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革课题的提出《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改革课题,是在我们对这门课程过去的总结、现状的研究,未来的展望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师中文系的一项"综合工程".如果说中文系的基础课、专业课是对一部机器个别部位加工的车间,那末,《中学语文教学法》就是对这部机器组装的"综合车间".这门课程在中文系理应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回顾前几年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高师教育与学生人格发展。以《高师招生人格测验》为工具,对上海师大中文系74名学生先后进行了初测和复测。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学生通过高师教育人格有所变化,但不显著;在个别人格特征上发生显著变化,如责任心、成就动机、坚持性等。  相似文献   

3.
马丽萍 《高中生》2010,(3):47-47
刘健从小就在心里默默地编织着一个文学梦,他喜欢看经典名著,爱看武侠小说,还时不时自己创作一些小说,所以在高中时他就以中文系为自己的首选,十分憧憬中文系的惬意生活。在他看来,中文系是才子才女的精神家园,是未来作家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中文系学生能适应人才市场社会选择的需要,弥补中文系现有课程和知识结构所出现纵横断裂的需要,我自愿以79高龄、带病之躯,在华中理工大学中文系88级新生班增设了一启蒙综合性指导学习门径的新课《中国汉学导读》。  相似文献   

5.
绥化师专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是黑龙江省专科类学校重点专业。多年来 ,中文系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教学建设为重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学校“升本”目标 ,中文系领导又确定了新的目标 :拓宽办学思路 ,加强课程建设 ,强化人才培养 ,提高办学层次。目前 ,全系师生正齐心协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杂志为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自创刊以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刊作者主要有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教师、教授及著名学者,读者群的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本期文学研究选摘了一组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孔庆东先生对2009年文学研究个别作者文章的点评。其中尽显先生幽默、生动而又独到的批评风格。特此摘录,以供读者和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11,(12):F0002-F0002
徐开良,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写作教学与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承担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大学生文学写作倾向性研究——以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为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著名文艺理论家、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王元化应我院中文系邀请,于四月下旬专程来甬,向中文系学生作了《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的专题讲座。与王元化先生同时来甬的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我院兼职教授钱谷融先生。钱教授以《文学形象的魅力》为题,给中文系学生作了报告。两位先生的报告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在报告之前,还与中文系全体教师进行座谈,王元化讲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介绍了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的综合研  相似文献   

9.
学术简讯     
<正> 河南大学中文系牛庸懋教授和宋景昌副教授,于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应我院中文系邀请,连袂来我院作学术报告。牛庸懋教授分别以《中外文学交流问题》、《谈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的信息问题》为题,在中文系作了三次报告。宋景昌副教授以《怎样赏析古典文学》为题,连续报告了三次。  相似文献   

10.
肖体仁教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F0002-F0002,F0003
肖体仁,男,1949年9月生,四川简阳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1980年毕业于内江师专中文系。1982年至1993年先后在华东师犬中文系、四川大学中文系、四川师大中文系进修,1997—199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访问学者,师从诗界名家谢冕先生。  相似文献   

11.
时间:2007年6月17日下午地点: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主持人: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参加者:北京大学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成员李云雷(《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徐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书面稿)刘晓南(清华大学教师、博士后)徐则臣(《人民文学》编辑,文学硕士》胡少卿(中国经贸大学教师,文学博士)谢俊(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朱晓科(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赵晖(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余?(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刘勇(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丁幸娜(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师力斌(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  相似文献   

12.
中文系生涯     
"中文系"是什么模样?才子佳人?古卷竹笔?冥顽不化?风流倜傥?在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刻,我这个在中文系度过了6年青春的女生决定写篇文章回顾我的"中文系生涯"。澄清有关"中文系"的绯闻,填补人们对于"中文系"的畅想。不过,我将在这篇"中文系生涯"中动情讲述的主人公们,不是那些因高考填报了旁系别科却没考上,心怀不甘地被调剂,从此一入"中文"深似海的人。而是那些和我一样,爱恋着中文系,走来时热血沸腾,离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为教育部 2 1世纪初高教改革项目“文科 (专业 )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的组成部分 ,建立在对文革后 2 0年 (1977~ 1997)浙江大学 (原杭州大学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古典文献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整理分析 ,综观 2 0年来以中文系为代表的基础性文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成绩与不足 ,并在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 ,探求中文系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模式 ,为中文系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未来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6月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立元主持召开了一次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 会 ,参加者有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在职博士生王建疆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副教授易存国 ,海南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印晓红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高燕、谢勇 ,硕士生丁、杨云、陈芸等。现将座谈纪录 (由谢勇根据录音整理 )在本刊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中文系简介     
中文系设立于1978年,当时称中文科,1988年改称中文系。现有教师26人,其中副教授7人,副研究员1人,讲师8人,助教5人。另有外聘教授7人。设有语言和文学两个教研室。建系以  相似文献   

16.
顾森 《大学生》2013,(17):26-27
正2007年,我,一个理科生,却混进了看上去与我八字不合的中文系。在正式进入中文系学习之前,我一直以为,中文系所学的内容无非就是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鲁迅老舍之类,那些恐怕我一辈子也不会喜欢上。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中文系里也有我感兴趣的。中文系学生不但需要学习文学知识,还需要学习语言学知识(事实上,中文系有一些专业就是专门研究语言学的)。而我呢,则无可救药地被语言学迷住了。在这里,我希望用这么一篇小文,改变大家对中文系的看法,勾起大家学习语言学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语言学的魅力。如果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有趣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是高师院校中文系学生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或日专业必修课)。设立这门课的主要目的,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帮助未来的(语文)教师学会教学。”高师中文系的学生要顺利地实现以学生到教师的转变,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无疑起着相当重要的津梁作用。故此,有人认为,“高师中文系要办出  相似文献   

18.
学者风采     
范川凤教授,1981年毕业于石家庄师专中文系,1987年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取得本科学历。1981年至今在石家庄师专、石家庄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中文系副主任,系党支部书记。现为全国外国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北省写作学会理事,河北省作协理论研究室特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以教学提高声誉 以管理提高效率——发展中的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相似文献   

20.
名师风采     
蒋绍愚,籍贯浙江富阳,1940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