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方亚利 《考试周刊》2014,(33):194-195
随着榆林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村民聚居为依托形成的平房片区和城中村,已明显制约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城中村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是城中村改造缺乏法律依据,城中村违章建筑严重、房屋产权不明晰,村民思想上对改造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体制难以发挥作用,城中村改造和社会保障很难统一进行。改造工作难以进行的原因是城中村土地权属的变更,城中村集体资产的处置,改造后农民利益的保护,各方利益的分配。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城中村改造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努力消除农民的抵触情绪,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服务,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对北京市1850个城中村居民的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在城市整治过程中村民对居住村存在问题的认识、对整治方式的选择和评价,以及他们对集体资产处理和征占地补偿的态度,文章指出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利益和村民利益博弈的过程,城中村村民的土地利益及其他的利益和要求能否被满足,是城中村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引发了城中村现象,主要涉及拆迁与否的矛盾和征地补偿的矛盾。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型农民的现代意识空前觉醒,经济地位相对抬升,谈判能力增强。迫于法制,体制机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村领导角色尴尬,拆迁方态度坚决,村民意见也不尽统一。城中村改造,宜考虑不同方案,着重保护农民土地收益,这有赖于城市化推进,制度改革,领导干部作风转化和主流文化影响发挥的合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掀起的大规模城中村改造中逐渐显露出许多社会问题。文章从空间视角探讨了城中村改造对村民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了城中村居住空间、村籍红利、人群分类和文化滞后状况形成的对村民身份认同转变的阻碍。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改造不仅涉及到道路和住宅小区等有形改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观念、生活习惯等无形方面的改造。城中村改造有政府推进、市场驱动、自我改造、联合改造等多种模式,可以采取整片、化整为零、一村一策等具体方法进行。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城中村居民的就业模式、身份定位、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城中村村民城市适应问题。认为要使城中村村民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必须进行城市化改造,使他们从经济、社会、心理等三个方面完全适应城市,其中经济适应是基础,社会适应是关键,心理适应是完全融入城市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作为征地后剩余的集体土地,拆迁应用的是集体土地拆迁办法和标准,但其与城市距离较近,有的甚至在城市之中,周边的城镇房屋价格较高,因此补偿和村民的心理预期之间有较大差距,因此造成城中村改造工作难以进行。本文以南京市城中村改造工作为例,分析了其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上住宅房屋的拆迁补偿办法,结合城中村特点,提出其不舍理性。并结合现行的城镇房屋拆迁政策,提出较为适宜的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9.
解读温州"城中村"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中村”是当代中国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社区。本试图归纳温州“城中村”的基本特征,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必然原因和消解的艰难性,提出了“城中村”改造的对策措施,指出“城中村”改革的难点是村民,关键是政府。  相似文献   

10.
城市"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与有效途径,改善民生是推动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着力点和关键突破口。要准确把握"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实践要求,增强推进改造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分类推进"城中村"改造,有效激发城市"城中村"改造动力,增强"城中村"改造合力,巩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根基,优化城市现代化建设环境,推动首府南宁城市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万俊 《甘肃教育》2020,(5):117-117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些村庄被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成了“城中村”。“城中村”独特的社会形态决定了生活于其中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城中村”改造区的家庭为对象,对“城中村”改造区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育儿观念、育儿内容、育儿方式和育儿需求四个方面分析“城中村”改造区家庭教育的现状,期待为这一区域家长的育儿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西安城中村改造中涉及到三大群体:具有村籍的原住民、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外来流动人口——农民工,在城中村改造中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应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解决城中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解决"蚁族"和外来流动人员的居住问题、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将城中村这一“城市补丁”改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社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刻分析城中村形成的诱因,全面了解城中村的特征,正视其影响及带来的突出问题,在借鉴国外城中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推进城中村改造与现代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受城市化进程、土地二元所有制度及土地法律法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城中村随之出现。城中村实现城市化有其必要性,而对城中村进行拆迁改造只是城市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素质才是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城中村村民尽快提高素质,完成内涵上的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园调查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昆明市“域中村”改造前后,村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能力、体育投入热情度等进行分析探讨。调查结果表明:(1)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忽视了新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2)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体育需求量增大,但社区供给能力却相对滞后;(3)昆明市“城中村”全民体育锻炼热情较高,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组织。本研究旨在为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与建议,为政府在改造城市景观、美化春城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对北京市1850个城中村居民的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在城市整治过程中村民对居住村存在问题的认识、对整治方式的选择和评价,以及他们对集体资产处理和征占地补偿的态度,文章指出城中村政造是城市利益和村民利益博弈的过程,城中村村民的土地利益及其他的利益和要求能否被满足,是城中村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城中村"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城中村"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困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要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要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文章分析了城中村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探讨了城中村改造的典型模式,发现了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紧密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力争寻求一条适合城中村改造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必经的特殊阶段。改造实践中,各个城市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并兼具特色的模式。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三个城中村的实地调查,比较它们不同的改造路径,并通过实际效果反思其合理性,从而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特有产物,其所暴露的问题日趋严重,具有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的改造本质是利益的再分配,能否有效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问题。该文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例,并运用进化博弈论构造了政府、村民两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器博弈过程和均衡结果,针对其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为政府进行改造城中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开发商、村集体和村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城中村改造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手段,并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提出通过合理重构政府、开发商和村民的角色,促进理性、有序公民参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畅通沟通渠道,发挥村集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措施,达成博弈主体利益均衡,实现和谐共赢的城中村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