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给我们的理想课堂是: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是学生"懂"了、"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它只有在学生自己的科学化活动中才能实现。科学化是指学生从自己的科学现实出发,经过"自主探索",得出有关科学结论的过程。科学活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学生对科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深刻程度。  相似文献   

2.
杜敏 《成才之路》2012,(27):16-I0013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能学";深化拓展知识,让学生自己"独立学",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史冬霞 《成才之路》2011,(23):37-37
一节死气沉沉的语文课,使我积极进行课堂改革,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环节;其次以"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原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以"课堂多提问"为手段,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尝试练习,自己探讨解题,自己去发现、归纳规律的教学方法,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及应注意的事项。"尝试成功"教学模式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活跃学习。  相似文献   

5.
以疑促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添上翅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提升要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阅读教学方式。指导他们在阅读各类文本的过程中,始终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己的情感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阅读中感知生活、认识世界、陶冶情操,通过阅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愉悦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从"阅读"走向"悦读"。  相似文献   

7.
范高红 《考试周刊》2010,(54):71-72
"以学论教"是新课程改革所推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种评价观主张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而不仅仅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把握和呈现技能的水平。有些老师虽然课上得很漂亮、很精彩,但只是他自己漂亮、自己精彩,学生在课堂上成了老师展现自己才能的道具,老师问学生答,  相似文献   

8.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知识要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状态,关键原因就在于许多教师没有"因材施教"。作为一名对外汉语写作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悖于"因材施教"原则,要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分类、分层、分组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要积极鼓励学生的自由写作;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唯有如此,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吃力不讨好"的低效窘境。  相似文献   

10.
李俊新  刘开湘 《考试周刊》2010,(29):185-18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韩愈告诉我们,教师首先必须"传道"。一直以来,"传道"是教师最重要的事,渐渐的,"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说法油然而生。然而,在课堂中是不是教师将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倒给学生就一定是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陈英 《学语文》2014,(6):24-2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遗憾的是,有些教师还是过分自信于自己的讲解和分析。这"自信"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体验、思考和演练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忘记自己在学习中的本分,也使"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标签。而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容易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践行"精讲多练"的有效教学模式。"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给学生自主权。同时,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和沟通,必要时进行指导和点拨。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能否为学生提供大量互动,交流的机会就成为掌握语言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应以多种方式去发现学生、培养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寻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潜质。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的"教不越位"与学生的"学要到位"的课堂教学原则。即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及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处理,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把握与遵循"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坚决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学有困难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学"的教学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努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并逐步形成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教师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提供发现的空间、实践的空间、创造的空间。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得到"经历、体验"。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与相互的探讨,必须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获。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投入,享受着数学带给他们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吕艳芬 《时代教育》2010,(1):210-210
在笔者的作文指导课中,笔者力求做到"务实"二字。教育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自己熟悉或感触最深的事件。正因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机会接受自能作文的训练。对学生的作文自能训练,笔者的做法是:先"吸收"后"释放",所谓"吸收"就是先让学生去了解作文的要求,作文的材料选择,作文的写作顺序等一系列作文的常规性程序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16.
宋炜涞 《广西教育》2011,(7):50-51,64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当下,学生间互改作文的现象可谓"轰轰烈烈",但大部分学生却意兴阑珊。原因何在?如何才能发挥学生互改作文的作用?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原因分析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主课堂"理念的实施,我逐步认识到,以往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个个看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问题,其实是在给孩子"搭桥",其实是扶着孩子过桥,而要想让课堂成为真正的"自主课堂,"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建桥"。怎样教学生"建桥"呢?理解一:了解学生"建桥"的能力只有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结合自己多年带班的经验,就"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浅见,愿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因此,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辩论、去评价等,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钱玉珠 《海南教育》2014,(20):33-33
对于学生的插嘴,有人认为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尊敬,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一种表现;有的则认为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本文并不是从"允不允许"、"能不能"的观点来剖析插嘴现象,而是对"学生为什么要插嘴"、"插嘴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