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教师主观幸福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对高职教师进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的研究,在我国高职教育高速发展和变革的重要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法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高职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教龄、职务、职称上没有明显差异,工作上的成就和认同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合理地提高福利待遇、优化办公环境、提供良好机会、增强健康心理理念来提升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并不高.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外因,以及人格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等内因.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教师的幸福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很多,不仅有工资待遇、职称高低、学校管理、学校环境等外在因素,更有教师的幸福观、信仰、受教育程度、人格因素、专业发展等内在因素。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幸福感的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教师最大的幸福感来源于教育价值的实现,而教育价值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幸福感的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4.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受到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国外许多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作为教师职业领域的相对弱势群体,在获得的社会支持与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程度上有其独特性。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对92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幸福感现状,探讨和分析社会支持对他们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教师是依法治教的坚实力量和保障,开展依法治教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通过对依法治教内涵的阐述,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建议。建立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和民主监管制度,为高职院校教师在经济收入增长机制、职称级别晋升等方面提供公正的平台,促进其专业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公民法律意识和教育执法队伍素质。在依法治教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持续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乡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现状,选取Y省Q县95名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乡村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收入、工作环境两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建议通过提高乡村教师的收入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而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来提高乡村教师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五所高校的634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整体情感体验趋向幸福但强度不佳;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专业情感体验城市生源的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大三、大四学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教师模范作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人际交往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168名城市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城市教师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与幸福行为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2)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3)教师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幸福行为表现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特质因子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和幸福行为表现;(4)教师幸福行为表现能部分预测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根据研究结果,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应注重教师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及关注教师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就业质量的高低关乎生计、关乎尊严,是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为深入了解就业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浙江省电商人员的就业质量和主观幸福感为主题,利用SPSS20.0、Excel等软件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确认就业质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发展、岗位适应、人际关系等就业质量指标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强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政府要建立监管机制,完善社会保险机制;企业要关注员工职业发展,健全福利薪酬制度,充分发挥员工主动性;个人要做好职业规划,根据兴趣爱好以及专业能力要选择岗位等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浙江省电商人员就业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以安徽省八所本科院校12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统计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而月生活费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明显,并进一步对这种差异产生进行分析,希望对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幸福感是美好体验、人生价值与社会和谐的综合,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统一。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有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等。培养胜任力,从胜任感中感悟幸福;增强效能感,从效能感中品味幸福;培养反思力,从自我超越中体验幸福;加强研究力,在自我成长中提升幸福;这些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24所高校560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前广东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多数教师较多使用成熟的应付方式;不同性别、教龄、任教专业类型、职称的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提升,而非成熟的应对方式则有碍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工作本身的价值追求.通过对584名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教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特教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上达到中等水平,精力得分最高而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得分最低.男、女特教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我国男、女性常模.特教教师主观幸福感在不同年龄段、任教类型、职务、地区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 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与心理资本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心理资本状况发展良好.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感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群体是未来教师的主体,他们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精神面貌和幸福感指数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范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承受的学习压力、专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师范生的身心健康。文章选择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探讨和研究。根据对首师大和北师大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了影响当代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提升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关系对教师的幸福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给个体物质、信息和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其归属感、愉悦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人所学专业或所从事的职业也会影响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对于丰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加深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关注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目前国内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从教师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成果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研究应考虑测量工具可靠化、研究模式深入化、研究方法纵向化。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城镇教师为总体,对某市251位教师开展了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采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调查中除了验证常见人口变量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还考察了住房面积、月收入、职称、教龄这些反应教师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的指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该地区城市任课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城镇居民一般值;教师主观幸福感正相关于住房面积(P<0.01);教师的婚姻状况、所在学校、薪酬、住房面积变量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与变动趋势。提升教师幸福感,以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应首先改善教师日常生活条件,建立与教师人力资本特征相符合的薪酬制度,组建创新科研团队推动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成长,实行人性化的快乐管理。  相似文献   

19.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与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在各指标上均低于城市儿童,且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资源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师生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师生支持性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学习自信心显著正向预测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学习兴趣可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与教师的生活和事业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若感到幸福,既能增强自身的教学活动,又能应对学生的情绪情感,给予学生良好的社会支持。因此,重视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增强教师的幸福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师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开始兴起,在一篇综述中,Di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作了回顾。他总结了气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也回顾了高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的相关特征。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