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过程都发生了变化。分析"互联网+"对高校体育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体育教学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林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212-214
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的设计是新时期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民族传统体育隐形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得到良好的身体锻炼和陶冶情操,还能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深深植入当代学生的心中,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本文首先对民族传统体育和隐形课程设计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基于文化传承语境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隐性课程设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快速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新的时期下,如何保护和继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其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正符合当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需,将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眼于"互联网+"背景之下,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正确思路,剖析了教学改革及目前形势下"互联网+"给高校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影响,由此得出"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互联网+"突显出其自身的指引功能,极大的改变了高校教育教学理念,这有利于目前的教学建设以及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至关重要,既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能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教学改革,完善各项体育设施、制度等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现实来看,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体育改革方面有着诸多问题,课程与教材较为单一、教学训练过于传统、教师专业素养存在明显不足等,这些都会影响高校体育改革的效果。因此,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对于体育强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现状,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网络调查法进行研究,提出需要结合体育强国的背景,丰富教材内容以及课程形式、创新教学训练、培养更加优质的教师团队等,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贵州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情况和贵州高校实际,提出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形成贵州高校的发展特色,促进自身发展,而且也能适应当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满足贵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还能有效拓宽贵州高校体育教材的建设,促进贵州高校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利于巩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果。  相似文献   

7.
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是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的产业结构有了巨大的变革,因而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了。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互联网+"思维下探讨了课程资源库、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发展,就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应大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促进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也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互联网+"教育发展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以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构建一流教学团队、教材资源、创新教育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以培养优秀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摇篮,探讨"互联网+""、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路径,并为其它同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建设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进行剖析,阐释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参与价值,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参与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5.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本<废都>是一种源于现实废都、又超越了现实废都的文学范式和艺术文化范式,它是一种由废都文学文字符号、废都文学形象符号和废都文学意象符号组成的描写废都文化内涵的语言文化系统.它的文化价值在于其通过废都文化氛围的烘托、渲染和暗示,揭示了废都文化隔离机制对于废都人的种种文化隔离现象,并对戕害废都文化人的那种"废都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文本<废都>所揭示的"废都文化"问题,至今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和我国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必须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8.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