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彤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67-168
在大力提倡教育理论创新的当今,很多人认为教育史研究理论创新已经失去了生存价值,所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所面临的是学科地位下降的逆流。其实不然。教育史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用历史的视角审视今天的教育理论创新,还可以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本文浅谈学科互涉对教育史研究理论创新的意义及产生的背景,并分析教育史研究在学科互涉的条件下所采取的理论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史学科的未来,是与教育史学科百年历史和学科现实状况密切联系的,我们必须从学科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出发,对教育史学科进行历史总结和理论建设,加强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建设,重视教育专史的研究,确立教育史学科的基础地位,同时注意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主研究的能力,以推动教育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史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客观反映了文化演进的轨迹与特征。从文化视角研究教育史,具有视域广、透视深、视角新、多维度等特点与优势,有利于拓展教育史学的学术视野与研究空间,揭示教育历史演变的真谛,更好地发挥其认知、育人与传承文化的功能。为此,需要全面理解教育史的学科属性及文化内涵,深入探析文化学理论,综合运用田野研究、叙事研究、具象研究和传记研究等文化学方法,扩大研究路径,促进教育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史不是教育与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两个学科的汇聚与共生。没有教育学作指导的教育史研究可能较为盲目 ,没有历史学作基础的教育史研究可能流于空洞。在教育与历史之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是教育史学科更上一层楼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分期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教育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有关中国教育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合理地划分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有助于把握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判定特定时期教育的变革与性质和合理地编排教育史论著体系。20世纪中国的教育理论界先后有过依据朝代更换、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教育实践、阶级斗争等多种中国教育史分期法的探索,展现出面貌各异的中国教育发展史,合理的中国教育史分期应以教育实践为主要依据,也对历史年代、社会形态等外部变化因素有所依据。  相似文献   

6.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建设,将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史应该包括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通史和世界思想政治教育通史。目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体系和基本架构尚未建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史学科研究要创新发展,必须寻找具体路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涉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史历史分期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的研究、对思想理论教育史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加拿大教育史协会通过设置学术奖项、定期开展学术会议、发行专业的《教育中的历史研究》期刊以及在各大学教育系中进行教育史课程授课及研究等工作,推动加拿大教育史学科的发展。21世纪以来,加拿大教育史学科发展呈现以下新特点:研究主题广泛而有时代特色;注重对本土教育史学、传记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关注大学史研究以及对女性主义教育史研究的创新;注重加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应该具有实用性价值;从历史学视阈来看,教育史学科也能够具有实用性价值。教育史的“史”字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过去的教育事件,而是要用历史与教育的双重视角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科没有找到服务教育实践的很好的方式,仅仅满足于为现成的教育理论和现行的教育政策,向历史寻求证明。在当下,教育史学科应该面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来展开研究,以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学科智慧。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教育史研究在中国一直没有引起教育史界的充分重视,长期以来,科技教育史的发展在科技史学科中获得了比在教育史学科中更重要的地位。教育史学界对科技教育史研究的讨论把科技史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对于广泛的职官科技教育、艺徒训练以及私学、家学中的科技教育研究薄弱。回顾科技教育史研究百年来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对教育史研究和科技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应该扩大教育史学科的研究范围,使教育史研究突破狭隘学校教育观的束缚,寻找典型性和普遍性相结合的历史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初教育史学科建立以来,中国的教育史学已走过了曲折反复的百年历程。在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教育史学将走向何方?其发展趋势如何?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史学工作者的深思。从中国教育史学走过的历程和世界历史学、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史学发展的最新走向来看,我们认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发展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即转向加强自身学科理论建设,转向研究教育历史的日常问题,转向发掘本土的学术传统,也可称之为中国教育史学的"三大转向"。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育史研究?——以外国教育史研究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法奇 《教育学报》2005,1(3):92-96
教育史研究是一门以历史研究方法论为基础,使用别人观察的科学。它是一门以现在的眼光与过去的教育史实发生联系,不断质疑、探究和寻求教育真相的科学。教育史研究应当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重视对资料的解读,并为培养个体的历史思维方式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教育认识领域的困惑不断地发生,直接影响着教育研究过程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行。由于现实中的一切令人困惑的现象,其缘由往往在悠长的历史之中,因而,要释解许多困惑,回顾和反思教育认识演化的历史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我们认为,人类教育认识经过了"事实化-自觉化-专门化-专业化"的基本历程,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教育认识的产品有"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学"这样一些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4.
叙事史学法是历史学科最经典的记叙和研究方法,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文明最早的记载。纵观整个历史研究,叙事史学法经历了主导、辅助和重新复兴。叙事史学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观点对教育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也给予了当代教育史学科在学科自身、学科意义和学科方向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学研究进程在大致经历了历史教学法研究的繁荣、历史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及专题化研究的全面展开三个阶段之后,进入了反思推进的新时期。这反映出历史教育对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动适应。梳理这一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立足新时期的育人需求,重新审视原有的逻辑起点、概念范畴和研究路径,以新的思路推进历史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指导国民思想动态的基础,也是落实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历史的发展变革,经过时间和时代的不断转变,它正逐渐转变着自己的思想风格和理论风格以及实践风格,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分为理论史和实践史两个方面,在不断的历史研究和发展中,其历史经验、基本历程、获得的教训以及客观存在的一些规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宝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是以实践发展研究为支撑的,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理论研究方向,不断转变思维动态,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兴领域,教育身体史致力于研究历史上教育参与者的身体活动与教育理念、制度、实践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教育身体史研究主题涵盖了身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面向中身体的动态或静态表现;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者更关注教育中的女性与儿童身体。同时,注重对于实物、影像等新史料的发掘与利用,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知觉现象学和具身认知理论,采用隐喻、文本解读、话语分析和影像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未来的教育身体史研究,应该警惕“身体”的模糊性,使相关研究从混沌走向清晰;应该注意对身体进行恰当深描,避免“抑身”或“扬身”的极端失重;在拓展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同时,也要坚守身体史研究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 ,又与历史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近 1 0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 ,教育史学科在观念的转变和方法的创新、贴近现实与参与现实意识的增强、研究视野与研究领域的拓展、学科理论建设的探索与加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 ,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问题。教育史学科应在深入开展专题性研究、积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型与综合性研究、提高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推进教育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技术学之传记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学是否有或者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一直存在的一个争议问题。任何一个领域或者学科都没有必要强求专属于本领域或本学科的研究方法。选择恰当和合理的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关注教育技术学学科本身,却忽视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人的作用与价值。回顾教育技术学发展历史,关键人物是推动这一学科本土化发展的原动力。传记研究对于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历史的作用以及个人与文化群体、个人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的架构是历史的,背景是社会学的,目的是文化人类学的。它以生命经验为研究核心,重视个人主体性的表达和过程资料的提供,重视叙述性、脉络性和历史性等方面的价值,能够克服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的对立,避免理论探究与实证经验的分离,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了解个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运用传记研究方法,可以将技术促进与改善教育作为联系的焦点,审视"人"通过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种种自我表演,为梳理教育技术基本思想和发展历程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革"后的中国教育管理学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未改变理论研究薄弱的状况,尤其忽视对"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为了回应和解决新时期涌现出的更为多样复杂的实践问题,我们需要丰富和提升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需要明确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对此,采用"往回看"的视角,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启发我们,要在西方的与本土的教育管理学、宣称的与行动的教育管理学、管理学的与教育学的教育管理学以及管理者的与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之间进行精当的辨识与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