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构建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是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涉及政府、高校、社会等多个主体,涉及招生、培养、毕业、国际学历承认等多个环节,具有强烈的系统化指向。当前,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缺乏外部总领性立法、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不健全、未建立第三方质量认证机制、制度要素间的协同度较低,系统化缺陷明显;需要从制度的本位主义出发,优化顶层设计和规则结构,补足制度缺失与短板,加强制度要素间的协同,系统化构建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享誉国际的加拿大BC省高等教育是与其完善的外部质量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的。外部质量保障制度具有多层次、法定性与自愿性的特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规定、学位评估、协会标准、质量认证、社会评价以及质量声明等制度体系。以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实践为例,BC省外部质量保障制度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制度构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讨论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提出建立以政府、高校、社会三方为主体,由社会中介评估制度、高校全面质量保障制度和政府公共服务制度组成的多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从黑龙江省发展的客观现实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出发,本文剖析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服务型、结构优、质量高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高校特色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协同创新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继续实施高教强省规划,提高服务能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东北亚高等教育高地;加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形成高等教育强省文化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新趋势.知识、人才和制度是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素.围绕核心要素,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若干高校充分挖掘其人力资本开发、知识溢出和文化辐射等功能,遵循区域能力建构、创新体系建设和文化品质提升层层推进的发展路径,在其发展过程中彰显出开放性、针对性与整体性的协同特色,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治理形态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等要素。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建共享的高校治理组织形态,完善协同发力的教育制度,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方式和制度的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培养是实现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高校留学生培养教育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一度停滞而后重新恢复并飞速发展等多个阶段。笔者从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历史演进入手,结合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实践,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并对今后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要求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保障中承担更多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过程中,以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供给和就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其限度也逐渐显现.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整旨在建构政府调控和引导大学生就业,政府与高校、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的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不可回避的一个新问题,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组织机制、制度机制、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有效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促进高校、社会和企业三赢,全面推广校企协同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属于高校管理制度的范畴,是学校管理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本文阐明了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创新的路径和原则,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校创新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理工类留学生是科技国际合作与传播的纽带,国际化课程体系是人才培育必不可少的要素,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对提升理工类留学生培养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课程特色呈现、跨文化教育、留学生适应性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并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国际化举措,探析了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推动理工类留学生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留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状态整体平稳向好,但各类风险挑战一直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现存风险主要表现于资金财务、内部治理、教育质量等领域。建立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借鉴组织免疫理论来构建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分析框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组织与环境间关系三大要素。非特异性免疫是民办高校事先进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组织结构、制度规则和组织文化。特异性免疫是民办高校后天形成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组织监视、组织防御和组织记忆。在组织与环境间关系层面,要构建民办高校风险治理协同体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政策制度环境,构建常态化评估监测。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特征与启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已演化成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将高校单纯的一元保障变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复合的多元保障;政府、社会、高校三方保障主体的相互博弈与制衡,使变革呈现相互靠拢的趋同现象;质量保障重点由校外转向校内,彰显校内质量保障的基础性地位;质量保障的国际协调机制,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正在经历从以政府主导的外部控制向以高校自控为主、内外结合的演进过程。作者从博弈论中的基本概念"参与人"出发,对现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中的四大利益主体博弈进行分析,探讨主体博弈规则缺失及其原因,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利益主体的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15.
杨恬 《山东教育》2021,(13):40-42
基于协同理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能够为法律、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提供治理新思路。然而,受到治理理念、主体权力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协同理论结合时会受到组织机构失衡、制度体系欠缺以及信息交流匮乏等问题的阻碍。为此,在协同理论下落实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需从协同治理需求、协同治理体系、协同治理制度以及协同治理技术四方面出发,分别采用治理思维转变、治理架构完善、规范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提升的策略推动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其中贫困生群体也在扩大,精确地资助贫困生并落实精准资助方式成为各界关注的课题。基于当前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存在的问题,并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要素、环境因素和法律因素等视角,对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外部大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着力从加强过程管理、构建协同机制、建立指标体系和综合方法体系等三方面提出了策略方法,以期构建最佳的精准资助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7.
联系地方高校实际,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从切实性质量标准入手,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从关键制度建设着力,构建并有效运行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力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办学综合水平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益经验,体现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自身特色和运行规则,将政府、高校、社会作为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中的主体要素,明确责任,通力配合,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高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社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谢宇 《成人教育》2022,42(1):39-45
依据协同治理理论,老年教育资源协同配置框架主要包括多主体参与、驱动力、协同行动力等三个核心要素。针对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困境,我国未来应完善政策制度环境,激发多主体协同驱动力,聚合多元资源优势;强化政府领导力,构建协同治理制度;融合信息技术要素,提升多主体协同行动力,增强资源配置效能;规范资源开发标准,落实协同治理考核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老年教育资源“普惠公平、优质均衡”的供给。  相似文献   

20.
深入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是遏制和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构建健康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为此,必须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层面的制度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层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严格执行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