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长期以来,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被认为是一篇女权主义作品的代表作。然而,故事的女主人公虽然在一个小时中有了女性意识的顿悟,但最终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永远丧失了女性话语权。通过对作品中的言语、故事结局、细节描写的解读,揭示女主人公在男权社会中丧失话语权甚至丧失生命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南方女性的福柯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瑶琼 《海外英语》2015,(6):153-154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剧作中刻画了一系列南方女性人物,她们都是南方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南方父权制文化掌控了社会话语权,对南方女性的“凝视”是一种重要的权力运行手段,而南方女性将这种“凝视”内化成自我监视。该文试图从福柯权力理论的角度对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几位典型的南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剖析南方父权文化如何对南方女性进行监视,并最终导致她们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汤亭亭在其作品《女勇士》中,讲述了几个华人女性的故事,并对中国民间花木兰的传说加以解构和重读,以此来展现中国女性实现其话语权力时从沉默、探索到清晰表达的过程。本文试图结合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话语即权力"的命题探讨父权社会通过话语权的缺失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压抑,反映华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的排挤和在中西文化冲突中赢得话语权力、确立自我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21,(1):89-95
美国亚裔作家李昌来的小说《屈服者》以朝鲜战争为历史背景,以亲历者的身份回忆、再现朝鲜战争和战后生命政治的运作机制。朝鲜战争产生的例外状态使士兵和平民都沦为不受保护的赤裸生命;战后美国社会以医学为运作装置实现对韩国移民个人身体的管控与规训;亲历者的视觉记忆和多视角记忆呈现为生命权力捕获、管控和规训的个体生存状态,也以记忆唤起对"被遗忘的战争"的回忆,批判生命权力对于个体生命的征用和管控。  相似文献   

6.
当代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与焦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呼唤女性话语权力、重建女性话语系统、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的焦虑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书写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 ,指出能否利用西方话语资源 ,建构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本土女性话语体系 ,实现女性写作的话语自立 ,是女性文学走出尴尬与焦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学生话语权,既指学生话语的权利,又指学生话语的权力。新课改一直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话语权作为学生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体现学生的生命性、自主性、发展性。从微观课堂场域出发,探讨学生话语权的回归,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8.
从女性神话批评的角度,论述了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赤裸描写是基于他对女性神话中创造力的艺术想象.对女神的创造力和生命源泉的艺术想象不仅决定了劳伦斯对其母亲的关系,而且解释了劳伦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和性爱场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话语的女性主义重写--兼比较《简·爱》的两个中译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日益关联,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翻译和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结合权力和话语的关系,强调了女性话语权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探讨了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的"女性写作"异彩纷呈,不同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不管是三、四十年代的丁玲、苏青颇有反响与争议的创作,还是八、九十年代引人注目的私人化写作,女作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归自身的身体与心灵的女性书写策略,突出了女性的主体生命意识,其实质是对男性话语权的挑战,体现出女性为建构自身话语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话语理论以探寻话语本质为任务,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话语即权力,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权研究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内遭遇挑战,但也迎来的新的机遇,我们根据话语理论,从主体、内容、环境三个方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话语是一种权力符号。后现代小说加入了被边缘化人群的声音,对经典进行解构。《福》以一个女人追寻被男性刻意抹去的文档为主要线索从不同层面对《鲁滨孙漂流记》进行改写,从女性叙述者对男性话语权的篡越、失去话语权的男性主体地位的丧失、星期五被阉割了话语权这三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解读,以此来反思历史真实性和话语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解析建构与被建构的性别权力关系,说明女性掌握话语权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重构性别文化来推动达到最终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4.
"话语权力"理论是福柯的核心思想,话语是一种秩序,更是一种权力结构和结构性的权力。话语、知识和权力三位一体:话语是载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没有话语的生产就没有权力的实施,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权力思想与西方的翻译霸权是相辅相成的:翻译霸权是"话语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实践形式,话语权力则是翻译霸权的深层逻辑和内在本质。在翻译领域,"话语权力"理论启示我们:要站在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看待翻译问题;要警惕外文内译过程中的价值观冲击;内文外译中要强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是当代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美国华人尤其是女性在美国社会找寻自身归属的过程中的挣扎与奋斗.本文将从福柯的话语-权力的理论出发,探讨女性通过重构话语权而在他者文化语境下获得认可、由失声到发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飘》被认为是一部女权主义的代表作,赫思嘉作为具女性觉醒意识的代表试图消解男权话语.然而,却不得不努力迎合主流权力,牺牲自我,从而由一个具新时代思想的活跃主体变为一个本质上缄默的被动客体,揭示了女性努力想得到话语权却不能如愿的二难矛盾.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21,(5):64-70
身体政治是身体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将身体从生物学层面中抽离出来,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加以审视,从而摆脱以往的固有阈限,得出更为综合的结论。笔者运用权力话语、德勒兹生成理论,全面考察巴勒斯围绕身体所构建的独特的文学世界。具体而言,巴勒斯通过肉体“辖制”与欲望“生成”两种维度,对身体政治加以展现,一方面深刻揭示出隐性资本权力与技术主义对身体的强烈控制;同时也展现出对“赤裸生命”的本能追求。  相似文献   

18.
速览·人物     
《八小时以外》2013,(11):18
长久以来,男人,似乎与权力、智慧、决策力、前瞻性、果断性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无论是IT领域或商界、政界,男性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甚至,这种"绝对"的长久性已经令人习以为常地认为是不可替代和无法超越的!但时至今日,随着谢丽尔·桑德伯格、吉尼·罗曼提、玛丽莎·梅耶尔、梅格·惠特曼这些越来越被人熟悉和敬佩的女性陆续登上行业的权力顶峰,女性在男人掌控的世界中所展现出的果敢、坚毅、智慧,甚至是强势,已经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毕飞宇小说《玉米》讲述了乡村女性玉米附庸在男权文化的外壳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隐忍、挣扎和爱情的幻灭后,在权利的诱惑下最终走向堕落的生命轨迹。从中可见在男权政治语境中以及在女性不享有话语权的男权视域的审度下,女性的流离失所和对个人命运的不可控。  相似文献   

20.
在十九世纪的女性主义运动中,促进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女性运动的内容主要是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女性争夺权力提供了基础,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传统翻译的颠覆,对传统翻译的"忠实性"问题进行阐述和理解,强调女性的话语权,提升女性的形象。同时,翻译理论还是一项政治活动,希望通过翻译来达到政治的目的。女性翻译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该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