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已成一种普遍趋势,是构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点,分析了校企双向参与、订单项目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立战略联盟等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型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订学徒制学生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和共同开发课程,培养出符合"长隆标准"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建立健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向参与、互利互惠的继续教育机制;企业能工巧匠、技术能手与学校专任教师联合执教,组建优质教师队伍。切实深化学徒制合作和产教融合,达到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继续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而且影响员工个人的生产技能、收入水平、职业成就和工作稳定性,继续教育对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构建由高校、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校企联盟,能有效解决继续教育资金、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缺乏等问题,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论校企合作制度的深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继续教育面临转型。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校企合作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企合作发展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是许多国内外名校发展的战略选择,高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能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互利双赢,校企合作有多种多样的运作模式:产业化模式和订单模式等。因此,校企合作是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高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的体现。近年来,我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企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然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提出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以期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继续教育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和企业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研究分析继续教育视域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明确继续教育工作中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发起成立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刁庆军(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两年多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建立行业企业人力资源持续开发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在教育部领导和推动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百余所高校与用友集团、中国邮政集团、中智集团等百余家企业发起成立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的新机制、新模式。当时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正在大力推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她同时也很关心继续教育,提出通过建立校企联盟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继续教育在新的国家改革发展时期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的能力。2012年在成都举行的“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暨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发展论坛会议”上,鲁昕副部长指示要推动高校与企业联盟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校企联盟在同期举行的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上举行了签约仪式,10家企业和15家高校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在倡议书上签字,并随后举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既是高校拓展的新职能,也是企业发展前景的推手。由于目前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存在制度的缺失,使合作受到限制;定位不准,造成供需相离;认识差异,使参与意识淡薄等阻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寻找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途径,政府必须促成完善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学校需要构建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企业应该创新培养制度。  相似文献   

10.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摇篮。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共识下,开展高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良性互动且有效的合作机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全国范围内114个企业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企业所有权结构、企业文化特征和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时间等因素对企业是否采取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企业规模越大,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几率越高;政府拥有或部分拥有产权的企业,倾向于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和成长型的企业文化特征,促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对新员工的人职培训需要时间越长,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几率越大。针对这些因素,本文提出了建立和谐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机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校企校教师教育联盟的基础上,构建“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以职技高师院校为主体,联合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由校企校三方共同确定职教师资培养内涵,共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组织考核评价,校企校合作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培训已成为必然趋势。根据当前国内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职前培训模式的现状,对学校培训、企业培训、校企合作培训三种模式加以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校企合作培训是职前培训模式中相对较为高效、专业的职前培训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加强保障机制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是高职学院和企业能够长久合作的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文章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校企人员双向兼职、校企合作资金保障等七个方面对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从供求看继续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远强 《继续教育》2008,(11):32-33
本文从供求的角度分析了继续教育中企业拥有的资源和校企合作,论述了合作原理,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文章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就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设置、培养规格建设、培养方案制订、培养途径建设、培养制度建设和培养评价标准构建方面提出协作创新模式。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不是高校和企业简单的配合,而是各协同主体的协作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院校而言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双向双聘"机制对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双向双聘"机制的构建要研究前提与基础、进行组织机构的设计、强化制度建设。要制定校企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推动与保障"双向双聘"机制运行。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现阶段在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的被动状态下,致使校企合作处于失衡的尴尬局面;进行校企间平等合作的研究,探讨校企间的“资源共享、双向挂职、产学研、服务社会”等诸层面的内在联系和利益取向,以提升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应力和感召力,具有前瞻性、应用性和普适性意义。马鞍山师专食品学院,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建立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平等关系,使校企平等合作步入良性循环,得到了互惠、共赢的效果,为校企开展长期合作,拓展了思路,提供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校企合作下的“双师型”教师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联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合作式培训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平台。高职院校和相应的合作企业要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行业更新换代加快,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职业为导向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整合高校和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建共享"的深度合作模式,坚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应用人才、复合人才,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