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卓越框架”是英国于2014年起面向全英高校实施的科研评估体系。新一轮评估“科研卓越框架2021”在参照“科研卓越框架2014”元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探索:在评估组织与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学科分类,提高了委任专家的代表性,完善了参评学者管理制度;在科研产出维度,改变了规模导向的评估方式;在科研影响维度,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涵盖范围;在科研环境维度,增设了院校级环境评估。英国“科研卓越框架”评估为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所进行的制度改革,为我国科研评估体系改革提供了如下可资借鉴之处:建立跨学科研究的评估机制;关注科研成果的非学术影响;注重科研人员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以及与之相近的W指数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教育学领域的37本学术期刊(这37本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在1998-2007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教育学领域1998—2007年10年间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得到了“1998-2007年段中国教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43位学者”,并对h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h指数来评价研究人员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以说h指数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非主流科研”是与“主流科研”相对而言的,科学研究的“主流”和“非主流”非此即彼——哪个学者所从事的研究如果不是主流就必定是非主流,反之亦然。由于“主流科研”占据了科研系统的主导或中心地位,因此“非主流科研”基本上属于科研系统之外、最多也是处于科研系统的边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面临“卡脖子”困境,而产学研协同不足是导致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原因之一。尽管政府和学界均认可产学研融合对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但对产学研融合对个人和团队科研影响力的作用尚未达成共识。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在对斯坦福大学图灵奖得主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RISC-V科研项目团队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发现,制度环境因素,包括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集群、重大产业贡献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以及个人与团队贡献互嵌的科研团队管理模式,通过作用于个体行为意愿,强化产学研合作实际行为,在个人和团队科研影响力提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激发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行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行教育科研体系中,区域教育科研有着独特的发展定位,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学术影响力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北京市16区承担的1405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为样本,对区域教育科研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各区在绝对影响力、相对影响力方面表现不同;在比较影响力方面不同比较点有不同表现,区域间在多数观测点上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在主题影响力方面各区关注点各有侧重。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市-区-校”教育科研治理体系;搭建合作平台,营造教育科研多层级互动发展的生态环境;注重赋权增能,多路径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研产出数量、质量和影响力这三个维度,基于1981-2013年Web of Science论文收录信息,以非C9的“985工程”大学以及非“985工程”的“211工程”大学为国内参照样本,以美国IVY大学和澳大利亚Go8大学为国际一流大学参照样本,就我国C9大学基础科研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体分析发现,我国C9大学在基础科研生产力的三个维度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研究型大学;与IVY大学和Go8大学相比,尽管C9大学呈现出强劲的追赶态势,但在基础科研产出质量与影响力方面差距仍然明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相当艰巨.分学科分析发现,C9大学22个学科基础科研生产力状况整体呈现提升趋势,但与IVY大学存在很大差距.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空间科学、物理学等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国家发展转型和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C9大学的学科影响力长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相对于IVY大学和Go8大学在优势学科影响力上的稳定状态,C9大学优势学科影响力的波动较大,在未来学科建设工作中,需特别重视优势学科的保持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合并前后科研生产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合并的高潮已渐渐平息,合并的成效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Malmquist指数刻画我国高校合并前后整体科研生产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追赶效应”、“规模效应”和“增长效应”分解。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指出,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生产率、推动科技能力进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36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18年间的校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分数分别呈“先降后升”“先平后降”与“持续下降”趋势,校均总工资绝对规模逐年增长,占校均总支出50%左右,师均工资呈增长趋势,校均工资结构多元且稳定。工资规模、结构与科研产出关系的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在工资规模上,增加大学总工资支出、提高全职教师师均工资均可显著提升大学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但总工资规模对科研产出数量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师均工资则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突出;在工资结构上,增加工资结构中的研究工资、支持类与服务类工资规模亦可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和综合表现,其中,研究工资对科研产出数量和综合表现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而支持类和服务类工资对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教学工资的增加能够提升科研产出数量与影响力,但全职教师工资规模的增加却仅有助于提升科研产出数量,对科研产出影响力和综合表现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需要继续优化大学经费支出结构,大幅提高教师的总工资和研究工资规模;变革工资制度,提升教师工资水平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析了2016—2021年我国国际科研合作的特点与趋势。通过对中国学者国际合作文章发表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和对参与国际合作的18位中国学者的访谈,分析了疫情背景下中国国际科研合作在伙伴国家、合作学科、合作模式等方面的趋势,探讨了影响我国建立和保持国际科研合作关系的因素。研究发现,中美合作势头较之十年前有所放缓,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合作增长较快,且学科分布较为广泛。“优先依附”与“同质性”是中国与传统科研伙伴合作的重要机制,新的国际局势和新冠疫情制约了中国学者新型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影响程度与其合作关系的来源和强度有关。未来中国可将“一带一路”国家作为国际科研合作的增长点,着力提升对关键合作要素的贡献,建立跨国合作“退潮”的防御机制,以应对新形势下所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从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成果、政府相关奖励等五个维度比较分析2012-2019年湖北省58所高职院校科研产出。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平衡。具体体现在“5少1低”,即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文少,H指数低,专利发明少,标准研制贡献少,科技成果少,政府相关奖励少。同时,院校总体科研能力强弱呈现出“国家优质校>省级优质校>普通公办校>民办校”的格局;不同院校在论文发表、专利发明、科技成果、政府奖励以及标准研制等方面参与度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大学科研活动面临日益加重的社会问责,科研评价关注的焦点逐渐从重视科研数量与质量的内部评价转向注重科研社会贡献度与影响力的外部评价。在大学卓越科研评估的基础上,2018年澳大利亚政府引入了社会互动与影响力评价。作为大学卓越科研评估的配套评价机制,社会互动与影响力评价以其更加精细化、立体化的指标体系设计,引导大学在科研活动全过程中积极与政府、产业及社会进行互动和协作,较好地兼顾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突出了社会贡献能力培育与机制建设,充分挖掘了科研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借鉴社会互动与影响力评价的评估思路,我国在清理“五唯”的过程中应明确建立质量与贡献并重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对大学科研的社会互动过程与实际贡献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产出的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国际论文为科研产出指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1997-2006年间的科研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近10年科研产出数量增长近5倍,产出影响力持续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拐点与"985工程"重点建设时间节点基本一致。我国发表在影响因子最高的25%期刊上的论文,其中50%由"985"高校完成。但我国各层次高校科研产出影响力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Hirs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15个学术期刊在1998-2007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1998-2007年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选得出"1998-2007年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47位学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近10年来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科研兴国”、“科研兴教”、教学与科研并重,是我国和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我国教师整体科研能力偏弱,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质量教育的发展。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研究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骨干力量,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我国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下大力气提高大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好数量充足的高素质科研型师资队伍,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真正实现“三个面向”奠定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6年英国首次开展科研绩效导向的评估活动以来,经历了科研选择性评估(RSE)、科研水平评估(RAE)以及科研卓越框架(REF)三个阶段。现行的科研卓越框架基于前几轮评估结果与经验,强调延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合并学科评估单元、调整评估指标权重、改进科研评估方法等推进高校科技创新。通过深入剖析英国REF2021,指出我国高校科研评估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跨学科研究评估机制,探索科研影响力评估体系,完善量化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当前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两张皮”以及“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以学校制浆造纸工艺、装备和自动化3个专业为研究试点,规划并实施了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两队合一”的创新教育模式试验活动,探索了使“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重点阐述了试验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2012年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载的所有有关篮球运动文献,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结合体育学学科理论对相关篮球运动文献研究主题进行分类归纳,并从文献的发文量、基金项目量、引文情况等几个不同视角加以论证,客观剖析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科学研究进展现状及焦点问题,展示篮球科研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期刊及各核心期刊对篮球科研的关注度,为相关本专业科研人员提供情报参考,为篮球科研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有效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的进程中,19世纪德国学者洪堡所提倡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理念并没有完全地实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这一理想面临新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大众化阶段的举措是有限的结合与适当的分离共存,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却是过度注重科研而轻视教学。现实的选择是实现二者有限的结合,这需要创造有效条件。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与英国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在大学科研评估机制中引入科研影响力评价机制,推动科研评估文化转向关注科研的应用价值、社会贡献与现实影响等外部效益。纵观两国科研影响力评价机制可知,两国在相互借鉴与移植之中完成了制度创新,在评估方法、研制流程及制度反馈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政策思路、内涵界定及结果应用等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我国科研评估在顺应国家科技发展与创新建设趋势的同时,应借鉴两国经验,注重评估实践凸显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制度设计扎根科研评估的具体情境及政策制定遵循科学的研制流程。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教育科研实践和教育科研管理的经验使我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应坚持科学的科研路线和正确的科研方向,从“经典”走向“通俗”,才能真正实现“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