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版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对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不同。笔者主要以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课堂的实施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亮点之一,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实施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板块的教学可有效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从搭设生活情境、重视实践教学等方面出发,探讨初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路径,以期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位于六个任务群金字塔形状的塔身,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支撑作用。本文以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为例,认为五年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须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真实言语情境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实际运用问题。在教学中应聚焦学生的个人与家庭生活、学校与团体生活、社区与社会生活,围绕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力求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社会适应与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口语交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交际形式,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口语交际能力也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分析,口语交际属于典型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具有“实用”的性质和“交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任务群解读】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这个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联系课程标准,明确所属学习任务群,筛选学科“大概念”  相似文献   

6.
为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在语文课程建设中要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为出发点,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融入生活实际中去,实现教、学、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任务活动设计策略进行分析,包括任务活动设计要与学情内容匹配、注重真实社会情境的创设、注重整合资源、改进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凸显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功能,体现语文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学以致用”是本任务群设计的一大特点。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从设置真实情境下的单元核心任务、结构化的任务设计、多元评价等方面,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实现“学以致用”的途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生活解读无论是学习的对象,还是聚焦的能力,或是运用的思维方式,“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处处彰显着生活的印迹。1.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更融合对于小学生而言,可用于实用性阅读的文本有很多,如有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短文,说明、叙写大自然的短文,记人叙事类的优秀文本,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事迹。这些文本中有学生亲近的生活、熟悉的人事、可感的环境,一旦进入文本,就能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施丽聪  黄文杼 《福建教育》2023,(18):29-31+48
立足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编排,提出“以情境为蓝本,凸显实用性内容;以交流为核心,开展实践性活动;以任务为导向,实施表现性评价”三个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2022年版课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六大任务群之一,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同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笔者认为,除了通过寻找文本内容的冲突点和质疑点,提出具有思维含量又能统领任务群文本的核心问题,和激发学生深度思辨,为其搭建思维导图等学习支架,提示和展现思维程序与过程之外,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内容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学用与实际生活的应用,同时把革命故事的传讲与交流、参观游览的解说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设计任务群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重点、明晰学理。第三学段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基于总任务驱动的语言合成与实用输出。为此,需要设计好“双情境”,找准五个点位,即区分位、研究位、拓展位、支架位和运用位,形成更富活力的体验式活动链,全面提升学生的实用性沟通力。  相似文献   

12.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有利于解决当前语文学习与儿童生活割裂的问题。但是,统编语文教材并不是以任务群的形式整组呈现主题内容的,相关内容散落在各册教材中,需要教师进行内容整合、整体设计。在第二学段进行以“文明的公共生活”为主题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整合学习资源、还原真实生活、贯穿生活情境等策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阅读、表达,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培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为探究中职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本文从教学价值分析出发,对教学设计中的要求、目标、内容进行研究,然后对教学实施中的三个关键点进行探讨,并从学习任务、学习情境、实践活动三个环节的教学实施中提出关注要点与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单篇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依据其文本特点,分别体现不同学习任务群特点。以游记为例,具有三种教学设计策略:指向“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设计深度展示实用性的任务;指向“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任务;指向“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设计提升核心素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侧重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积累、构建与表现,包含实用性阅读与实用性交流两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以实用性为特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以及情境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贯穿始终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借助“五环十步”教学理论框架,在资源准备环节确定生活性的学习主题并进行学情分析;在任务设置环节创建核心任务与结构化的子任务;在活动开发环节明确活动内容并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在情境创设环节选择情境内容并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日常生活情境;在评价设计环节制定评价方案并总结提升。  相似文献   

16.
深度教学本质上是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新统编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来说,其深度教学的标的是“实用”。即,使学生能够使用语言通过有效的阅读或交流去做事。考虑到高中学生缺少参与实践的条件和机会,那么要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结果落在“实用”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学生一个“靠近”实践的环境,这,就是任务情境。  相似文献   

1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实用性”是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核心。进行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要紧扣统编语文教材的“双线”统整单元资源,提炼主题;要聚集语文核心素养,设计贴合学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核心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中开展相关的阅读与交流活动。这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可以提升他们运用语文表达生活、交流情感的水平,提高他们主动表达、创造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体现语文学习向生活回归的理念,本任务群的作业设计应紧扣“实用”旨归,着力创设真实性评价任务。设计时要把握好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阅读输入和交流输出、内隐建构和实际表现三组关系,凸显任务的真实性、统整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版课标根据课程内容整合程度的不同,设置了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位居第二层,明确了思辨品质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辨品质”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0.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习目标零散、拔苗助长、任务设置随意、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统编版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从教学目标循序渐进、教学载体情境化并因境思策、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可视化三个方面解决以上问题,使教学更加高效省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