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以社区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家政职业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家政职业培训严重滞后,使得家政服务业供需矛盾突出,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区家政服务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也要求高职家政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文章从生源、师资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家政专业不容乐观的办学现状,提出了依托社区将成为高职院校家政职业培训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大胆创新职业培训发展的新路径,是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发展的题中之义。高职院校是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本文作者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孵化团队为例,积极探寻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制创新,试图以管窥之势,为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作为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升区域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需要对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成本与权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功能及实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性和地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具有职业培训功能。高职院校应选择合理路径履行其职业培训功能:构建大职业教育观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体系与体制;依托行业,广开门路拓宽职业培训的渠道;依托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强职业培训;走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职业培训市场化办学之路;构建与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促进职业培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以及地方性,因此,高职院校能够根据该特点进行职业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依托其院校所在地的企业,拓宽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整个渠道,同时根据自身的专业办学优势,能够进行更加职业的强化培训。若我国高校能够继续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将职业培训继续进行市场化的办学道路,将能够更好地将人才与社会进行连接,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与社会进行相互的衔接与沟通,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现今高职院校在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对职业培训以及职业教育进行了阐述,从而分析了高职院校的职业培训功能,并与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职业培训,促进培训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哲 《华章》2012,(34)
第二代农民工的状况、未来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面向第二代农民工开展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此类培训的意义,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高职院校以学历教育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政策导向却使其职业培训功能陷于尴尬的境地.文章重点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的现状,并提出了"以课程开发为平台,教材开发为抓手"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模式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拓展发展空间,必须走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办学模式多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办学层次多元化和办学体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职业培训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松散、缺乏内生动力、培训质量不高、忽视企业需求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从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激发内在动机、构建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入手,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培养国家需要的技术型与实用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值得研究改进,以推动高职院校向前发展.其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秘书工作创新面临的困境,就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管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学秘书的职业培训、建立教学秘书工作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学秘书的自学提升业务能力,有助于实现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开展高职高专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体现。它有利于学校做到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学制改革已经成为目前高职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高职教育学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新体系的需要,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高职教育学制改革中,各高职院校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产学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实际价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能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需要,也能促进公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其求职、从业、自立的能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种职业人才,职业教育应配合其发展需要而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梯度,并合理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以适应区域对优质人力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教育的困境是未被社会正确认识、投入不足、实力不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城镇就业压力及"三农"问题、稳定社会结构、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等方面。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加强宣传,转变群众观念;完善政策法规,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在职教育和创业培训;完善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县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校合作"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模式探索,更是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县校合作"有利于国家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基层战略,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机制创新的迫切诉求"。县校合作"通过县级政府与学校的战略联合,基于市场适切原则、政府主导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深度融合原则、强强协同原则、利益共赢原则,构建战略项目推动下的"县校合作"机制"。县校合作"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产学研合作从"校企点对点"、"专产面对面"到"县校体对体"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从学校人力资本输出,到专业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再到县校协同机制创新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赣,实现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西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对策有:科学定位,变革办学思想;服务社会,转变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办学机制;优化结构,凝炼高职特色,多元并举,增加经费投入;外引内培,提升"双师素质";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架起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与企业聘用制度之间的桥梁,畅通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上升通道;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产教融合。总结发达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先进经验,可归纳为:基于学习成果导向构建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彰显证书整合功能、吸引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注重职业资格与学历资格等值沟通。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经验,建立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综合性资格框架标准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资格框架组织建设,完善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制度,构建普职等值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高等教育,它的良性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相对比较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上,这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有较大的关系。今后,要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强监督管理,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有之义,其教育状况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大量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基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与学校本身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直接相关。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建立高效运行机制,加强课程建设和考核,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两原则、八结合”,重点抓好九个关键环节,多举措统筹推进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建构技能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促进经济增长需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消极福利制度转向积极救助则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就业能力。诠释了技能型社会的涵义,它是一种倡导促进技能知识积累和技能习得的社会发展理念,通过技能形成制度集合覆盖全体劳动力、贯穿全生命周期、囊括全产业链。界定了技能型社会的功能,它能够促进一个经济体实现技能均衡模式转变,形成贫困治理的自动稳定器。论述了技能型社会的核心制度,即基于“三全”特征,设计学历框架与资历框架接续的“两历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