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上述要求中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习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秀梅 《宁夏教育》2023,(Z2):105-106
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习作教学。传统的习作评价往往强调学生发展的共性,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能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增强表达欲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者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祖梅 《教师》2011,(25):78-7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习作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灵魂。这就要求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在生活中寻觅和积累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习作兴趣,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这些新提法。体现了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开阔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学生解除了命题作文给他们带来的某些心理枷锁。如何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到自己作文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想写、会写、善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结合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落实“四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十余年,笔者深感小学习作教学进入瓶颈状态。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困惑不已,而学生更是谈习作而“色变”,于是学生的“无奈作文”“拿来作文”让人心寒,千篇一律、千人一腔。《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的关键在于:第一,能不能激起学生乐写的兴趣;第二,有没有创设一个乐写的氛围;第三,有没有让学生掌握足以用来自由表达自己感受与积蓄的技能。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认识积累基本功、语言文字基本功和应对基本功。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是重情感态度,把懂得为什么而作、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二是重过程,强调观察、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重视选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三是提倡自主写作,降低要求,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这样门槛放低了,入门也就容易了。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努力,并且小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钮维 《时代教育》2009,(6):206-206
就学生习作而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学生习作的能力由其兴趣和创造力决定,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创造力,是值得我们教师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的习作兴趣,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不仅是教学要求,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习作能力是靠练出来的,光说不练是不能形成的。因此,习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主要靠习作实践。基于以上认识,笔者采用了开放性习作训练的教学模式。一、材料开放,动态拓宽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杨萍 《教师》2019,(18):9-10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这不仅是一种教学要求,更重要的是反映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指导学生在“看”“玩”“做”“想”的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向导。  相似文献   

12.
吉颖娴 《教书育人》2013,(12):63-63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原先《实验稿》的基础上,将第三学段中关于习作(写作)字数的要求作了修改,将《实验稿》中“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改为“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可见,新课标在淡化对小学生习作字数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抛弃传统的“以字数论英雄”的观念,在学生习作指导方面字数“不为”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自然而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提倡“讨论式”、“探究式”教学。下面就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总结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宗伟 《教育现代化》2005,(10):50-50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  相似文献   

15.
王奕丹 《小学生》2010,(4):31-3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尤其是1-4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时,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喜怒哀乐的事,都会涌向笔端,从而自觉地主动地写作,文章也富有真情实感。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习作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本课设计力求突出以下特色:巧妙创设情境,强化作文的“实用”功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遵照学生习作的思维过程,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从说到写,从仿到作;习作评价重点放在培养兴趣、自信,关注习作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孙士文 《教师》2013,(4):65-6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被教育者重视。那么如何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呢?一、激发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m,习作始于“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之积极地投入到写作的活动中。(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一定的情境,就像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境可想。比如在作文之前,经常有意设计并组织一些活动,如小游戏、小表演等,并相机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发挥想象。这样就能很容易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乐说。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难点。我在习作教学中,从如下几点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使他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习作与兴趣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年级的作文阶段目标要求中,分别强调了乐于写、自由写、学会写。其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强调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内在动机,强调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要从低年级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9.
傅惠敏 《教师》2013,(27):66-6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强调与突出的是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中折射出习作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既然是写“自己”,  相似文献   

20.
梁月秀 《广西教育》2007,(10A):30-30,35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不过高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使学生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事物及认识。为此,笔者认为指导低年级学生与适应做到“五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