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施英才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有效实施英才教育,就要转变英才教育研究观念,加强对英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并将英才教育切实落实在实践中,为英才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纵观当今世界,英才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英才的涌现需凭借英才教育的大力发展,因此,必须从时代的发展,人的发展,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英才教育的重要性,使英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战略目标,当前,在我国发展英才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既要充分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又要做好教育制度的创新工作,为英才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为英才的脱颖而出开辟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英才教育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锐的教育研究课题,也是整个世界特别是国人一直关注的教育焦点问题。要搞好英才教育,就必须弄清何为英才、何为英才教育、怎样实施英才教育,就必须理顺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只有适宜的英才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英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利于英才发现与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是实施英才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韩国的英才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到90年代的速进英才教育,再到21世纪的英才学校,在探索英才教育的道路上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全社会高度重视英才教育、有组织地识别和选拔英才、开发辨别英才的测量工具并使之科学化、多种角度多渠道地培养英才、开放课程领域和内容等方面。我国作为教育公平和英才教育同时发展的国家,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要认识到实施英才教育,理念必须先行;实施英才教育,制度立法是保障;实施英才教育,课程与师资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韩国20世纪70年代在实施"平准化教育"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对英才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至今已形成了诸多科学英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科学英才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各行各业的英才,反观我国科学英才教育,还有诸多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英才是创新人才中最具创新能力的群体。科学有效的英才选拔是实施英才教育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尽管我国在创新人才选拔方面已有长期探索,但这一群体的选拔和培养仍有待完善。俄罗斯是世界上建立英才教育体系的先驱之一,其顶尖高校对创新人才的选拔以附属于高校的专业教学科研中心为基础。专业教学科研中心在半个多世纪的英才选拔实践中形成了诸多特色做法:与顶尖大学和国家科学院协调联动,重视考察和培养学生志趣,强调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施英才教育,是一项世界关注的议题。英国较早认识到英才教育的重要性,在英才教育方面起步较早,政府在教育政策上予以持续支持,不仅对“什么是英才学生”作了界定,还提供鉴别英才学生的国家质量标准,并对英才教育协调人开展相关培训,依托学校开展英才学生的鉴别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相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英才教育的发展情况,日本的英才教育具有其独特性。英才教育在日本官方是不被认可的,而实际上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机会是针对英才儿童的,这使得英才教育在日本是实质上存在的。本文从"名"到"实"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日本的英才教育状况,分析了日本英才教育"有实无名"的原因,介绍了日本英才教育的相关实施举措,以期为我国的英才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重视英才教育的国家,而且其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和评价等体系比较成熟。本研究通过对英国3所中学的141名数学英才学生和160名普通学生进行调查,归纳了英国数学英才学生的非智力特征:"痴迷"数学,"钟情"创新;数学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自我效能感高;数学元认知能力和英才身份认同感强。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3年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以来,兰州大学作为甘肃省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唯一一所高校,截至2022年共选拔432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兰州大学参与培养。创新模式,筑牢英才选拔根基以创新为魂,选拔培养对象为选拔出知识广、素质高、兴趣浓的优秀中学生,甘肃省英才计划管理办公室(后文简称“省级管理办公室”)根据在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或五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数量,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省级示范学校的综合评定,认定英才计划培养中学。采用中学推荐、笔试面试相结合的形式,将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中学生纳入中学生英才计划进行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应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培养有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教育机构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关键是人才观的创新;对于学校教师和导师而言,重要的是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目前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倡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以适应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当前高校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重任。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是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推行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尤其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搭建丰富多彩、宽松自由的非课堂教学空间。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化,须依赖优良的高校内部治理。通过强化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实行校院两级分权治理、学生参与管理、行业精英介入人才培养过程等学校内部治理,促进和保障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同传统教育相比较,创造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并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既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明确自身的培养渠道,更要注重教与学的新特点,还应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评教评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与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相适应,而文创化则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艺术设计类专业文创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育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文创化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为提升人才培养内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是指引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社会背景是三种重要的创造性素质;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三种有效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成才的时代要求,这种要求决定了创新教育的素质内涵,即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而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找到突破。从方法论原则出发,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造就创新型人才。从创新型人才的德行、欲望、精神、情趣等个性特点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分层剖析、深入了解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及其表现状态,而且对教育工作者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国家战略的转变,要求本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型转变为创新型。为发展创新型经济,俄罗斯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目标。智力资源流失和高级人才断层造成俄罗斯的人力资源短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俄罗斯采取了支持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大学、加强"科教一体化"等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崛起中的创意产业作为智慧型的新业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创意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进行创意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创意思维,营造创意的环境氛围,建立大学生创意实训基地和建设创意型师资队伍等内外兼顾的发展途径,能够极大地衔接创意人才的需求,并有效应对创意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这已是西部人的共识。本文在分析青海人才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人才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用新的工作思想和方式开发人才资源;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3、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4、结合实际,眼光向内,稳定现有人才;5、大胆开拓,眼光向外,引进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