量与不变量,从而发现规律,揭示问题的本质.本文就如何利用运动的思想研究几何问题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有些几何图形的面积,直接计算往往难以下手或非常繁杂.若能根据题设条件和图形特征恰当地将其拼补成特殊图形,再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解答,则可能使问题简捷获解.兹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9.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使孩子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旋转是几何图形变换中的一种基本变换,以旋转为载体的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此类题目设计精巧,一般从学生熟悉的基本图形出发,借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但随着问题的"旋转"逐层深入,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混淆,阻碍问题的解决.本文探讨一类基于旋转的三角形相似问题的非常规证明方法,细致挖掘题目的内在价值,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将"旋转"进行到底,虽是九曲十八弯,却也令人心旷神怡,体验数学课堂的内涵,感受  相似文献   

11.
正将两个正方形按某种方式拼合在一起,然后施以图形的旋转变换,使其中的一个正方形绕某一点旋转到一定位置,然后探究其几何图形的性质变与不变.此类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数学环境,使学生在图形  相似文献   

12.
旋转变换作为几何图形变换的一种常用基本方法,是新教材新增内容,在求证有关几何问题时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旋转变换求解几何问题时,主要是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会确定旋转中心、旋转角:二是要熟悉的基本性质.旋转的基本性质有:(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相似文献   

13.
所谓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它们之问的变化、关系和基本结构在头脑中的概括化的形象。《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培养作了如下描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形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吴丽萍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64-165
一个几何命题,它由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几何图形语言组成.一般地,学生求解几何命题要依赖于几何图形的直觉判断,直接选取或设法选取相应的几何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几何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相应地存在图形语言的表达形式,人们称它为基本图形.然而,许多几何习题,不全都是以简单的基本图形给出,而是基本图形呈现于其他图形的背景之中.学生就是因为视图能力制约思维进程,不能排除解题思维的干扰线段(或曲线),从背景图形中显露基本图形,使问题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5.
<正>在初中数学阶段,图形的旋转变换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考试的难点,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感到比较困惑.其实通过类比、归纳这类图形旋转变换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瓶颈,使问题得以解决.一、常规问题彰显方法图形的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旋转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是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构成新的图形,利用旋转变  相似文献   

16.
组合图形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图形组合起来的几何图形。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解答组合图形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解答基本几何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识别图形,能正确分割、拼凑、平移、旋转以及重新组合图形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关键是要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题解思路,并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技巧。 1.分割。即把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分别求解,最后相加或相减。  相似文献   

17.
构造特殊图形就是把一些复杂的,变化多端的,不熟悉的数学问题,通过联系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构造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圆等特殊的几何图形,使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从而使问题快速得以解决,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浏览一下河北省近5年的中考试卷,不难发现有一个备受关注的命题焦点——将三角板与四边形(正方形、菱形)按某种方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平移、旋转三角板,使图形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让学生在“运动变化的几何图形”中,感悟、猜想、验证几何图形所具有性质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9.
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感觉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图形的旋转”等一些源于生活、实践性强的知识.应用“图形的旋转”对几何图形运动问题展开探究,把静止的问题转换成动态,或把动态问题转换成静态,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强化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