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立足企业,突出应用,创建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1、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三合一”教育模式宝钢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拥有大批从事生产设备操作和技术管理的人员,但他们不再是传统的“能工巧匠”,而是新一代的“智能型”员工。如何进一步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构建合理的技能人才结构,成为宝钢职业教育培训部门的当务之急。要实现技术工人队伍的高素质,必须在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同时提高其岗位技能、方法技能和学习技能,扩大员工“心智技能”发展的空间;要实现高级技能人…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导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重学轻术”的文化,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不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各方面的保障,政府要完善现有的法规和政策,从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支持和投入职业教育,培养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要研究探讨政府协调管理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X”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是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构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度结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文章以满足学习者的自我成长、职业技能提升以及顺应时代变革等需求为出发点,分析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价值意蕴,提出完善和丰富信息管理平台功能、贯彻实施“1+X”证书制度、建设多方协作机制以及有序推进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等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怡 《林区教学》2009,(7):83-85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现代社会要求人的能力有三个方面: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要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方向的项目教学法正适应了这个需要。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五大层面的问题,任何单一方面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问题.因此,需要国家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给国家技术技能的积累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规,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围绕关键问题实施制度创新,系统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和机制,完善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培训》2002,(9):10-1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职业教育工作先导地位和优先发展地位,把培养思想好、技术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为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员工的技术技能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权威部门研究,仅宝钢实施的检修工人工种培训,每年就可降低生产成本1.6亿;宝钢的主体———宝山钢铁股份公司每投入1元人民币的职业教育经费,通过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可以得到15元人民币的产出,投入产出比名列国企前茅。一、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建设首先,和宝钢在生产经营上采取的“集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生的"用工荒"现象并非缘于劳动力不足,而是劳动者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愿表达,这给予职业教育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产业升级要求能力培养的有效强化,校企结合是必要路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知识、技能、态度要同步提升;城乡一体化要求城市要负起培养培训劳动者的责任,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科学统筹,促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也能获得优质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迈过城乡门槛,以破解"用工荒"难题.  相似文献   

8.
刘艳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177-178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具有全员性、层次性等特点,以思想教育为基础进行职能教育并与国际接轨,为日本企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我国的企业内职业教育以一定的启示:要建立全员化、层次化的职工教育和培训体系;企业内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员工的技能教育,更要注意把企业文化融入其中,注意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企业内职业教育内容应以技能培训为主,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与国际接轨;企业内职业教育要终身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也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使命。为此,应将职业生涯设计导人大学教育。这一设计要通过四维度的体系架构来实现:1.树立“大职业教育”观;2.人文精神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高等教育活动始终,使学生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能够“精神成人”;3.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力建设和培训外包;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与职业及社会分层问题要形成系统认知。研究发现,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改善就业品质并提升其社会阶层。因此,把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来建设意义重大,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行动;职业教育毕业生以技术和市场渠道获得职业为主流,通过国家考试获取体制内职业则非主流,并且,学生所获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地位并不高。因此,急需强化社会支持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基于社会视角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政策;改善就业待遇和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更好的支持创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色,但受传统社会文化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能力比较有限,缺乏履行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伦理自觉.文章从文化、伦理、制度方面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社会学分析,认为职业院校不能把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手段崇拜”,而应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回归到职业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质量提高上来.  相似文献   

12.
周蒋浒 《教育与职业》2021,993(17):40-44
校企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还存在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够、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机制适应性不强的现实困境,需要职业教育各参与主体汇聚合作共识,凝聚价值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服务学生成长;共促资源融通,促进师资互融、聚焦教学共融、推动文化交融;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制度保障、共建协同平台、形成共评机制,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论坛《“技能优先”行动框架》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部分一流企业“技能优先”的组织管理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落实“技能优先”模式的关键在于形成重视技能的制度文化和构建通用性技能分类法,行动领域主要包括识别技能需求与差距、采用偏重于技能的招聘方法、建立多元化培训生态、为员工提供基于技能的学习机会和在企业内部根据技能需求重新部署人才,为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如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应结合劳动者技能形成的全过程,明晰企业主体作用的内涵,支持企业推进以技能为基础的组织管理创新,引导职业院校紧密追踪企业实践前沿构建敏捷教学体系,完善支持技能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要综合运用学制、行政、市场与社会四种手段,以分别解决学制互通不畅、校企合作难以推动、教育资源配置手段不活与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等事关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紧迫问题。要重新做好职业教育学制设计,打造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帮助学校与行业企业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要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建立基于社会认同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营造尊重技能劳动的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职业学校岗位实习攸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一直以来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劳动异化和目标游离现象。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当下职业学校岗位实习在规制性要素上存在“正式规则”失位与“非正式规则”越位,在规范性要素上存在学生“社会压力”加大与企业“社会责任”消解,在文化—认知性要素上存在企业“生产体系”与“行政组织体系”标准化等深层原因。因此,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实习政策供给,保障实习生合法权益;校企落实人才培养主体责任,保障参与主体多方利益;企业建立自由匹配的师徒关系,形成互助互利的企业文化;进而有针对性地矫正岗位实习中的异化现象,推动职业教育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相似文献   

16.
弹性教学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对课程的管理,模块式课程体系和学分管理制度是适应弹性学习制度的最佳选择;学生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特点,正确选择选修课程,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不同岗位的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对人才的诉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一线优秀技术工人、技师型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开发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对于职业教育,企业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更关心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企业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的最大阻力是观念,必须破旧立新。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固化在中等和专科两个层次,企业培训缺失、社会力量薄弱,由于路径依赖,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破解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性人才、办职业教育就是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就是合作办学等“四大”陈旧观念;同时,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树立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技术技能人才等“四大”新观念。  相似文献   

19.
“厂中校”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企业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同培养.实施“厂中校”办学模式过程中,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对接.要适应市场需求,创新办学机制;开展项目合作,进行技术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灵活的教学制度,实施第三方评价.  相似文献   

20.
群言     
《职业技术教育》2007,(18):14-14
中国职业教育需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促使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从“学科导向型”转变成“就业导向型”。——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同济大学举行的“2007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时表示,中国的职业教育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升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都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作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