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变革。而课程内容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教给学生就极为重要。这就涉及知识观的问题。力求在分析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上,探讨新课程改革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之间的链接。  相似文献   

2.
知识观是课程观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观的变革。与现代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知识的生成性、知识的个体性、知识的境域性和知识的非良构性。与此相对应,形成了以对话课程观、自主课程观、本土课程观和实践课程观为主要特征的新课程观念。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知识观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新课程的解读。本文首先对现代知识观以及现代课程观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课程观进行解释、比较,最后说明课程观转型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知识现是目前课程改革的主导知识观,包括建构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知识观.通过对上述知识观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发现其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或许可以为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变革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知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课程均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从人的知识生存处境出发思考人与知识的关系,这是我们探讨当代新课程知识观的根本着眼点,也是我们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一种求索方式。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意义,在于以正确的知识观为指导去创建并维护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知识环境: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知识观至少包括三方面的思考:课程与知识的关系、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及知识与人的相遇方式。  相似文献   

6.
学习观是研究课程知识观的一个重要视角。对历史上四种基本课程知识观流派的分析表明:课程知识学习的重点、形式、过程、类型是不断转移的,这种转移预示着课程知识学习观的发展正走上人化、理解、批判和创新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观念获得广泛认同.新课程观对教育、学习的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接受,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应随着新课程观的提出而发生改变.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观的内容及特征,并分析了新课程观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启示,提出了新课程观下网络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程知识观的演变深刻地影响了地理学习评价的理路,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考察应试教育知识观和素质教育知识观的差别出发,对地理学习评价理路的变化进行了深层次探讨,并就新课程改革下地理学习评价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知识观的转变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进了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学生课程观的偏差已经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严重阻碍中学生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制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学生课程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的课程学习观;狭窄、封闭的课程资源观和终结、片面的课程评价观。新课程实施需要中学生树立主动生成的课程学习观、开放多元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全面的课程内容观和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观。应当从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观、学校坚持正确的评价观、父母转变落后的成才观和利用班级社团活动等方面着手对中学生进行新课程观培训。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小学教师对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现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现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现和教学现各维度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掀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知识观,这对教师的传统知识观提出了严峻的挑夏。本主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传统知识观的弊端和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的基础上,从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异化问题和后现代主义对知识的看法三个角度,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知识观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中,新的知识观对我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但现在对知识观与课程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些片面现象。因此,对知识观与课程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研究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知识为本"的知识观有着诸多弊端,需要改革.借鉴西方的教育理论,我国教育界正在形成新的知识观,它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变革性、整合性及个体主观体验性.在此影响下,新课程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它强调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综合性、多元性,并以此指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课程中知识的来源观、增长观、学习观、情意观和整体观等五个方面的分析和阐释,试图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新课程中的知识观,并借此树立科学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16.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调查研究--来自中学的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以对知识的信念为基础 ,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怎样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本研究对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学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并就其现状、关系与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新课程改革之下的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走向范例和文本的教材观、走向人性化和儿童化的教材观、走向开放与建构的教材观、走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材观。从知识建构角度出发,新课程强调教材是范例,是一种学习的材料和资源,而不是必须服从的"权威"。新教材应从儿童的世界出发,体现多角度、深层次理解和呈现课程标准的开放理念,以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教材使用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新课程改革无疑要求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而更要求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和树立学习新理念、现代学习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应树立四大学习新理念:变革性学习理念,全面性学习理念,创新性学习理念,灵活性学习理念;应树立十大现代学习观:终身学习观,多元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创造学习观,发现学习观,快乐学习观,高效学习观,联系学习观,全面学习观,优化学习观。  相似文献   

20.
试论建构主义课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观的演变是与其价值基础的改变相一致的 ,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同样是建立在其知识观、学习观的基础上。通过探讨课程观及其价值基础的历史演变 ,在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学习观的基础上 ,构建一种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与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课程观相比 ,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目标的生成性与表现性 ,强调课程内容的意义建构以及强调课程评价的过程性与情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