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等教育是反映一个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阐述江西教育的辉煌历史,分析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强调江西高等教育必须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围绕一个目标,力促两大转变,实现五个一流。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条件下,高等教育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随着信息、通讯、网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湖北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本文从湖北高等教育的历史状况和成就出发,提出了让高等教育转化为知识生产力,加速发展湖北经济,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还具体从三方面提出了湖北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思路;高校体制创新是发展的根本;“一校两制”是加快湖北高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式;实施“网络教育”是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湖北高校改革,充分发挥高校“知识生产能力”是提升湖北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江西一直将教育置于战略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建设高校新园区,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在此情况下,江西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校数量、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成倍增加,师资结构大大优化,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出发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求真求实”的新发展 ,以及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机构面临的困境 ,提出了加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若干指标和数据把中国高等教育置于横向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和纵向的本国高等教育历程中审视。文章提出,从横向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已经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四梯队”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从纵向看,经过10年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历史成就;面向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从经济角度看,中国高等教育同时兼具“大国办强教育”和“穷国办大教育”的特征。立足于现有国情和历史方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实施四大战略:首先要实施稳定与控制公办高等教育规模的战略,分类调控高等教育规模并支持新型高校的探索;其次,中国的经济条件与发展压力决定了必须实施集中和共享资源战略,优先保障国家战略人才和关键项目,以避免资源稀释带来的质量危机;第三,实行评价先行战略,继续深化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发挥好评价指挥棒的作用;第四,实施战略定力“制度化”战略,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云南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前沿窗口”和“桥头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就云南高校如何加快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提出了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发展史就是高等教育“世俗性”与“超越性”互动的历史,也就是布鲁贝克所说的高等教育“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交互作用的历史。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尤其需要关注教育的内部规律,充分重视高等教育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8.
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教委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一再提出高校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即“发展教育事业,应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被上升到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战略任务之一,对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历史上形成的学科过窄、专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进程中,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五大机遇和八大挑战。为此,江西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贯彻“人才兴赣”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知识基础和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0.
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依据构筑江西人才高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江西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困难与差距。在此基础上,从重塑大学人文精神、实现大学准确定位、优化高教资源配置、明晰高教发展目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强化高教投入等方面对江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思考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前 17年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强调通过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机构实施的同时 ,明确提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并在思想品德专门课程的设置、各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选定、思想品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与其它途径的关系等进行了探索 ,既积累了经验 ,同时又因为对思想品德教学规律认识的不足和整个教育界出现的泛政治化现象 ,致使当时的思想品德教学也出现了失误和偏差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方志敏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创立和领导的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特别是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方志敏创立的革命根据地极富"方志敏式"特色,在坚持武装斗争这一中国革命基本形式的前提下,波浪式地发展革命政权,忠心实意地关心群众利益,采取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红军干部的培养,从而把赣东北苏区建设成为"苏维埃模范省"。  相似文献   

14.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示范院校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示范院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致力于健全高职教育体系,赋予示范院校足够的办学自主权。示范院校应积极探索与实践“学校—企业—社会”的办学模式、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服务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全面的社会服务模式。社会应为示范院校提供办学咨询与协助,组建有机的企校联合体,及时反馈人才使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高校法制教育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包括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强化法律素质;建立科学的高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市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和“两基”攻坚的基本完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教育评价制度。现阶段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矛盾日益凸现,如何建立客观、科学、准确、全面的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2009年,成都市名校集团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成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较好的阶段性制度设计与安排。基于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视角来看,名校集团形成了增量式扩散型发展模式、增长极创新型发展模式和内涵式内生型发展模式。立足集团长效发展,需适度控制"扩散效应"作用,有效保障集团名校品牌质量,需进一步弱化"回流效应"作用,继续谋求集团学校文化特色,促进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高校体育发展公认的主题,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也面临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拓宽教学思路、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科研及评估等方式已经成为推进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教育学内涵着并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呈现其生命性,在直面复杂的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实践中,以理论的建构“全息”丰富的世界,以理论的发展提升教育学的复杂性,使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与“我”的、“我和你”的生命相互交融,使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相互滋养。这具体体现为从“教育学”到“我的教育学”、从“教育学”到“我和你的教育学”以及从“教育学”到“我和你共同热爱、创生、享用的教育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If we are to sustain and deepen the educational revolution and apply Mao Tsetung thought to reform of the old school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are how to resolve the severe "three separations" phenomenon, how to make education serve proletarian politics, and how to unite education with productive lab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