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球科学和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为人类认识地球,增进人类利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地球已经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我们需要有新的地学文化.现代地球科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人类世"时代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需要地球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地球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开展地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建构新的地学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迄今主要从自然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需要有关于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文从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研究古代土地崇拜的地学文化以及现代人统治自然的地学文化。如今,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新的地学文化和人-地协调发展的地学文化。新的地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地学人文精神。它作为地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指导地球科学的发展,引导和制约人类改变、利用和保护地球的活动,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地学新闻传播与地学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学新闻不仅承担着沟通地学信息、传播地球科学知识和提升大众地球科学素养的任务,还具有塑造地球科学形象、弘扬地球科学文化的功能。而地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将为地球科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凝聚力。在学科林立且竞争激烈的时代,加大地学新闻的传播力度,改进地学新闻传播技巧,可以扩大地学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注意力,使地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的人文转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潮.作为自然科学的地球科学,在"人类世"地质时代,研究地球的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显得更加必要,其中地学伦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地学领域,社会道德责任缺失,地球利益分配存在严重不公正现象,包括社会不公正,环境不公正.这是地球生命受到损害,地球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地球资源受到破坏的根源之一.它需要科学的道德原则的指导和制约.地学伦理学,它的主要特征是,道德主体从地学工作者扩展到所有与地学相关的人,它的道德对象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整个地球,从现在扩展到未来.因而它是一种生态伦理,即地学生态伦理.它的主要原则是地球利益和责任分配的生态公平正义的原则.它表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承担了不同的道德责任.在开发和利用地球的活动中,要坚守生态公平正义和保护地球的原则,这是一个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探讨掌握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技术,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地学人才培养方式为目的,通过对我国地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按照地球系统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深化地学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与创业能力,创新地学教育.并从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地学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地学教育方法改革等多方面,提出了地学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地学新闻报道传播地球科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地学类新闻报道对于促进地球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增强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介绍了地学新闻报道的特点、范围及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加强地学新闻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科学。地学高等教育从教学对象来看可粗分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大类,而后者应该针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了解并应用地学信息的学生群体,这是我国地学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地学高等专业教育不等同于行业培训,必须坚持教学体系中地学学科的特点并注重学生毕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地球科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塑造、传播和开发地学形象不仅可以提升地学本身的地位、影响和竞争力,且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大地学事件传播地学形象,增强地学在新媒体的话语权。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地学形象资源,培育地学形象传播人才,但在媒介发达时代要特别注意保护地学形象免受学术造假和恶意炒作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对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地学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资源环境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探讨如何加强地学文化传播,实现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对此,含地学类高等院校的地学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一批有深厚地学文化素养和较强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地学创新呼唤教育创新。本文在分析地学所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等地学教育面临来自诸方面的挑战。强调应更新办学理念,勇于创新,努力开创我国地学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面向新世纪改革发展地学教育培养新型地学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科学的新发展,尤其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我国地球科学与人才培养提出了重大新需求。突出的是能源、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的长期战略发展,需要地学发展与人才培养能为满足国家需求作出新贡献。据此提出了新形势新需求下,我国高等地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对新的地学人才的要求,以适应人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横断科学”理论、方法是人类思维理论库中精华, 以其审视地学教育思维形成和发展: 地学思维具有逻辑学的天然底蕴、逻辑学是地学人员入门必掌握的基本功, 而非逻辑思维则是下一步地学思维教育必须加强的热点; 正确的“地球观”和“天体人”关系使地学思维与“系统论”一脉相传、息息相关, 地学思维以它的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走上新世纪; 而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将成为地学教育思维的新组成, 将给认识地球这个复杂体系提供金钥匙。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高水平地学人才提出了期待和要求。高水平地学人才应知识广博,视野宏大,躬行艰苦奋斗精神,具备高尚的苦乐观、幸福观,具有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业务素质,富有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善于组织管理,能驾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来推进地学行业建设和实施国家能源和资源战略和部署。要从专业教育、科研训练、人文素质拓展、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强高水平地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地学前辈李四光的精神是所有地学工作者值得学习与倡导的,文章深入挖掘李四光精神对当代地学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大学李四光中队讲师团为载体,认为宣传地球科学前辈的大师精神,不仅可以丰富地学文化,促进地学人才的培养,也是提升地学形象与地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面对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对地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拓宽专业口径,是当前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吉林大学依托学校实习基地,探索构建包括野外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地学野外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地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地学野外教学改革与基地建设是当前地学教育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从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现代地质工作者的要求出发,以创新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为目的,丰富野外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践基地的现代化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17.
野外实习是高校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豫北地区风景秀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地质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地学专业进行野外教学的理想之地.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师生针对豫北独特的人文与环境地质等资源,开发了殷墟遗址、人工天河红旗渠、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黄河小浪底水库等野外教学路线,并对路线中包含的地学教学内容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加强地球系统科学教育培养一流地学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京大学的地学教育发挥学科齐全之优势,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破学科界限,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创新,培养适应"人地和谐发展"需要的交叉学科人才.历经9年的"大地学"教学改革实践,设置了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基础课,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建立野外认知、定点观测与系统分析的实习基地,拓展国际教学实践交流,切实加强了大学生的早期科研训练.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宽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实现南京大学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美地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及培养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中美地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得到以下几点启示: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地学人才培养理念;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构建适应地球科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增加学生选择或转换专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的地球科学领域,诞生了一批杰出的女科学家,她们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地学研究和地学教育成就上,而且体现在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反抗世俗传统、向往自由平等和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理念上。她们的成就表明,科学对女性没有禁区,女科学家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