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考察中学生心理韧性在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采用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与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81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发现:(1)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高中生,自杀意念水平低于高中生,城镇中学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农村学生,自杀意念水平低于农村学生;(2)外倾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有利于心理韧性的提升,可以遏制自杀意念,情绪性不利于心理韧性提升,会促使自杀意念升高,心理韧性的提升则会降低自杀意念水平;(3)大五人格会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自杀意念,心理韧性会影响大五人格(除了宜人性)与自杀意念间关系的强弱。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对中学生人格的测量与干预,发挥外倾性、宜人性、谨慎性与开放性的积极作用,削弱情绪性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六城市共218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青少年人格五因素对其学校人际关系质量(友谊质量和师生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与友谊质量、师生关系各维度显著相关;(2)控制性别和年级后,友谊质量各积极维度(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亲密袒露与交流、肯定价值)的最强预测因子分别是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师生关系各积极维度最强预测因子均是谨慎性,情绪性是友谊质量和师生关系消极维度的最强预测因子;(3)不同人格类型个体的学校人际关系质量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自编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检验情绪智力四因素结构的合理性,并探讨情绪智力与人格特质、友谊质量的关系。被试为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726人。结果验证了情绪智力包含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四个因素,并提取出一个高阶因子,说明存在一种普遍的操作情绪的能力。对情绪智力与人格、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格的谨慎性、开放性、宜人性和情绪性可显著预测情绪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人格五因素都可显著预测情绪管理(其中情绪性都为负向预测);情绪感知、情绪运用和情绪理解能显著正向预测友谊质量;在控制人格五因素的作用以后,情绪感知和情绪理解对总体友谊质量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情绪智力作为一个心理变量具有独立于人格五因素之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人格与学业拖延间的关系,揭示时间管理倾向在其间的中介机制,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简版(NEOFFI)、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30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学业拖延从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中学生人格各维度、时间管理倾向在各人口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学业拖延与神经质有正向相关关系,与宜人性、尽责性、时间管理倾向有负向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倾向与神经质有负向相关关系,与外向型、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有正向相关关系;(4)时间管理倾向在神经质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时间管理倾向在宜人性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对学业拖延有重要影响,通过提升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四所高中782名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在具体维度上有显著的性别效应;人格特征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与英语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中的语言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数学学业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极低且不显著;人格特征、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征与英语学习适应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格特质和创造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NEO-PI—R和创造性测试,考察了120名大学新生的人格特质、创造性及其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有显著正相关,认真性与创造性有显著负相关;(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和宜人性对语文成绩有负性预测关系,认真性对数学成绩有正性预测关系,而对外语成绩则有显著负性预测关系;(3)除语文外,创造性对数学和外语成绩均难做出有效预测。此外,人格特质与创造性用以预测学业成绩时随学科性质不同而异,其相互关系受被试性别、兴趣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五人格问卷》对180名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从教师处调取其学业成绩。研究发现:(1)男女生在开放性、宜人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开放性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宜人性上显著高于男生;(2)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中,开放性、责任心、宜人性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负相关;(3)人格特质中责任心、宜人性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人格特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的得分较高,神经质、外倾性的得分较低。女生在神经质、宜人性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尽责性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的得分。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比较理想,且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有更高的利他表现。(3)人格特质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人格特质五个维度中,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对利他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取10-12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共66名,采用问卷法分别考察其人格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流动超常儿童的人格对其创造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0-12岁的流动超常儿童:(1)创造力各维度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10岁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2)在人格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上均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其中,12岁组在人格宜人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10岁组;(3)人格的外向性对创造力的流畅性(47.9%)和变通性(56.1%)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而宜人性对创造力的独特性(29.6%)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和开放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不同人格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格培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大力提高重点院校学生的开放性,培育其外倾性、宜人性,进一步加强其责任感;要大力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其潜能;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气质差异,做好个别疏导和群体疏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初中及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我调节的关系,以探索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以认同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2)中学生动机内化水平的发展处于波动状态,年级上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发展;(3)中学生的动机内化水平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但在家庭来源方面差异不显著;(4)社会支持、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均与学习动机内化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元认知策略、社会支持、深加工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动机内化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对307名初、高中生的学业自我与其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较为积极;中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上依次为浅表加工策略、元认知策略、深加工策略;中学生学业自我与学习策略之有显著相关,表现为中学生学业自我发展水平越高,学习策略运用也较好;学业行为自控、学业愉悦体验和学业能力知觉三因子对其学习策略的使用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和西安两所城市四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1592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学业行为问卷、人格五因素问卷和师生关系问卷,考察中学生学业行为的特点,并探讨人格、师生关系对学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学生学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中学生的师生关系可以划分为亲密型、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不同类型的个体在学业行为各维度差异显著。(3)学业行为与人格五因素、师生关系各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4)人格五因素和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冲突性能够显著预测学业行为,谨慎性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和学业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人格特质、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外倾性、责任性、开放性、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宜人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不显著;(2)外倾性、责任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自尊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尊在外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开放性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性与网络利他行为、神经质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和西安1432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综合探讨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开放性,感知的社会支持中的社会性支持、冲突惩罚、满意度对中学生的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在人格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自尊的联合作用中,人格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是主要的;(3)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自尊,也会影响感知的社会支持,从而间接影响自尊;(4)对男生和女生的自尊产生影响的人格特点和感知的社会支持特点不同。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情绪智力理论模型和人格之间的关系上,能力情绪智力和人格之间有区别,特质情绪智力和人格之间有交叉。在情绪智力的测量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上,当情绪智力用一些能力测验来评定时,它和人格之羽的区分效度是显著的,而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情绪智力的测量则缺乏区分效度。在情绪智力和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上,特质情绪智力与外倾性和神经质相关显著,与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也有相关。在情绪智力和人格障碍的关系上,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智力受到损伤,在情绪适应方面有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自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自我的关系,随机选取初一到高三学生592人,用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和一般学业自我量表(G-ASCS)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学习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年级差异显著.在主观幸福感以及学习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上,初一年级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其他年级之间大都没有显著差异.在负性情感上,初一年级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年级,其他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正性情感上,初一、初二年级明显高于高中各年级,初三年级明显高于高一年级,其他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中学生学业自我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以及主观幸福感各因子的相关都显著.其中学业自我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学习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呈显著负相关.(3)中学生学业体验和学业能力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以及主观幸福感各因子有较强的预测力,预测力在0.19-0.38之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格特质中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和开放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不同人格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格培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大力提高重点院校学生的开放性,培育其外倾性、宜人性,进一步加强其责任感;要大力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其潜能;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气质差异,做好个别疏导和群体疏导。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与其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利于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完善和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228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人格特质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呈正相关,且自我效能感在尽责性与科研绩效、宜人性与科研绩效之间呈现出完全中介作用;科研绩效在不同学科、院校、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文章最后建议高校以人格管理提升高校引才育才能力,以规划计划优化高校教师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以此激发自我能动性,从而提升高校教师自我效能感,为进一步提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大五”人格就是五个维度的人格特征,五个维度分别是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情绪性和开放性。大五人格和高职生就业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大五人格的各个维度和就业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关系,因此,除了关注高职生的技能和知识外,还要健全他们的社会人格,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