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研究旨在对一名11岁智障儿童的打人、大喊"安静"这两项课堂干扰行为进行干预,采用单一个案研究法(ABA设计),以积极行为支持方案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干预。研究发现:个案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是引起他人注意;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个案的课堂干扰行为;积极行为支持能增强个案正向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向行为支持是一种在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策略,以求改善问题行为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将正向行为支持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当中,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行为支持模式,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问题行为严重影响着孤独症儿童的生活品质。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以正向的观点看待并干预儿童的问题行为,正向行为支持已逐渐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并运用。试图探讨运用正向行为支持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本研究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智障儿童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课堂中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现象的发生,验证该方法对干预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者对智障儿童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功能。通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正向行为支持计划,并进行行为干预。研究结果表示,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处理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5.
正向行为支持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问题是有特殊需求学生不被普通教育接受的最大原因,适当行为技术的运用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都强调正向行为支持,本文将对正向行为支持技术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不同于其他行为技术的七个特点:强调支持;相信行为的目的性、功能性;强调团队合作;给予适当的行为训练内容;注重预防;成效评估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关注一生的规划等。  相似文献   

6.
摘 要: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法中的撤回实验(A-B-M)设计,针对一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中班儿童,以功能评量为基础,在家庭中发展包含前事控制、后果处理、行为训练三大部分的正向行为支持方案,具体策略有预告一日活动的安排、订定行为契约、以正向语言提示正向行为、调整任务难度以符合能力、教导用语言表达需求、提高忍耐和等待的能力等,并实施介入,以探讨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方案对个案攻击性行为改善的成效。结果表明,依功能评量所拟定的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方案不仅可以减少个案的攻击性行为也能增加个案用语言合理表达需求的正向行为,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度。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存在注意易分散、多动、冲动等典型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常表现出多种问题行为,影响自身和他人的学习以及正常教学活动地开展。文章试图从介绍积极行为支持的基本理论入手,从行为功能分析角度探讨如何对该类儿童的多种问题行为进行分类,并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的方法对不同类型行为提出干预建议,以期为改善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的课堂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佘丽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65-166
情绪与行为问题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直接影响智障儿童的融合,同时对其身心健康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本研究采用认知疗法、正向行为支持法、自我指导法等多种策略对一个中度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正处于形成正确劳动观和养成基本劳动能力的关键时段,初中阶段是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和利用的时期。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初中生存在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愿不高、劳动素养缺失以及劳动认知偏差等问题,研究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基于长沙市10所中学1 200名初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城市初中生劳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劳动态度对城市初中生劳动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城市初中生劳动态度产生显著正向、负向影响,但两者均不会对劳动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必须通过中介变量——劳动态度,才能产生间接影响。提升城市初中生的劳动意愿,应从三条路径入手:一是重视重要他人引导,教师、父母需从自我做起,为初中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榜样,对初中生劳动成果多作正向反馈;二是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重视劳动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和反思教育;三是加强社区劳动支持,利用社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促使初中生从自我劳动走向社会劳动,从服务个人走向服务他人。  相似文献   

10.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以提供服务为主的酒店业,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对提高员工绩效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桂林酒店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组织支持感和心理授权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影响员工绩效。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以提供服务为主的酒店业,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对提高员工绩效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了桂林酒店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组织支持感和心理授权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授权和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影响员工绩效。  相似文献   

13.
问题行为干预中的正向行为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的正向行为支持(PBS)和功能性行为评价(FBA)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干预具有重要作用。PBS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以关注学生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系统观的角度,强调对学生直接观察来建立实践策略。PBS的目标是通过FBA收集资料,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以此来增加社会接受的正向行为,减少和消除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4.
收集了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108名工科研究生的有效样本,考察了导师自主支持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导师自主支持对研究生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导师自主支持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了该中介作用。最后,分别从重塑和深化导师岗位职责、积极采用导师自主支持的指导方法、激发研究生创新的内在活力等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亲社会行为是指自愿地做出有利于他人、表现出正向的社会行为,如分享、同情、谦让、助人等。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如果只重视幼儿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忽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导向,则会导致幼儿发生自私、任性、缺少同情心等问题,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基于此,我采取了以下教育措施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7.
智能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场域,学校对其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基于"赋权增能"理论,可提出涵盖学校组织、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以及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为一体的智能时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组织通过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将教师成长中心、学科组和校外机构及社区支持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检验,得出学科组在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间起正向显著中介作用,教师成长中心在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体意愿和行为间起负向显著作用.据此,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可构建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目标体系,搭建以发展"校长领导力"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发挥数据在学校支持中的引导、评估和反思作用,以"教师不同层面合作"促进教师全员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主支持是指个体的重要他人能站在个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多为个体提供选择的机会,较少控制个体的行为,鼓励个体自主解决问题和自我决定自己的行为。目前主要是采用自陈式问卷来对自主支持进行测量。许多研究发现,自主支持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心理治疗的疗效、以及改进企业管理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而这些积极作用的核心是促进了个体...  相似文献   

19.
攻击性行为是自闭症儿童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往往会影响儿童与周围人的相处,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发展。矫正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分析法、行为矫正等多种手段,通过改善环境、树立示范对象、消退促进攻击的因素、正向行为支持等策略,分阶段开展矫正训练。  相似文献   

20.
正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它被看成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