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异化劳动问题时,把人和动物的类生活做了多方面的对比,从中引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命题: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因此”一词表明,美的规律和“种的尺度”、“内在尺度”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认识美  相似文献   

2.
求解“美的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劳动、劳动的两个尺度是“美的规律”的基础,但是由此却得不出两个尺度就是“美的规律”的结论,我以为,“美的规律”似应包含以下规定:第一,美的创造必然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第二,美的创造和欣赏是一种趋功利的活动,所以,美的创造和欣赏从根本上是人的自我欣赏,可以说,“美的规律”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就刘大新文章引发出来的对美学领域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关于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对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具体的美学问题的解答,而在于其方法论意义。2.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美”,从历时与共时二个维面看。3.“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命题,其意义深远。何谓美的规律,美学界有说法种种。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对马克思关于“物种的尺度”和“内在固有的尺度”的理解上。本文以为“物种的尺度”指包括人在内的任何物种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内在固有的尺度”指人的尺度,即人自身的目的和要求。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实质上是人的生产规律,其基本内涵体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美的创造遵从生产的一般规律,但又呈现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美的规律”提出的具体语境,对于“美的规律”与异化劳动的思辨逻辑的关系、“内在尺度”与人的“类本质”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探讨,指出马克思是在以抽象的“人”或人的“类本质”为出发点的、以抽象的理想化的“劳动”为中介的哲学人本主义的思辨逻辑框架内提出“美的规律”的,所以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和运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的规律”论断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物体”。他认为人的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产生了审美能力,人们都按美的愿望去创造物质产品。“人类在按美的规律创造的过程中也创造了美,创造了美的结晶——艺术。”当人们在漫长的文艺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文艺作品创造的规律时,也就逐步按照美的规律来自觉地创作了。人们很早就把文艺和美联系起  相似文献   

7.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关于美的规律的论述,是对美的规律,含概美的标准、尺度的总体评价.也是美学界长期研究的中心内容.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造,即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生产,同时还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美的规律"是这两种尺度的相加、结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8.
艺术美是人类的主要审美对象,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美的来源有四:一是现实中美的属性;二是现实中丑的属性;三是现实中不美不丑的属性;四是现实中亦美亦丑的属性。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它的本质,与其它美的形态一样。也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9.
美与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人类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而美也是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运用自身掌握的真知,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结果。马克思很早也明确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而且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这是马克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石,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必须坚持以美育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美学界对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一直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认为,美的规律是两个“尺度”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本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应该把美的规律解释为生命自由性与形式表现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美的规律”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的美学命题,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两个尺度”的理解上,从实践的审美观出发,“两个尺度”的统一不一定就是遵循了美的规律,要想使人类的劳动生产成为具有审美价值创造的活动,必须把内在尺度提升到精神生活需要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2.
周丽婷 《辅导员》2014,(8):34-36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有关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如此说。是的,美需要“心灵的创造”.教育也是如此。坐落于著名的“沙县小吃”发祥地——沙县夏茂镇的福建省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以“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构建了学校“美的教育”思想体系,确立了“做美的人,做美的事”的校训,并逐步形成了“美的教育”育人体系,创设美的文化,建设美的校园,优化美的管理,实施美的教育,打造美的课堂,培养美的师生……“美的教育”播种在这美丽的乡村,正浸润滋养着在这个学校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罗谦 《教师》2012,(9):56-57
大干世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归结起来,不外就是“真、善、美”和“假、恶、丑”;而“真、善、美”是美,“假、恶、丑”是丑,可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与丑的东西,美与丑是对立存在的。近年来,不少教育专家指出,缺乏美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综观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美的世界。初中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赏美的情趣列为一项教学要求。因此,我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但“美的规律”不是“自在”地存在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于那里等待人去发现的实体,而是人在改造世界、创造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建构的“规律”,“两个尺度”都不是客体(物)的尺度,而是主体人的尺度,因为人在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把“物种的尺度”转化为人的尺度,即根据“内在尺度”去创造。  相似文献   

15.
季斌普 《现代语文》2006,(12):51-52
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活动是劳动,劳动创造了美。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世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爱美,是人类在千万年劳动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天性,人的大脑已经具有美的生理机制。凡是人类认识的一切以及创造的一切,无不包含美的因素。作为教育,德、智、体、劳中部孕育了美,渗透着美。语教学更应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教学中强化美育功能,发挥美育功能,让中学语教学美起来!  相似文献   

16.
美的规律     
美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现实中的美好事物、人对世界的审美认识的特点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的一般原则。美是客观存在的,美感却是主观的;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关键在于衡量关的尺度,把握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 美是由劳动创造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并不是美学专著,但其中有些论述却科学地揭示了艺术生产的规律。例如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尝美的公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上述论述表明,一切生产都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即根据对象的“内在标准”制造产品的。不承认这一普遍性,就会抹杀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在美学史上  相似文献   

18.
语文阅读中开展“审丑”教学,是抵达作家精心构建的“审美场”的另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对比,在“丑”的映衬中感受美的丽质;展开辩证,在“丑”的分析中把握美的本质;进行批判,在“丑”的否定中发掘艺术真理,最终达成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化人的审美核心素养的根底诉求。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都是客观存在。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丑也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美学要善于发现和认识美,也不要忽略对丑的研究,这样才能认识美与丑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内容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什么是美与丑的实质?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随时  相似文献   

20.
对于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的内涵,曾经引起美学界广泛和持久的争论,本批评了把“美的规律”归于客体对象,即事物自身规律的观点,认为这是对马克思的误读,章认为客体对象自身并不存在所谓“美的规律”,“美的规律”蕴涵在人类合规律与合目的创造性的活动中,是属人的规律,是人自由创造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