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贵刊第11期的"专家评课"栏目中,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课,其核心活动就是在数"体积单位块"的过程中暴露学生思维上的困惑,真正探索发现体积公式.我们认为,让学生操作、摆弄体积单位块,数体积单位块的个数等活动不仅是公式教学的关键活动,也应该贯穿"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会用“数方块”的方法求出物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第一课时。课前思考:探索体积计算公式是对体积概念的再认识,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按所给长、宽、高的数据去摆"体积单位块",然后想象所摆出长方体的样子,也要有给出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再想象沿着长、宽、高摆出的样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4.
在正式学习长方体的体积之前,一个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宽×高"(知道这个"事实"但不知道"原因")。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对学生的理解要求到什么程度?在公式教学中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张殿军老师执教的课,学生确实思考了,但直到下课仍有一个学生坚持认为长方体体积公式应该修正为"长×宽×1×高",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到传统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过分强调“入乎其中”的模仿和继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基于这一点认识,我在前后两次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对于体积公式的出示,作出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长方体的体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体,理解了体积、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体积度量的起始课,是探索其他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为发挥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归纳、自主建构知识的主体性,我们设计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进而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归纳能力。下面是“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片断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1.讲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讲清这一问题,我们可用教具或学具中的一百个小立方块,让学生摆出各种不同的长方体,并从它们的长、宽、高的数量,与立方体实际块数的关系中,去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就是该长力体长、宽、高的乘积。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则应在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启发学生自己寻找出来,然后,再从小立方块的拼摆中去加以验证。这样,学生对于长方体和正  相似文献   

8.
徐耀辉 《辽宁教育》2008,(1):117-118
“圆锥的体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会求圆面积和求长方体、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机动态的引入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的体积;2.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其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一部分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 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利用现有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在本课的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能力目标。(1)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观察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2)通过搜集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盒,培养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开放学生的思维。(3)通过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感悟体积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不同的体积单位表示不同物体的体积。3.情感目标。(1)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  相似文献   

11.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要求: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几乎教过这一内容的教师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只记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却不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能套用公式,却无法变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为此,教师们想了各种办法让学生自己探究体积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第八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制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换算,学会土石方计算方法。学习本节内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很重要,掌握其特征,理解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比较容易。这是学习体积单位间进率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体积的概念(略)二、出示体积接近的2个物体。师:请同学们观察,谁的体积大一些。生:长方体的体积大。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我看长方体比正方体长一些。师:(移动位置使正方体高一些)那老师这样放呢?能说正方体的体积大吗?(学生都摇头)师: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差不多,不容易观察出来,现在老师告诉大家,这两个物体都是由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移动两个物体使同学看到它们都是由小正方体拼成的)那你有办法了吗?生:只要数一数它们分别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哪一个所含数目多,它的体积就大。师:那我们就先来数一…  相似文献   

14.
苏瑜 《河北教育》2006,(7):40-41
【内容与最初的目标】《长方体的体积》一课是在认识了长方体之后教学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整个小学阶段体积公式教学的起始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还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圆柱体体积、圆锥体体积计算方法积累经验。我对本节课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会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②通过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46,P47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能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与长方体长、宽及高的关系,会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及字母公式.2.能较熟练地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6.
一、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明确本课教学要来“容积和容积单位”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学本课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体积单位间的换算,这些都为新知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清晰有序有层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组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教材首先从具体的事物中揭示了容积的概念,介绍容积的计算方法,突出了容积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着教学容积单…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喝橙汁比赛这一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是一切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基础。教好这一部份内容,对于学习和掌握其它形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长方体体积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材料。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为他们形成概念、揭示规律、进行推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奥苏贝尔有一句名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对于复习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起点显得更为重要。在设计"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复习课"之前,笔者对五年级的123名学生做了前测,发现套用公式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正确率已经达到95%以上,即使有错误,也是属于计算错误。调研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一册第89—93.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物体体积的概念.2.认识体积的计量单位.3.学会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出示木块(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