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在地理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和智力因素紧密相联、融汇一体,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看到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凡是学生智力的发展,都渗透着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激素”。因此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因为任何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不是由智力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制约并在统一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黄斌 《中学文科》2005,(1):26-26
实验研究表明,除了智力特别优秀的所谓“天才”和智力有缺陷的“低能儿”外,绝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无很大差异。对于一个智力正常人来讲,决定其创造性水平高低的往往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兴趣、情感、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在环境教育条件及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基础学习活动中,有两大类因素在起作用。一类为“智力”因素,包括领悟力和记忆力,它是决定教学能否取得如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差距不大)。另一类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目的、自信心、意志、情感、兴趣等与学习效果紧密相关的集合。“智力”因素是在一定的“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好,“智力”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由于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行为不定型时期,特别是“非智力”因素仍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时期。  相似文献   

4.
谈教育过程的“督促”和“鼓舞”功能殷少来(安徽太湖中学)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学生的内因来看,影响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其中非智力方面更起决定作用。教育过程的“督促”和“鼓舞”手段配合使用,对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具...  相似文献   

5.
谈21世纪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非智力教育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教育学上,“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观察、记忆、逻辑思维、推理等智力因素相对应的情感、意志、欲望、潜意识、信念、理想、直觉、灵感、顿悟、兴趣等。智力因素是人成才的基础和前提,非智力因素则是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和组成要素。非智力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人的非智力因素获得最大程度地优化和完善。非智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把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路,树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 …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研究中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辅助因素。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智力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把学习比作一枚火箭的话,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就是这枚火箭的“能源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的教育报刊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坦白地说,我的心理学知识很肤浅,要对这个领域里的问题质疑,是不自量力的。但对一个新的说法接触多了,难免要思考一番,再由思考产生疑惑,进而质疑,也是很自然的。那时,不少教育类杂志经常提到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要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此…  相似文献   

8.
牵牛花     
一般说来,学习好,有成就的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协同发展、完美结合的,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水平不高的人,易于无为;智力水平一般,非智力因素好的人,也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往往起决定作用。“终生努力便天才”,很多人靠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了智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的兴趣教学合工大附中郑群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它对智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将“非智力因素”教育中的兴趣培养,引入历史教学之中,我的具体做法是:一、用新颖、生动的“导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历史课的成功,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它的开头决...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大多数人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用非智力因素去激活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得以“质变”和“升华”?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它是同“智力”因素相对立提出的概念。“智力”、“非智力”都是青少年学习心理范畴。“智力”因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双基”知识,发展能力的认识心理活动。主要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语言、思维等基本心思过程。因此,“智力”因素是促使学生对”双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起直接作用的心理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呢?则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双基”知  相似文献   

12.
曲世礼 《现代教育》2003,(14):48-48
所谓非智力因素,即人们常说的“情商”。它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非智力因素指学生的学习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和实践所证明。新世纪的教育,应把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和谐协调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呢?一、培养情感,明确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人的情感是一切活动的萌发力和驱…  相似文献   

14.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2,(10):21-23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80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90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广义智力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对智力定义的界定以及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划分并不科学。传统智力观多是仅含“认知”因素的“狭义智力论”,而许多现代智力观实质上又是“人力论”。广义智力论认为,智力就是人脑先天就有的由定向力、认知力、调控力三类因素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系统所具有的综合功能与能力。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应将发展学生智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并应尽力遵循广义智力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影响学生学习有智力和非智力两大因素,而动机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贺州市对土瑶民族实施教育倾斜政策,以“动机”这个非智力因素教育为突破口,从而对土瑶学生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会发现每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八十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九十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应成为指导我们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历史中,“学问思辨行”几乎作为一种模式左右着我们的学校教育,学生的智力发展成了教学的焦点。与此同时,非智力因素相对地被忽视了。然而非智力因素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教学过程,而且恰恰是非智力因素将我们的智力潜能最充分地展现出来,将人的智力进行开发,完善,最终将人的智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加认知活动的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外语学习动机、兴趣与学习成效的观察研究刘利民一、问题的提出本次观察研究的问题是由近年来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界关于“非智力因素”是否科学,是否有价值,赞同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所谓“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至少狭义他说包括动...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从内因上来说受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制约。我们应革除仅仅把教育目标看成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片面认识,把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去,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功能。第一,它具有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功能。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由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激发的内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比外部条件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