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转动主优势模型对小学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概括为3种模式,每种模式在其态度3维因素上均有不同表现:认知和情感、行为倾向和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认知模糊也可以有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认知明确,情感积极,行为倾向积极也会出现不积极的行为;存在对学生错误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和行为均消极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还没有达到课标所倡导的水平:如果能够在数学教师组内形成研究错误的氛围,这种团体的力量也可以加速个体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态度的转变;对教师的评价应从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唤起教师自身生长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态度的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对师专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态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师专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处于较低水平.她们特别重视自身参加锻炼的情感体验,对体育运动的行为倾向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态度的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对师专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态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师专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处于较低水平。她们特别重视自身参加锻炼的情感体验,对体育运动的行为倾向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残疾人托养机构员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残疾人托养机构员工在工作上有95.3%的人遇到过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主要有自慰和裸露身体部位等;员工对智障人士性教育培训需求强烈;(2)参与培训的员工性教育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及行为指导变化明显:对智障人士性教育持有更为正向的态度,也能更为积极、正确地去引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3)性教育问卷的知识水平、态度情感、行为指导具有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成绩考试作弊不良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态度,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考试作弊态度的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中,明显存在着认知与情感的不协调。多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有正确的认知,但却又有宽容性的情感。由此推断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知与意向也存在着不协调,就是说考试作弊行为的内在心理倾向在多数大学生中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的生物课程标准首次采用的概念,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压力,情感性目标评价体系的模糊以及教师自身的认知、态度与能力等主客观因素,目前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仍然不尽如人意,情感性目标往往也只是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对于"为什么"以及"如何"实施情感性教育,许多教师仍然感觉十分困惑.  相似文献   

7.
教师关于课程改革的认知决定着教师课改中的行动执行。课程改革中,教师关于课程改革逻辑的认知跟专家的不一致,教师对学生发展观的认知相对狭隘,关于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认知不足,课改中教师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情感处于两难境地,这一切影响着教师对课改的认同感,导致课改阻抗。在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关于课改的认知现实,关注教师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认知、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交往过程。教师期望效应作为一种情感效应,通过学习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习行为,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隐性推动作用。在深入分析教师期望形成、传递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为研究载体,从教学活动设计的微观层面出发,探讨教师期望的合理传递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行为倾向、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谈教师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自身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师态度的研究,分析了教师态度中的认知、情感、意向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认为教师应利用积极的态度来影响和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高中生为调查对象,从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维度,比较高中生的锻炼态度在不同性别、年级上的差异,并分析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学生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这几个维度上得分较高;不同性别学生在行为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意向和主观体验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趋向一致,而在其他六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认知心理学认为,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组成的,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反映倾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将情感与认知目标更好地融合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培养态度的习得阶段做起.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态度是影响课程整合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优质中学部分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和科学课程整合态度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学数学教师对课程整合的总态度是积极的.在认知、行为和总态度上是积极支持的,在情感维度上没有明确倾向性;在性别、职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数学教师在情感维度上显著高于一般高中和示范性高中教师;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显著低于教龄在10年以下及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具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显著高于具本科学历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教学正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从着眼于少数优等生转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转变观念过程。这个过程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不论是认知方式,还是情感态度,都不可能通过“告诉”的方式和通过知识量的增加、行为表现的改变而获得。它需要通过认知过程、情感体验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的综合参与和共同作用而获得的。 当前,生物课是名符其实的“副课”,高考不考,中考也不考。虽然与其他科目一样参加会考。但成绩不合格照样拿毕业证,照样参加高考。所以,学生普遍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发展学生智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这是现在生物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高考数学改革对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出了新说明,以此为依托的高考命题思路也有所变化.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秉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仔细研究高考命题规律和课程标准,保证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目标和动力,开发新思路,开辟新路径,推动高考数学复习方式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行为认知量表,对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教师的"感知行为控制"认知高于男性教师;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主体规范"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对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教龄、职位、职称、年收入、政治面貌的教师对教学行为意图认知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合肥市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试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锻炼行为与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具有较高一致性;行为认知、行为意向等认知类因子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行为态度、目标态度等态度类因子与消极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母情感温暖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存在直接效应;父情感温暖、父惩罚、父母过分干涉、父过度保护、父母偏爱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存在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不同群体对新高考改革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后续改革是重构式颠覆性改革还是渐进式完善性改革。采用多群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发现,大学教师、大学生、高中教师、高中生、家长、社会人士六类群体对新高考改革成效与必要性的评价均趋于正面,各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多数群体在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历新高考改革的亚群体对新高考制度包括选科制度、招生录取制度的评价亦均趋于正面,五类亚群体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多数群体在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高中教师总体上对新高考改革的认可度更高,社会人士对新高考改革必要性的认可度更高但对新高考改革成效的认可度更低,大学教师对新高考制度包括选科制度、招生录取制度的认可度更低。要推动新高考改革取得更好的预期成效,既需进一步权衡群体利益冲突、调和群体认知分歧,亦要在研究、宣传两个维度上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8.
陈兰琴 《教书育人》2002,(10):38-39
“态度”是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依据自己的观念体系对待一类社会事物的认知、评价以及行为的准备状态与心理倾向。大学生由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成长、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先天素质也存在差别,除了形成多种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兴趣、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外,还形成了不同的信念、意见和价值观,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也不相同,并导致其行为也不一致。因此,掌握大学生态度及其转变规律,有助于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大学生态度的特性大学生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一是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中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技巧层面,往往忽略了考生对高考试题的反应.通过对考生答题反应出来的问题、解答方法和错误现象进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高考.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对教育的真正理解.笔者在组织2001年广东省数学高考第21题的阅卷中,发现学生对高考试题的解答并不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相一致,亦即考生对该题的反应并非该题所期望考查的内容.本文将试卷里的多种答题情形细作归纳分析,以便教师从学生在解答高考题的行为中寻找改进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校长通过走进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同教师一起交流,对课堂的有效与无效、目标与方法、过程与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进行评价,这是校长教学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