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教育服务供给是国家最基本的一项公共服务。根据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演变,以及重大政策制度对供给数量及质量的关注,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供给可划分为起始阶段、计划阶段、停滞与恢复阶段、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完善阶段。按照国家供给意愿、提供能力、生产效力及连结机制的演进逻辑,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在价值供给、内涵供给、供需平衡、监督与评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仍存在相关矛盾。为了继续实现以质量为导向的供需平衡,我国残疾人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的未来发展需完善权责一体式基础教育制度设计,健全信息化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最终形成定制式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平等、开放、共享等优势推动着教育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也为促进教师教育服务供给侧转型带来新契机.通过对教师教育服务供给内涵的探讨,映射出教师对优质资源全覆盖、适切服务供给全时域、科学专业服务供给全过程的新需求,揭示了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教师教育服务供给变革趋势,并从服务理念、模式、主体、技术、质量监管等五方面转型特征进行剖析.结合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律,发挥新技术优势,构建以"互融—互联—互通"为特征的包含服务目标导向、服务供给决策、服务环境支持的三层教师教育服务供给结构.最后,通过搭建沟通平台落实目标衔接机制,融入"数字资源券"互联网认证机制,盘活教师网络空间服务机制,数据驱动完善精准服务供给机制,探索教师智力流转与网络共享机制等服务保障的探索,以期为我国教师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当前,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制、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等措施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机制其实只是对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要素、各层次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为目的,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本文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动因和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并构建了学校发展机制、课程管理机制、教师评价机制三个层次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统一体一直是刺激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基本实现了“有学上”的外延式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经逐步转向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为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能充分考虑乡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供给适切的乡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提升乡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效率和供给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此,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必须考虑人民群众提高乡村基础教育软实力与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诉求,通过逐步转向“上好学”的内涵式发展、兼顾国家统筹与分地区“量体裁衣”等方式,将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是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关键,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集体行动,多元协同。高质量课后服务供给应遵循多元利益主体需求协同、多元行动主体利益关联、多元供给主体外部保障的行动逻辑。然而,目前课后服务行动目标离散、协同动力不足、合作生态文化缺失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多元供给主体的协同行动,弱化了合作育人效力。树立集体行动愿景、建立协调机制以及强化制度保障是走出课后服务多元现实困境的关键出口,最终形成高效的课后服务多元协同供给局面,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多种形式,该研究重点关注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并且重点考察了"名校办公校""名校办民校""大学教育集团办公校"三种典型的合作办学模式。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普遍实行政府、企业和学校多元主体参与形式,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学校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由承办方学校派驻校长管理团队进行学校运营管理。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模式有效扩大了当地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水平,改善了地方教育生态,提升了区域教育办学声誉和质量。研究也发现,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模式还存在着参与主体积极性不足、政府规范政策缺失以及人事、经费等跨区域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模式未来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定位,围绕这一功能定位的机制创新是推动高职院校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服务功能的要素及其内涵与层次,明确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重点与方向.从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三者的整体视角来考察机制创新问题,通过创新区域内政策安排,形成区域内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供需沟通,构建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和反应机制;关注服务对象需求,形成完善的多元化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高校班导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思路。在剖析供给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证调查,指出班导师供给面临制度供给不足、服务供给不够、信息供给缺乏、标准供给缺位等供给困境,进而从供给侧视角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班导师选聘培训机制、班导师考核激励机制、班导师—学生互动沟通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服务供给机制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要解决基层公共文化内容服务供应、公共文化的供给与市民文化需求的契合度、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机制,在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前提下,顺应文化传播特点,建立政府主导与公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由单向供给转为多向供给,增强服务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社会评价和绩效管理,提高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公众对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作为教育阵地的学校,在管理上要更具科学性和创新性,使学校管理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服务、服从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就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等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大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侧出发研判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现实,对于厘清当前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层次、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具有关键意义。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应把握保基本和求发展的需求逻辑,从基本需求、差额需求和超额需求三个层次出发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序格局。在明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公共性和共享性的普及化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性和分享性的普惠化补充性公共服务、私益性和独享性的个性化非公共服务,保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实现性和可获得性。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设计探索,需积极构建责任共担与收益共享的供给制度,保证经费供给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从参与主体、服务供给、成本分担、人员管理、监督管理五个维度设计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浙江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国家学前教育政策走向和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要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公益属性;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明确职责,坚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努力完善办园体制,不断增加有效的学前教育资源;建立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投向结构;建立统一、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城乡学前教育的均衡与公平;创新管理机制,引导民办园健康发展并积极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有质量"以及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左晓梅 《中学教育》2011,(6):21-25,31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基础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讨和探索,部分区域开始实践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各种推进策略。本文试图从管理的公正、人本、效益的伦理性原则对这些策略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改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并从区域教育管理的层面,提出了加强系统性思考,进一步关注管理效益和制度调整,重视学校内生性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管理面临着理念层面重管理结果、轻服务意识,内容层面重技能训练、轻综合素养,主体层面重学校管理、轻家庭社会教育等问题。结合中职学校管理价值导向的分析,建议从倡导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完善制度建设,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之基;增进家校联系,建立实时常态沟通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这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及其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必须建立和完善其教学质量的内部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不能把国内的一套体系和程序简单地移植过来,而应针对当前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坚持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外教学质量管理经验,构建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并在这个体系的框架下,积极寻求质量保障的路径与对策,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打造出自己的质量品牌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地方电大要树立发展教育服务业和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明确理念,做学校发展战略层面的思考,贯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改革思想,认识、处理好电大发展与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若干关系,促进开放教育与公共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加强区域管理中心和基层学习中心建设,实施优质高效的服务与管理,在公共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国高等教育不仅学术水平高、质量控制严 ,而且已经形成了能够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大目的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高校管理中政府与学校责权明确 ,大大促进了高校办出特色和有序竞争 ;不同时期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明确了学校的合理定位 ,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教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神圣责任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全面认识高校的第三使命 ,加强高校发展的贡献难以估量。为此 ,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应加强我国高校管理团队的建设、明确各类高校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加快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加强高校文化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教质量评估机制、规范高教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武汉城市圈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很大。缩小这一差距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实施城市圈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改变城市圈城乡分割的二元状态,构建城市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动态公平制度;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城市圈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城市圈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变单一的自上而下的GDP考核模式,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纳入到城市圈地方政府及干部的绩效考核中,以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构建城市圈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多渠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在尽力缩小城市圈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城市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重点加大城市圈医疗和环保领域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