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自觉自信对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信仰、明辨是非意义重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读,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学养,增强教师的理论自信,以教师的理论自觉自信带动更多的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已基本确立.但是,信仰的内涵与政治边界仍不清晰.解决的对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一支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论与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内容始终;在政策设计上,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的笃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科学真理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高尚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对崇高事业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保障,对个体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具有推动作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增强实践意识,秉持科学态度,注重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中,我们离不开对中国故事的不断思考、凝练、传播和言说,让全体中华儿女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共产党的信任。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的基本要求。习近平"讲好中国故事"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既是当前社会思想状况的急切呼唤,也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必然内含对邓小平理论的信仰,坚定信仰在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埋藏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当前,面向新世纪的信仰教育必须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特别重视青少年的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功能 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在思想政冶课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吝,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潮等多元复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少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不容忽视的"信仰危机"问题。因此,积极培育并有效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大意义。有效思路和方法是:首先,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思想源头上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其次,吃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教学实际中宣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最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中,信仰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从激励强化、坚定自信和统一共识三方面论述了信仰的力量成为精神动力的原理。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力量,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代性上挖掘理论力量,并且要注意区分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挖掘教育的实践力量需要我们主动开展理论输出工作,由此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自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信仰、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本文以山东省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能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取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两课"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和海宁市的部分民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应从加强宣传、发展经济、改革创新、区别对待等方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实现中国民众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基于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化自信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自信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中,认真研读经典文献、积极关注社会现实、不断开阔视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和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也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构建自身信仰体系的最佳窗口期。作  相似文献   

14.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及政治理论研究也应紧跟时代步伐。新时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教学方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及理论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刻苦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分析了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任务,阐述了新时代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理论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通过书本理论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大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当前高校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一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青年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内涵丰富、形成过程复杂,如何使大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版)由蒲清平著写,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总览全书,有以下三个特色:  相似文献   

18.
1.教师的政治人格,即教师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水平的党性修养,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19.
政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同一个教育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并行不悖。道德教育侧重于养成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主体政治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意义重大。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不断改进政治理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广大教师、学生的呼唤。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分析,阐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