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际留学教育问题涉及范围广,国外比较教育界对其研究起步早且深入透彻.相对来说,我国学者在出国与来华留学教育方面更重视前者,研究文献多集中在国际留学现象、来华留学本质、必要性、对策等浅层方面.其实,研究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问题更具战略意义,因为它是发挥我国大国影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友好交往、加快高校发展、谋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选择来我国留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量化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回顾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教育的政策变迁和实践发展。我国留学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均衡、管理和培养质量与我国学生差异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改进和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力促进新世纪来华留学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了解、处理好来华留学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关系。利用近10年统计数据,通过深入分析来华留学教育在规模、类别、专业、生源地、区域分布和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总体发展状况。经过比较后,可知当前来华留学教育存在规模不大、教育层次不高、专业分布不均、生源地失衡等问题,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留学教育优势的发挥及留学政策的调整,到2025年,留学教育结构将不断优化,教育规模将快速增长,也将逐步迈入世界留学教育大国和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建国后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不断进展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我国近十年来华留学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因素,着重论述我国研究者关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外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校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通过总结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本质,分析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原因,试图找出阻碍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推动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来华接受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统一、规范和标准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在简要回顾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历史基础上,对美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2001~2016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学科专业特点,进而提出了构建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招生考试体系的基本策略与开发框架。  相似文献   

7.
湖南作为中国内陆省份,来华留学教育本来就很落后,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当今时代,在国内各省大力提倡"教育强省"的竞争下,把来华留学教育着力纳入教育强省建设行列,值得沉思。分析教育强省与湖南来华留学教育的关联和意义,追踪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出对策和路径,是实现教育强省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教育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教育层次偏低、学生所学专业和来源国别分布不平衡、战略地位未得到足够重视以及政策和规章制度不适应发展需要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应该采取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加大政府奖学金规模和力度、建立来华留学预备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健全来华留学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以推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建立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教育规模相匹配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就要提高留学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规划,投入人力物力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真正使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生留学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阶段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特点,应重视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合理设计,建立适合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和加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确保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烹饪留学生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烹饪留学生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及进一步推动烹饪留学生教育事业,能扩大来华高等烹饪专业留学生规模,并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境外生的学生社区工作成效一直是侨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存在的基本问题入手,构建境外生社区管理工作基本原则,从多角度对高校学生社区的境外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探析提高境外生学生社区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具体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发展华文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来自海外各地的华侨华人学生回到祖(籍)国来求学的人数不断增加,我们应大力发展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并通过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凝聚世界侨心。成功的华侨华人学生教育应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认真研究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全面把握华侨华人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培养华侨华人学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从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高度,把华侨华人学生培养好。三是要树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华侨华人学生对祖(籍)国的感情,从而起到凝聚侨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自费出国留学成为我国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门方式。出国留学热在我国的持续升温有其特定的原因。中国留学生在享受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暴露出方方面面让人忧虑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生活与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对自费出国留学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结合我校留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采用PBL教学模式改革留学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策略,即以轴承座为PBL教学模式中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章节讲授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对轴承座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此提高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表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林可  孙瑞 《高教论坛》2008,(2):140-143
调查研究表明,在综合类大学学习专业的学历留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与汉语有关的困难,因此,对学历留学生进行汉语继续教育是必要的。让留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继续学习汉语是帮助留学生解决所遇到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对学历留学生开展汉语继续教育的时候,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解决留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应加强专业词汇和论文写作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留学生教育是反映现代大学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世界一流大学都比较重视留学生教育,但各个国家情况不同,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也有区别,各大学在留学生总数及比例、本科段和研究生段的人数及比例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我国大学的留学生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更要根据国情校情,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虹 《江苏高教》2020,(1):64-7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追求留学生数量增长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目标。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响应,中国留学生来源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很多高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留学生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状态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同传统留学目的地强国相比,还处于规模扩张和质量不高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留学生教育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需要客观分析传统留学目的地强国的成功做法,探讨留学招生方法、筛选机制、教育资源、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明晰中国留学生教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侨校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以华侨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侨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华侨大学为例,从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出发,分析境外生的思想特点,探索其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而探索建立起一套较为适合侨校校情的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