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技术,对幼儿攻击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社会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研究,以探讨身体攻击幼儿和关系攻击幼儿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行为多于女孩。身体攻击幼儿和关系攻击幼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信息加工缺陷。  相似文献   

2.
女孩攻击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攻击是一种专属男性的行为,但近20年来,随着攻击定义的扩展以及女孩暴力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女孩的攻击行为。女孩的攻击行为在发生的概率、发展过程及预测性等方面都有着与男性不同的一些特点,女孩攻击性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是其与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该领域急待进一步加强对女孩攻击性的发展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行为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确切地说,它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的方向与结果。因此,在目前的诸多心理与行为研究领域中,攻击行为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早已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持之以恒的关注,特别是自上个世界五十年代开始,随着实验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在人类信息加工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从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角度来解释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已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一大批有关攻击行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科学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了解攻击行为的产生机制对预防和干预现实中的攻击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兴奋迁移模型、脚本理论、认知新联系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和一般攻击模型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以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攻击行为因其伤害性和破坏性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专属男性的行为,随着攻击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女孩的攻击行为有着与男性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身体攻击相比,女孩更偏爱关系攻击.文章从关系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三个方面,探讨了女童攻击行为,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晓静  刘敏 《中学教育》2020,17(1):34-40
校园暴力是一个跨国别的全球现象,是贯穿不同年龄阶段同时又凸显某年龄阶段特征的心理现象,是超性别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性别倾向性的社会现象。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作为校园暴力中的一种现象、类型,不仅共享了以上特征,还具有女性倾向性、隐秘性、难以识别等特异性特点。关系攻击不仅与攻击者的自身因素相关,家庭、社会-文化因素也参与其中。其后果不仅影响关系攻击受害者的学习、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关系攻击的施行者也会面临一定的社会问题。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专家干预以及经验共享和角色扮演等是应对、干预关系攻击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工读生和普通生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采用投射测验 ,通过集体开放式问卷的形式来比较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工读生对意图不明的伤害作敌意性归因和攻击性反应预测的倾向比普通生明显。 (2 )工读生攻击性情绪反应更冲动 ,而不顾后果。在事态发展过程中较为自私 ,更多的考虑对自己产生的不利 ,较少考虑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 (3)工读生大多认为攻击性行为在社会矛盾冲突情境中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反应方式。他们对被攻击者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 ,对攻击性行为的良心谴责都比较缺乏。他们在社会认知上表现出的偏差都和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系攻击行为是一种基于关系的伤害行为,虽然在幼儿期就已有所表现,但容易被教师、家长忽视.关系攻击行为会导致攻击幼儿和受攻击幼儿产生一系列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对幼儿关系攻击行为的干预可从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有利于营造安全的社交氛围,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借助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对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普通学生相比,工读生在攻击性行为外显社会认知特征上,缺乏对弱者的普遍同情心,未牢固地建立对攻击性行为作否定评价的社会道德规范意识;(2)在攻击性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特征上,两类学生都表现出偏好攻击者,而工读生的偏好的程度更强烈;(3)普通学生对中立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总和,但工读生仍然更偏好于攻击者.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侵扰行为(障碍)是儿童中常见的、严重的但可转变的行为,包括对立违抗行为和品行障碍,其主要特征是频繁的抗拒、敌对和攻击行为等。儿童持续出现的侵扰行为能显著预测青少年时期的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会对其后续成长产生消极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儿童侵扰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父母管教不当、儿童认知接受偏差和不良同伴等。其针对性的社会心理循证干预方案主要包括:(1)以社会交互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父母管理训练系列方案,主要关注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和不良的家庭关系;(2)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儿童干预方案,主要关注儿童认知和行为发展(如情绪控制、压力管理、同伴交往、问题解决等);(3)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多系统治疗,倾向于多重干预方法的综合作用。其中,父母管理训练系列方案获得的循证支持较多,应用范围较广。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将其纳入针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中。这些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积极开展循证干预,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侵扰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