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找次品的策略包含了逻辑推理思维,教学"找次品"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分析推理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基本类型入手,最后总结出一般的计算法则。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把除数由小数转化为整数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有理数乘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负负得正”是其中的教学难点.对随意选取的按照苏科版《数学》教材学习过这部分内容的初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学生均能背诵“有理数乘法法则”,且能利用该法则进行正确计算.然而没有一个学生能说明有理数乘法的意义,也不能正确举出一个同有理数乘法有关的实际例子.造成学生“不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孙志勇 《山东教育》2005,(19):81-82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②分数除法应用题;③比的初步认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十年前,我曾经上过同一节课,当时通过学生的折、画等活动体验通分的必要性,进而探索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再通过自主计算、自主验算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等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从知识掌握方面来看.学生学得很扎实,尤其对算法理解得比较透彻。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节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基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重点,带分数加减法是难点,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是综合运用。一、法则和算理分数加减法包括三茶计算法则,教学这三个计算法则时应让学生弄清:  相似文献   

7.
运算法则是笔算的依据,是形成计算能力的条件.学生理解、掌握了法则,才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必须抓好法则教学.  相似文献   

8.
“小数的四则计算”是小学《数学》第七册,也是整个小学数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共21个例题。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在第四册已学习了小数的简单计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册是系统地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因此在教学中应很好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着重帮助学生明确四则的意义,理解计算法则,掌握运算规律,并加强课堂练习,提高计算能力。下面谈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
小数乘、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小数乘、除法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与整数乘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积里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因此,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是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往往容易把积的小数点位置点错.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下面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人教版""康轩版""singlee版"三版教材对"负负得正"内容的设计及对比分析,得出三版教材的呈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探索数学规律,揭示运算法则;第二种是通过引入实际情境,探索运算法则.通过对比分析,帮助教师在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数感"与"符号意识",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问题提出】本课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内容。因为计算法则推导的算理比较抽象,因此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和理解,利用线段图,形象地表示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什么要乘这个分数的倒数。也就是说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仅仅是记住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那么怎样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呢?对此,我利用除法运算中商不变的规律对…  相似文献   

1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对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将起重要作用。我校一位教师上这堂课时,通过编题引趣、变式探新、演示明理、归纳总结四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法则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促进了思维的发展。1. 编题引趣  相似文献   

13.
使用教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下册。背景分析:对于教材,我是这样理解的:让学生运用先前学过的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及其计算等相关知识.去探索发现若干个正方体拼成一排后表面积发生变化的规律。为了便于发现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显然,例1是为例2作铺垫的。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例2上,让学生学习借助表格收集整理数据,对数据进行观察比较,揭示知识规律,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计算法则是计算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律,是使计算方法程序化、规则化的前提,只有按照一般规律进行计算,才能确保计算的合理、正确。法则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来的,如果算理不清楚,法则就不能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迁移范围就极为有限,也就无法适应计...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和掌握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及推导.(2)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语言概括法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改多元化思想指导下,中学数学教材出现了一标多本模式,这为教师教学创新、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但在实施中,很多一线教师并不能适应或正确面对新教材,教材组织仍然是直线的全演绎方式,未能正确、灵活地处理教材.针对这些问题,教学中必然要求教师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再加工的依据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整体性教学,整合教材内容;利用辨证思维观,生成教材内容;以高等数学为背景,提升教材内容;勇于质疑与批判,完善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最后一种基本计算。是后面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百分数等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所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应当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法则的推理,要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一些知识,并要求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小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把这一部分作为难点来突破,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法则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逻辑推理、概括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数乘整数"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的内容。教材的编写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和理解分数乘整数,教材不再明晰分数乘法的意义,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与交流的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开始,通过局部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整体的认识。这比从局部——局部——整体效果要好得多。基于上述认识,我对“小数乘法”例1—例6作了重新设计,采用“提前亮相”方法,即小数乘法第一、二堂课就教给学生计算法则,让学生抓住基本原理,以一般带特殊,从而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学内容:六年制第九册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等都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实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而归纳成为一般规律的。为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的含义,就应在教学中,采取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多种方法,加强对概念、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