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如何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格局,是职业院校进一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体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教育强国建设不仅内在地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归全反真、多元育人主体实现多链互通、各类思政育人要素系统集成、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范式重构,还要求职业院校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时应坚持价值引领性、注重模式多样性、突出交互非线性、强调动态适应性等实践特征,由此构建职业院校完善“三全育人”新格局的行动框架,并提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推进路径:做实价值塑造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改革体制机制以创建“大协同”育人体系,完善教育评价以确立“大融合”育人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以构筑“大场域”育人载体,强化技术赋能以搭建“大数据”育人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就业能力培养开展教育管理可提升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使教育管理内部协作配合,高校应积极借助调查法与实证研究法研究在就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开展教育管理的路径,从转变教育管理工作观念、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将就业能力培养全方位融入教育管理、实现校企共管、构建媒体育人平台、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等路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使高校在实施科学合理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转变,其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从各高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都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基础的选择等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强化交流,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社会“大思政”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面对个性迥异的新时代青年学生,高校共青团的职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共青团协同育人的功能顺势而生。通过分析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的成效、问题及原因,提出实现“大思政”格局下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和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协同育人活动,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更大广度、更大力度、更大效度地发挥育人实效,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5.
科研育人作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育人模式,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地方高校存在科研育人的引导机制体制不健全、育人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高水平人才引进与培养有待提升以及育人主体参与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为完善地方高校科研育人工作,需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科研育人,夯实全方位育人体系;创新科研育人方式,共建全员育人协同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全过程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系统设计教育方案.完善“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运行和评价机制;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学生管理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以文化人;建立“三全育人”的导向和保障机制,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逐步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落实全面“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支持,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途径,才能够真正满足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在具体落实环节,还需要落实教育方式,强化全员育人、保障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协调教育空间,实现全过程育人,这才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社会、企业共同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要素结构式样、运行方式以及评价机制的总称。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等方面入手,对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一带一路”政策持续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当前,随着来华留学生生人数的急剧增长,“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已成为高校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多数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念认知、工作队伍建设、育人体系建设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应在尊重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同中有异”的“趋同化”教育管理,提高育人质量,加快实现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肖芬 《广西教育》2023,(3):63-65
本文分析“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认为“三全育人”理念可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并从全员育人、优化机制、多方协同三方面总结“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全员育人,形成有效育人合力;全过程育人,切实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全方位育人,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对高校导师制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导师制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及时革新导师制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于教学全过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深度挖掘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导师制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导师制教学模式交互渗透的有效模式,强调导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2.
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议题。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统筹规划为指引,以大规模、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教育实践样态的革新、智慧教育生态的重构,以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培育“新模式”,为教育可持续发展营造“新生态”。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传统育人理念变革;打造智慧学习环境,革新教育教学实践场域;推动优质资源聚合,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供给;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构筑教育变革动力引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革新教育服务供给体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人机协同教育模式;推动评价模式转型,实现智能精准教育评价;变革教育管理机制,推动系统精准教育治理。未来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数字教育理论创新、推动教育智能技术研发、强化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推动智能教育产品研发、打造智慧教育样板工程、开展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以此为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实现高校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还可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信息技术改进了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促进了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进步,提升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文章立足大数据时代,指出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高校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优化教育管理工作,为今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及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对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应逐步从"专人"走向"人人",实现"三全"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辅导员与导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两支最重要的队伍,两支队伍在育人上各有优劣势,通过取长补短,各司其职,进而探索高校辅导员与导师协同育人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实践中,精致化理念走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作为精致化理念终极价值追求,“精致育人”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育人态度。实施“精致育人”必须坚持制度为先、以学生为本和系统过程等原则。“三位一体精致化互补育人”“年级差异精致化分层育人”和“特征差异精致化分类育人”等路径设计,为“精致育人”的深入研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全育人”指出要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聚集平台的教育功能受到更多的关注。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冲破了高校的传统樊篱,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趋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为学生社区更好发挥教育功能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改革,社区书院、社区党建、智慧社区、学生自治和邻里规划等社区新型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得到了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关乎高校未来发展。信息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是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进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然而,受理念、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较浅,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度改革。为此,需要对教育管理工作现代化展开深入研究,以推动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逐渐迎来了大数据发展的黄金时代。大数据的应用极大便利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与工作,同时,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极为有利。但当前各个高校对大数据的应用领域还尚待开发,没有在教育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其内在功能。不过目前各个高校也正在积极的将大数据深入到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革新其教育管理模式。因此,本文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并对未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途径进行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开展目标教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创新学生教育管理载体的良好选择.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目标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评价”三级递进的目标教育模式的构建,实施目标教育,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满意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学生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也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挑战。文章在分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学生党史部工作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党务工作实践,提出了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引领高职教育改革,更新党建工作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特色,调整党建工作思路、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组织建设模式、提高组织活动效果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