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省教育厅2010年前将组织1000名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省级培训,以提升农村校长和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福建省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规划近日出台。此次培训加大了对农村各类学校校长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重点放在骨干校长的培训上,努力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干部队伍的均衡协调发展,并培养一批专家型校长。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正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而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的信息化改革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到师资培训、教育应用,校长的信息化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校长培训机构在开发培训课程中要考虑融入有关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努力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以更好促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校长实践能力提升一直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的重点,基地培训是目前提高校长实践能力的主要培训方式之一。基于教育干部培训的现实需要,应在实践中开展校长实践能力提升的基地模式探索,针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运行现存问题,在体制机制、培训功能、运行模式、评估激励等提出解决策略,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是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规划和设计一套与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和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体系,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治校能力为重点,是实现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发展,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校长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培训需求的调研是提供有效培训的前提.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探究兵团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兵团中小学校长参与培训的目的兼顾引领学校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长预期培训目标指向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更受参训者的认可.基于此,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基于校长的参训需求,做好培训的顶层设计;校长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应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培训模式上,应加大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的占比;构建中小学校长专业学习共同体将对校长专业成长发挥持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校长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培训需求的调研是提供有效培训的前提.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探究兵团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兵团中小学校长参与培训的目的兼顾引领学校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长预期培训目标指向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模式更受参训者的认可.基于此,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基于校长的参训需求,做好培训的顶层设计;校长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应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在培训模式上,应加大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学习的占比;构建中小学校长专业学习共同体将对校长专业成长发挥持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断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是提升中小学校长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业推动中小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逐渐暴露出校长对自身定位认识不准、培训观念意识薄弱、培训队伍有限、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意识薄弱等问题,受这些问题影响,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实效性也会受到限制。因此,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应当遵循互联网发展潮流,在遵循实用性、灵活性、主体性、实践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全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十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继承和发展“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宝贵经验,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培训机构十分关心的问题。校长培训组织应该依据社会与教育发展所引起的培训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结构与功能,以满足校长培训发展的新需要,这是一种新的搞好“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组织变革观。我们认为,在实现培训组织变革中,要慎重处理好正规与非正规、现代培训手段与传统培训方式等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专家治校是未来中小学校健康发展的趋势,农村中小学校长专业素质提升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存在身体素质欠佳、心理素质不高、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等问题。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素养,应该把好入口关,切实改变形式化的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监督机制;加快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大力实施名校长工作室工程以及城乡结对、轮岗交流等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4):F0003-F0003
“影子校长”培训是“大连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震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大连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创造性地将“影子校长”培训本土化,形成了以“听、看、问、议、思、写”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研究以中小学教师、校长、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调研和分析江西省W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本研究先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模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模型、学生信息素养模型,然后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效果,通过描述统计、差异分析其应用水平,找到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擘画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蓝图;深化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集群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以期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升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校长培训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进,经历了孕育产生期、渐进发展期、巩固完善期、质量提高期四个阶段,在培训管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等方面逐步完善,正在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由"量"到"质"的跨越,多措并举促进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稳步发展。展望新时代,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我们需要深化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校长培训市场;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教育发展重大需求;联动推进"校长工作坊",打造地区培训品牌;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构建新时代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培养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相似文献   

13.
李秉中 《教育研究》2005,26(5):83-8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仅存在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还存在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硬件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距以及教师待遇差距。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和学生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实现西部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贵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措施包括:改造初中薄弱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制度建设;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农民工子女学校建设;完善校长职级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发展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典2009《国家学校领导者培训计划》明晰了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规定了培训的内容、模式以及评价方式,旨在把校长培养成为集"管理、教学、学校发展"三种角色为一体的学校领导者,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全国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加快"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使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已成为国家赋予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改革需求,笔者对安徽省部分中小学校长与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与调查,以求准确把握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学科现状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与能力要求,并及时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顺应时代需求、加快专业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校级干部培训应有效整合这一资源。在研究中小学校长的成长规律、全面了解区域校级干部的底数及总结“十五”区域中小学校级干部多元化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构建区域中小学校级干部培训的网上论坛、骨干校长博客团队、网络课程等新模式,以提高校级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缩短校长的成长周期。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积极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科学体系,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对中职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中职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急需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理念及技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研究基于北京市“开放辅导”三年多的“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历程,从场域理论视角对其在线教育场域的生成、边界松动、重构扩容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和启示如下:(1)价值共识是“互联网+教育治理”顺利开展的观念性基础;(2)追求教育子场域自治是“互联网+教育治理”的实践演进方向;(3)面向多主体的教育资源建设是解决“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矛盾的关键;(4)教育治理主体行为的变化是“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场域”演进的内生动力;(5)优化数据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互联网+教育治理”实践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