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勇 《时代教育》2009,(11):69-69,71
高校思政课和谐师生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相互承认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生成于师生相关善意的和谐交往,在共享知识的互动中师生通过情感交融、角色转换、协商参与的承认方式不断增进彼此之间包容、互信、合作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探讨基于相互承认而交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相互承认而交往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的本质在于师生基于相关善意的和谐交往而分享知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以相互善意的合作者彼此对等地对待对方,从而生成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象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为我们理解教育、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反思,进而揭示主体问性的师生交往的内涵及特征,同时论证了对话作为师生主体间性交往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4.
徐生 《黄山学院学报》2011,13(6):101-1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为指导,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按照师生交往的范围和程度。分别从课堂对话交往、日常生活交往、社会实践交往构建高校思政课交往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走向对话的高校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鸽  刘建林 《文教资料》2009,(10):198-199
人与人之间需要对话.而高校师生之间更需要心灵时话.改变以往"独白"的师生交往方式,以真诚的对话来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功利化、淡漠化、过激化等问题,使教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本文试图把哲学上的"对话"理论引入高校师生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师生关系、互为主体性的师生关系、共生性师生关系、开放性师生关系,以解决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其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既有教训更有收获。我的最大感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高校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确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制约教学中其它矛盾的延伸与发展。为什么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高校思政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呢?怎样才能真正建立高校思政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一、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满腔热情。要搞好教学,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激情。激情是什么?激情是人生的太阳。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自觉遵循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教师远程培训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培训实效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文章认为:传统关系理论囿于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始终无法真正体现师生的主体性,而教育主体间性理论下的师生关系具有主体间的民主平等、对话交往、互惠发展等内涵特征,符合现代教育民主化、人本化发展趋势,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衡发展的形势要求,能够彻底摆脱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危机。当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必须尊重主体间的交互主体性,通过组建多类型的学习共同体、保持多层面的教学交互、规范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来实现培训主体间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以保证远程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谭俊超 《考试周刊》2010,(12):211-212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最基泰、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当前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手法、师生问关系冷漠等方面,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看力点在于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师生交往渠道、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这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间教与学的教育关系,而良好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一种新的交往理论——主体间性为切入点,本文探讨了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表现及成因。要重构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是前提,并需要消除教育实践中造成师生关系隔膜与阻碍的因素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为高校师生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宽广的场景。师生主体的教育理想、追求和情感都能在这个场景中得到回应和满足。从理论上分析,虚拟交互场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构建应该是一个良性、深入、渐变的过程。然而,高校师生关系构建却表现出明显的实践反差,主体语言差异引致高校师生对话交往过少,发生节点分散引致高校师生交流效果不佳,交互场境虚化导致高校师生情感融入缺失,互动空间自由导致高校师生构建动力弱化。建立师生对话的基本语言基础、整合师生交流的必要时间分配、融入师生交互的重要情感表达、强化师生合作的内生构建动力,是破解虚拟交互场景中高校师生关系问题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层面构成的关系体系,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各种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因此,本文根据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系统论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构建了"多维交互系统"师生关系模式,通过规范系统中的五种关系,并遵循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原则,使其各种关系相互促进、协同作用,这将非常有利于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教育是近几年来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它从交往对话角度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是对主体性教育的超越,目前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相当密切亦非常复杂,文章主要针对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互关系进行研究,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从而为准确把握师生关系,准确把握体育教学活动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主体教育论确立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师生关系上升到新的思考高度。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再从他者性到公共性的三次理念转向,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仍停留在主体性阶段,呈现出“唯我性”的无情感疏离、“为我性”的功利化交往以及“丧我性”的无底线越界的失落之态。关于理想师生关系的探讨理应摆脱哲学主体性思维的窠臼,在教育实践中探寻师生关系失落的真正原因,以弥合师生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罅隙,实现对现有师生关系的超越与重塑。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师生关系不是主客二分的关系,是“我—你”的生活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既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在师生主体间性范式下,师生在交互的基础上双向理解,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师生主体间性交往而得以建立,教育关注的是师生教学生活本身,是师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不应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可以为师生关系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反思当下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主客二元对立”的误区。从主体间哲学的视角看,师生关系的本真是主体间关系,主体间关系的建构要求实现从对象化活动向交往活动的转变。师生主体间交往具有平等性、双向主体性、相互合作性和精神情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而如今的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现象却时有发生,影响着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全面交往和情感联系的基础上的,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它不仅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而且对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有关各方的精心培育。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可以为师生关系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反思当下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主客二元对立"的误区.从主体间哲学的视角看,师生关系的本真是主体间关系,主体间关系的建构要求实现从对象化活动向交往活动的转变.师生主体间交往具有平等性、双向主体性、相互合作性和精神情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主体缺失、主体发现和交互主体性建构是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的三个阶段.而交互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曾立荣 《文教资料》2010,(24):196-197
人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主体建构其主体性的对象化活动和交往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是主体性教学理念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