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箕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位重要人物。《尚书》中的《洪范》不是伪作,而是箕子的作品。它既是商及商以前政治经验的总结,又是周及周以后政治哲学的基础。其中对五行、王道、天人关系的论述,对后代影响深远。《周易》爻辞唯一明确提到的历史人物只有箕子。箕子的《麦秀歌》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箕子对朝鲜半岛的进步起了促进作用,是中朝文化交流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2.
阴阳五行学说出现比较早,最早提出五行学说的是《洪范》。《洪范》据说是殷商贵族箕子所作,文中说《洪范》是天赐给大禹的,是否属实不必考究,但《洪范》确实是极其古老的文字则不必怀疑。周武王克商,拜访箕子,请箕子参加自己的政权建设,箕子没有同意,但将《洪范》献给武王,成为武王建国的大纲。  相似文献   

3.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的政治家、思想家黄宗羲晚年所写的一部政治论文集。“明夷”是《易经》上的卦名,郑玄注:“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明则夷矣,故谓之‘明夷’”。因此后来就以“明夷”比喻君主暗于上,贤人退避的乱世。又,《易·明夷爻》:“箕子之明夷”。意思是说箕子有明德而逢纣之恶,乃以明为暗。宗羲身当易代之际,怀才而不遇,所以用箕子自比,著此书,表面上是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吸取晚明覆灭的  相似文献   

4.
《汉书·张良传》“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记述的是武王克殷后对旧殷贵族中的商容、箕子、比干等所谓贤人智士表示尊崇的做法。这段史实,《荀子》、《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新序》、《逸周书》、《尚书·武成》、《后汉  相似文献   

5.
"胥馀"又记作"胥余",在历史典籍中常以植物名与人名出现。对于胥馀其人的讨论集中在《庄子》及各家《庄子注》。从各家《庄子》注疏中可以发现,胥馀被认为是箕子、比干或者伍子胥三者之一。但对于胥馀的身份,学界一直没有定论。本文以《庄子·大宗师》及其注疏中对"胥馀"的记载为中心,结合大量历史文献典籍,从生平、姓名、官职及死因四方面进行考证,由此证明胥馀是箕子而非比干、伍子胥。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     
两千余年前,继《尚书大传》之后,《史记》中出现了有关朝鲜的记载,说商朝灭亡后,纣(zhòu)王的兄弟箕(īj)子建立了朝鲜国,并得到了周朝的承认,被称为箕子朝鲜。从此,中朝开始了长达两千余年的邦交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注释】[1]箕子之苗裔:箕子的后代。箕子:名胥余,殷代人,商纣诸父(对同宗族伯叔辈的通称),封国于箕,爵为子,故称箕子。纣暴虐,箕子谏不听,佯狂为奴,为纣所囚。周武王灭商,释其之囚,封箕子于朝鲜。[2]胶东相之醇曜:是胶东相能够光耀祖先的后裔。胶东,郡国名,治即墨。胶东相是胶东王国的相,从碑阴可知其名为鲜于弘。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问:洪范九畴讲的是什么?(湖北汉川马口喻家集实验师范一读者)答:洪范是尚书里的一篇。它一开头就说明它底作者是箕子,是箕子对答周武王的谈话。范文澜同志认为“洪范篇据说是周史官记录箕子所说殷政治文化的纲要,大体可信”。所谓洪(史记宋微子世家作“鸿”)范九畴,洪是大的意思,范是法的意思。畴是类的意思。篇里面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就是说天赐禹以大法,其类有九的意思。九畴包括(一)五行:水、火、  相似文献   

9.
秦强 《高中生》2015,(1):36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其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箕子"畏其卒,怖其始",从一双象牙筷子看到了纣王的欲望难平,为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担忧。果然,"居五年,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察古今对《论语》的诠释,探讨并勾稽孔子"乘桴浮海""欲居九夷"之语中长期尘封湮没的历史内蕴。从而,认定孔子之言,于假设虚语之中,蕴含着欲"见贤思齐"之意,即有鉴于箕子封于朝鲜、渡海推行其道的史实,而有志于作第二个箕子。如此,则现今研读《论语》,若仅就文释义地讲解"乘桴浮海""欲居九夷"之语,而遗弃其深沉的历史内蕴,似乎难免于买椟还珠之嫌。  相似文献   

11.
中朝两国的友好关系,据朝鲜史籍记载,开始于纪元前十一世纪的箕子。“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国人五千入朝鲜,武王因封之,都平壤,是为后朝鲜,教民礼义田蚕织作,设八条之教。”他仿效商代的田制分配土地,这个田制因此被称为“箕田。”他还采取相应的政治措施,使朝鲜的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周武王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了。箕子在平壤传了四十多代,直至州鲜王準时才灭亡。在这  相似文献   

12.
箕子怖箸,或象箸玉杯,是很有影响的成语,对一些贪得无厌的人,无疑是一个中肯的告诫。箕子怖箸,说的是商代最后一个君王帝辛(即纣王,他是凶残狠毒的暴君),有次用了象牙筷子(箸)进餐,箕子见到了,感到十分恐惧。为什么箕子要恐惧呢?他认为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必定不能再用土盆瓦罐做吃饭的盛器,而且还需  相似文献   

13.
《尚书·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洪范》的写作年代,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洪》是周初史官对箕子陈述的笔录,不是后代人的作品。这个结论可从4个方面论证:一是《尚书》流传的历史;二是《洪范》的语言特点;三是思想的发展轨迹;四是“卜”与“筮”的地位变迁。  相似文献   

14.
箕子的“子”不是爵位,商王朝没有子爵。“子”是由王族的姓变为尊称的。箕子是中国第一个称为“子”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5.
五个福娃     
福娃而有五个,何也?妙哉,正好扣着五福。五福之说,出自商朝贤人箕子,载于距今三千年前《尚书·洪范》篇末。哪五福?箕子说,一是寿福,能享高龄;二是富福,能享宽裕;三是康宁福,能享平安;四是攸好德福,能享善报;五是考终命福,能享天年。以上五福,古今中外圆颅方趾之人,除极少数咬姜喝醋的矫情者而外,莫不歆羡。  相似文献   

16.
一、辽海地区的历史回顾。我国东北地区历史上也称为“辽海”,大体即今辽河以东、黄海以北的广大区域。殷周之际/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①,中国人即已进人辽海地区,并取得了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战国时,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以其地“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②。这五郡中的前四郡当取之东胡,辽东一郡,则取之箕氏朝鲜,《魏略》云:“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自称为王。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潘汗为界。”秦开既破东胡,遂及朝鲜,取以为郡。秦灭六国,仍置辽东、辽西郡。“汉兴,为其远难守,…  相似文献   

17.
《学记》如是记载:“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意即良冶的儿子未必一定学习冶炼技术,可以凭个人的兴趣去学习裁缝技术,同样,裁缝的儿子也可以学习冶炼,一切由学习者根据个人兴趣而定。  相似文献   

18.
《白话智囊》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商纣王即位,登上了国王宝座,便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对此,箕子叹曰:大王用象牙筷子,必然不会再用陶制成的  相似文献   

19.
汉代《焦氏易林》释卦占卜之辞有与《公无渡河》的意象与主题相近相似者,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经比较、考察,《公无渡河》的本事当在先秦,《焦氏易林》以“成事”为占辞。《公无渡河》的影响先在于曲,又有后世的题材与主题的模拟延续,亦有误传的影响。《公无渡河》的吟咏与流传,在于朝鲜对箕子“被发为狂”“自投河”的强烈印象。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对法家思想及实践所造成的历史教训有着深刻的反思。对"势"、"法""、术"等法家思想,《淮南子》在批判中有所扬弃,并且以理性的政治态度进行了汲取和融合。以法家思想及实践作为政治思考的参照物,《淮南子》着眼于"治道"与"治术",构建起了"多元并存,理性融会"的混合型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