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创新系统中教育因素的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所为”方向与领域。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走生态经济一体化道路,关键应是技术创新。为了更好的从单项技术突破扩展为技术群的创新,必须注重创新主体的建构。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建构区域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所需要与适应的高度教育系统与人才,是提高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区域自主创新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形成的多元竞争格局,促使其产生非意愿性"技术外溢"和"知识外溢"、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加码研发基础投入等行为,使得区域创新组织从中获取先进技术与知识、前沿的科技管理理念、高级研发人员以及优越的研发环境,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而中国区域创新资源丰富、科技承接能力强、知识创新能力凸显、研发人才密集、政策扶持力度大、技术中介服务完善等优势,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节约了大量基础投资,缩减研发成本,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实现其研发全球化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阿联酋通过发布国家创新战略以及制定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等方式为区域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吸引国际分校、打造高等教育发展新引擎、构建知识与创新枢纽以及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等举措成为阿联酋建设区域高等教育枢纽的重要路径.与此同时,阿联酋在建设区域高等教育枢纽的过程中,面临着从知识消费国转变为知识生产国、市场与利益驱动导致供大于需的无序发展、缺乏统一的质量保障机制、高等教育机构研究能力和投入不足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洛阳区域创新能力主要有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几方面构成。洛阳科技优势并未消失,知识创造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河南省具有优势,但知识流动性和创新环境相对较差。提升洛阳区域创新能力应当采取4方面的对策:强化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完善区域创新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各个区域内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有机结合,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为之服务,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从资源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保护5个方面,提出了由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构建的高校科技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开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打下了基础,并为其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根据区域创新理论分析内蒙古地区的创新能力,内蒙古地区与全国各地区相比,知识创造能力和流动能力总体上在全国属于低下水平。这两个指标与高等教育有着紧密的相关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内蒙古地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求改变和提高知识创造和知识流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理论探讨及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路径。开展协同创新既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构建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机制,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该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科技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与"211  相似文献   

10.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党和国家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对北京城市功能的新定位,是以全局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推动首都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的战略部署。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质即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生产、技术革新、知识传播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强化基础研究功能,重视应用科学研究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服务区域、行业的核心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成果支持和智力支撑,突出特色和提升服务北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知识积累、技术进步源于人们对于人力、知识资本的投资,对于人才的吸纳。大学城作为知识密集区,是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发挥着创造知识、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城与区域经济建立良性互动需从内部、外部两方面着手:以项目带动,实现高校的融合,加快内部"软环境"建设,形成聚集效应;引入多元化中介机构,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在大学城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衔接。互动机制的建立促使大学城科技创新功能更好地带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有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已有的观点;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服务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层次低,人才培养与区域应用人才短缺的矛盾突出,科研成果与区域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要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升区域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战略联盟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区域创新能力代表了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持续创新的基本能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战略联盟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基地,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持,而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哺育和滋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建立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提升区域内高校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必须以三大职能为核心,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引领知识创新科技新新、推进生产力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笔者结合辽宁高等教育实际,论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发挥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与和谐,形成优良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需要高等教育的智力支持,而高等教育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哺育和滋养。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建立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隋慧 《华章》2010,(20)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在系统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是否能够顺畅流动,决定了系统创新能力的大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本文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对廊坊外语类院校基于廊坊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为导向的知识流动现状和知识流动途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挥财政导向功能,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注重财政扶持,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财政政策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制度运行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励创新是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将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器物层,直接提升地区的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的流动能力;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制度层,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文化层,从根本上提高区域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紧密结合最新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要战略任务,提出京津冀区域应确立高等教育先导发展战略.实施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提出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是以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集群为基础,以高等教育溢出效应倍增为特征.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以资源配置的国家意志为保障;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可以全面促进区域内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成功实施政府主导、科教驱动发展新模式的前提是政府思想解放,关键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科教资源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