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既需要理论层面对“何为高质量”进行深度剖析和阐释,也需要实践层面对“何以高质量”展开扎实探索。重庆市合川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孕育教育思想的土壤,这里承载着厚重的行知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几代合川教育人坚持进一步深入了解陶行知先生教育实践历程,认真学习和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出小先生制、新二十三常能、行知品质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等一批卓有成效的实验项目,各学校逐渐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要、彰显特色文化的育人之路,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学习能力培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陶行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最为注重且成效最显著的方面之一。陶行知有关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论述,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阐发了“教学做合一”、“五路探讨”、“六大解放”的丰富内涵及其与学习能力培养、养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指示了规整各项动性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单文荣 《生活教育》2012,(24):13-17
在21世纪高职教育改革视阈下对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运用进行了新的解读,试图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小先生制”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空间。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小先生制”在高职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思考探索,借以指导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高职幼教人才培养,实现对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实践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启示刘春霞贾龙泉在陶行知丰富的教育思想中,也包涵十分珍贵的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论述,至今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陶行知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他指出:“戏剧能传人成败忧乐,引人入胜,是不仅能兴人之情操...  相似文献   

5.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它体现着“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及实践”、“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肯定与培养”,它和现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素质教育之间有密切关系。而在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不够重视等问题,显然,“教学做合一”理论积极的现实意义依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确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品德养成的课堂教学方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一、优化教学氛围,创造合作环境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育最注重以人教人。”他又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探讨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五可”意识进行议题创设。陶行知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而这正与思想政治课的宗旨相契合。通过引入“五可”意识,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创设可能发生的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陶行知教育理论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结合出发,解释“五可”意识的概念与内涵,并探讨如何通过该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我们讨论了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五可”意识,包括创设可行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关怀以及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思想品质。最后,本文总结“五可”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性和潜在效益,并呼吁教育者和决策者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并应用这一理念,以此推动高中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我们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精髓,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和谐育人目标;从“教学做合一”探求教学新方法,构建和谐的教学模式;立足“生活即教育”,“爱满天下”着力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美育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探求美育的实践途径和有意识地建构美育实施环境,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完满人性与品格的形成。这对现代学校美育的启示有重视美育的情感作用,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优化美育的实践过程,回归美育人本内涵;净化美育的实施环境,创设“美”的育人空间。  相似文献   

10.
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方法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加强对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巢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华 《河南教育》2009,(7):32-32
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创造的人。因此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笔者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入手。来谈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陶蓉芳 《考试周刊》2011,(90):210-21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习得方式是以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主要目标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评价方式是以过程为重、终端结果为辅。可以看出.综合实践课程设置的思路和理念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有很多契合之处。在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思索着如何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先生主张“真善美合一”,他把美育渗透融合在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努力实践“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艺术之气氛、真善美之人格。”努力创造“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教育事业作为教人求真、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在其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发扬民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顺导学生的能力去教育;重视实践,从学生的经验里进行真知识的教育;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陶行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对我们当前实施"有效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如高兴、悲伤;愉快、愤怒;欢喜、厌恶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消极的情感则会把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引向不正确的方向,甚至起阻碍作用。在生物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创设积极健康的情感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利学生全身心的发展。1用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内部因素,是保持学习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关键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其中…  相似文献   

16.
一、艺友式语文活动学习的设想 1.艺友式语文活动学习的内涵“艺友制”来源于1928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师范开展教学做合一,为培养师资而应用的一种培植教师的方法,陶行知称其为艺友制教育。艺友之艺是艺术,也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他认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他鼓励凡学校有一技之长的人便可招收艺友,大家“共学共教共做”,艺友双方就在这种共同的交流中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特别重视学前教育,尤其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他极力推行“艺友制”,创新了师资培养途径;主张“教学做合一”,学用结合培训师资;注重培养教师以生活为中心的教材观,主张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主张教学游戏化,强调教师要树立“玩中学,学中玩”教学理念。陶行知的师资培养思想,对我们今天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淡化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甄别与选拔的评价功能,倡导建立符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新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从根本上追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追求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体现出“育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评价特点。一、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在实施新课程中,重视学生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学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教学观念下,要求教师在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的教学中,一方面要为学生传授相关声乐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促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而确保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本研究简要阐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中的重要性,并为高校公共艺术声乐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提出几项实践策略,以此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要受杜威“教育连续性”观点的影响,在陶行知的教育著述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终身教育思想。诸如,教育不是“短命教育”,而是持续终身的过程;教育不是少数人的教育,而是全民的全程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的主体性;教育应该与生活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自我完善的现代人,等等。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