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博士要博”是博士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博士生要“博”这是博士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其他有关知识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方面。1.“博士要博”的基本涵义“博士要博”就是指博士生在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应具有的高标准。具体说来,衡量某专业的博士生是否达到了“博”,主要应考察以下三个方面:(1)是否掌握了本门学科专业的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  相似文献   

2.
《浅说博与专》和《“学会”与“会学”》是两篇典范的事理议论文。何以典范?都具有着鲜明的议论文章法。章法何在?都具有着如下特点:辩证性、明晰性、启发性。文思的辩证性。《浅说博与专》的文首即开宗明义:博与专是辩证的统一。这就使本文具有了鲜明的思辩性和哲理性,其论点因此明确而深刻。作者将“博”与“专”的关系设喻为“罗”和“目”的关系,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第三自然段则着重论述“博”相对于“专”的重要意义,既运用形象的道理论据从反面予以论证,又运用竺可桢治学的事实论据从正面予以论述,详尽入理,令人心服。第四段则着重…  相似文献   

3.
对20世纪初的若干德国大学哲学院的《博士培养条例》进行了分析,着重考察了《博士培养条例》在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在拓宽博士生知识基础和知识视野方面的制度性保障性措施,澄清了我国学界对德国博士生“师徒制”培养模式的片面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博士生培养要解决“博士不博”、博士生创新能力欠缺、博士论文缺乏原创性等问题,应落实对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4.
德国工科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了改革,并形成了若干显著特征:强调既"专"又"博"的培养目标;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并重;加强跨学科研究应对全球化挑战。我国工科院校应该借鉴德国工科大学的博士生教育特色,树立起"登高见博"的博士生培养理念,在坚持特色中实现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并加强跨学科研究,从而达到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铎教授以治学严谨而著称。他强调博士生培养要注重“博”和“导”。他所指的“博”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要“博洽多闻”;二要“由博返约”;三要“博闻约礼”。“博洽多闻”是对知识学习方面的要求,即要作到“广、多、快、新”。“广”指获取知识的面要尽量宽广,不能局限于本学科专业,更不能局限于博士论文课题。“多”指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要多,可以利用各种会议和交谈,更妥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55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义,拿到了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证书。这个“博导读博”的事件一经报道,当即在媒体和社会上引发了一场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博士生培养模式对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自中世纪开始,英国便以“精英式”高等教育享誉全球。然而,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滞后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精致的“学徒制”被当作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模式。随着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诉求与外部问责,英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传统“学徒制”模式不再适用新时代博士生培养,开始积极探索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目前,英国政府、大学、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形成博士生培养共同体。一方面,英国依托完备的政策制度、成熟的组织体系与充足的资金保障,搭建起稳固坚实的博士生育人“场”;另一方面,英国通过贯通型协同培养、高精度课程整合、导师共享型指导与交往参与式活动,营造了动态灵活的博士生培养“景”。可以说,英国初步构建了助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场景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式是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类型,是目前国际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通用模式。文章首先对我国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产生进行分析,总结了既有关于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目前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以经济学科为例,提出了完善我国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的一些参考建议,即构建硕博连读研究生“五位一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技发展与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者从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点的概括中 ,提出加强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命题。文章着重从五个方面对博士生综合素质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素质的界定及博士生综合素质的构成 ,加强政治素质的内容及途径 ,影响业务素质的质量观、博与专的关系、加强基础与创新能力等三个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 ,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内容与途径 ,提高文化素质必要性与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治召 《职教论坛》2005,(8S):57-59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构建“以培养就业能力为龙头,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德育特别是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要环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坚持育人为本,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为主与德育为先的关系;坚持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坚持以培养就业能力为龙头,正确认识和处理“专”和“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自从2021年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开始读博(攻读博士学位),周围不少人就称我为“唐博士”。我往往不以为然,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目前只是一名博士生,而不是博士。现实生活中将“博士生”称作“博士”的情况比比皆是。如:(1)今年2月21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三位90后博士打造的“缀玉联珠”甲骨缀合信息库正式上线。(《文汇报》2023年4月22日)  相似文献   

12.
“读博”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求学目标。教育部等部委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博士生招生条件提出了原则要求,它们是博士生招生的基本依据,具有约束性,高校各招生环节必须遵循。考生和导师不同,对于读博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多数考生对于读博的认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意识、目的外在化和自我原谅倾向。导师的要求不仅与学科和专业有较强的关联性,而且与导师个人的学术专长和主要学术性向关系密切。在博士生招生中,必须审慎处理博士生招生资格条件问题,有效化解因读博资格所引发的公平与水平、规范与自由、规模与质量、权利与情怀以及个人与集体等五对矛盾冲突,以达到维护博士生招生政策精神严肃性、保证博士生招生工作正常秩序、形成优良的博士生招生文化和选拔优秀博士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一级学科选优评估及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级学科选优评估及其分析赵瑜王战军周学军近10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在规模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95年,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达到了11056人。但是,调查表明,博士生培养普遍存在着博士不“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培养质量。为了解决上...  相似文献   

14.
吴易林  张强 《江苏高教》2023,(6):117-124
按期毕业的博士生是研究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的另一视角。文章对13位按期毕业的博士生求学历程的分析发现,他们“刚读博时”“在读博中”及“临近结期”共上演了六类生活事件,发生了两次转换。其中,培养型事件与资源型事件的贯穿式发生促成了博士生“向内归因”,以应对首次转换面临的科研挑战。基于认可型事件、实践型事件、交流型事件与休闲型事件所达成的“向外借力”,是博士生在第二次转换时应对困境的主要方法:前两者使他们更能客观看待何为深耕科研,后两者则帮助他们避免落入或走出自我怀疑的能力陷阱。研究认为,破解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的可能发力点为:细化培养过程的各环节,探索构建导学双向反馈机制;注重培养过程评价,把握学术与生活相对独立的尺度。  相似文献   

15.
以东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了影响直博生招收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各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本科生培养阶段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不够,博士生导师与本科生互动动机不强,给予在校直博生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较少等。提出以共同申请、双向考核、双向支持、跟踪反馈为主的导生双向互动机制,实现了直博生招生的“量质双升”,并以此实践探索提出了国内高校提升直博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立足国内培养博士生”的对策研究程永元,刘郎,邱成悌“实现本世纪末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立足国内”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的培养立足国内”(简称“立足国内”)不仅符合我国...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人提出了“T型人才”与“X型人才”的概念。所谓“T型人才”就是通才与专才的结合。“T”字上面的一条横杠,代表知识面;“T”字下面的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T型人才”就是知识既博又专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张小明“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连读”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广泛的兴趣与持久的讨论。目前,对此主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认为“硕博连读”有可能冲击现行研究生学位制度,硕士学位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秦惠民编者按:“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和实行“硕博连读”的改革设想,对于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利弊得失是否已得到了充分的论证?硕士学位作为一级独立的学位是否已无存在的价值?硕士生培养实行课程学习和论文并...  相似文献   

20.
严把“三关”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吕晓声,胡春平,郭学东(吉林工业大学)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实施,我国独立培养博士生制度建立以来,在短短的15年中,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上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