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15年设置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攻科是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独立建制的开端.但只招过一届学生,即被教育研究科所取代.通过进一步发掘史料,原本模糊的北高师教育专攻科的形象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北高师教育专攻科的酝酿与开设,从政策支持到学术渊源,都与当时北高师校长陈宝泉有着密切的关系.顺着晚清以来教育学术引进的惯性,教育专攻科设置的初衷是"输人德国教育学说,以振起国人教育思想".从实际发展过程来看,教育专攻科的课程设置及师资配备确实做到了"输入德国教育学说",而在"振起国人教育思想"方面,虽然整个北高师洋溢着浓厚的教育研究氛围,但教育专攻科并未发挥独特和主要作用.1920年,教育专攻科最终被教育研究科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会议纪要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4年学术年会,于2004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数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年会的6个研究专题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材建设;高师数学教育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整合;中学数学教育改革与数学教师培训.2004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4年12月10日—14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基础与创造”.研讨主要成果有:总结与发展数学“双基”的优良传统;研究“双基数学教学”现状,关注现实,服务现实;探索“双基”的理论基础;寻求“双基”与“创新”的结合.全国第七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VII全国会议),2004年11月16日—21日在天水师范学院举行.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幕式及大会发言;第二阶段会议的主题是对MM实验进行专题讨论.四川省高师院校数学教学论研修会于2004年11月19日—21日在内江师范学院召开.会议安排了专题讲座和主题发言,在大会上进行了论文交流,并围绕“数学教学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挽救国家及民族的危难,为实现教育普及的愿景,在清末兴学时行政者就选定了“寓师资于高师”的模式。这一思路为民初的行政者所继承,并进一步设计出了高师教育分区制,集全国之力建设“六大高师”,以优化高师教育的发展。在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之后,其制才规模初具。怎料时代潮流急速转变,“寓师资于大学”似乎更先进,舆论界也多倡导废除高师,在民间的与官方的教育大会上更是争吵不断。此后的大学狂潮中,几所高师也随潮流改变性质,导致“高师升格运动”变了味道,大学多了、高师少了,无法供给合格的师资,给中等教育的发展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只有北京高师不为潮流所动,坚持师范教育的本身,但其自身却遭遇种种意外的打击,部分学者视其为骈枝,断其为“尾巴”,只认可“寓师资于大学”。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中,行政者又参酌高师旧制创立了师范学院制度,“六大师院”因缘际会得以诞生,这一行动再次证明了高师教育及其分区制的特有价值。只是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一教育政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这一问题才彻底解决。高师教育分区制的沉浮史,对当今的师资培养能够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高等师范课程结构改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综观国内外高师课程设置状况,发现在本质上,高师课程设置同“师范性” 与“学术性”的观念是紧密相联的;要变革我国高师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摈弃“师范性”与“学术性”割裂的偏见;倡导高等师范“教育学术”“开放性”“适应性”等理念;在高师课程设置上,主张丰富公共基础课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于一九一四年,在金陵大学校长包文的赞助下,赴美留学。当年九月二十二日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攻读市政。一九一五年获伊利诺斯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当年秋天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以杜威、孟禄等为师。一九一七年夏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务总监”资  相似文献   

6.
高师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比较分析了国家高师课程设置的特点。倡导高等师范“教育学术”、“开放性”、“适应性”等理念。在高师课程设置上,主张丰富公共基础课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应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合格教师的历史重任;介绍了赣南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鲁团花 《考试周刊》2009,(31):82-83
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为调查对象.以其“课程设置”为例进行了一次比较调查,旨在发现成就的同时发现新的问题,希望对高师类院校设置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繁重任务。进一步明确高师办学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高”与“师”的关系,是办好高等师范教育的首要问题。一、高师的“高”,要“高”得适当高等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应当有“高”的要求,即高师教育要有一定的学术性。当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高师院校的文、理各专业向着综合性大学看齐,不论课程设置或教材深度,都以综合性大学的为准,唯恐不及。这是一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大学办高等师范教育是高师改革的大势所趋 ,“3 + 1”模式就是在综合性大学中把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按三一分段教育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与高师教育“3 + 1”模式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这种高师模式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融合教育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制定和遵循政策是其高标准开展融合教育的一贯原则。1975年以来,美国系列联邦教育法律始终贯彻融合教育理念,其法案中关于融合教育政策演变目标从人本补偿走向全人发展,参与主体实现了权力博弈与责任分担并进,治理结构从扁平形式走向扁平实质,运行机制从制度“面”发展到制度“体”。数年来,在政策推动下,美国提高了融合程度和教育质量、构筑了多元主体支持保障体系、推动了教师资格认证和教育惩戒制度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成为大势所趋。根据已有文献,GDP总量、R&D投入力度等经济指标对于博士培养规模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本文通过与西方发达五国在相关指标上的国际比较,并与我国的人才供求预测相结合,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目前一年的博士人才培养规模应保持在9万人左右为宜,其扩招幅度应与经济总量和R&D投入保持联动。同时,还提出了促进我国博士培养规模和质量同步提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形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根基于紧密渗入时空的教学实践之中。所有学生都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其认知能力嵌入实践意识,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能够在话语层面上描述他们的行为及理由。教师作为能动者的任务在于促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而不是代替学生来主宰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构建作为能动者发展的核心素养,同时构建与自身紧密联系的教学制度,二者的互动在广阔时空范围内表现为能动者与教学制度的结构二重性。传统课堂向现代课堂的结构转型,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翻转",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传统互动”和“新媒体”互动两种模式的选择取向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增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互动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辅导员从转变互动理念,关注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明确互动目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遵循互动规律,激发互为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总结互动经验,不断提升与大学生互动的技能来推动两种互动模式的有机结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流动是教师个体、高校组织基于各自可支配资源与理想需求进行协同博弈、联合决策的结果。高校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是不同主体针对特定岗位人员变动的价值判断问题。主体最优化需求得到满足、组织内部各岗位上人尽其才、区域内人力资本得到最大化释放、高等教育行业的应有效能得到发挥分别是个体、组织、地区、行业评判高校教师流动合理的重要标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引才,需要在入选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的"零和博弈""合作共赢"间,在同质高校的"单打独斗""抱团取暖"间,在人才来源的"外引优先""内培为主"间,在既有人才的"择优而往""坚守情怀"间,在人才管理的"市场选择""政府调控"间做出多元统筹调和。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省教育厅的指导支持下,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了贵州省首届中学教师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该活动圆满结束,获得一、二等奖的教案已结集出版。文章在该书序言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汇报了教案评选的过程结果,分析了获奖教案的优点特色,总结了活动的经验教训,指出活动给予我们的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教育向何处走是个跨世纪问题,历经百年热度不减,学界一般会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高师改大,甚少关注1920年北高师校长风潮中"北高归并北大之议"。该议论传出,不仅激化北高师学生对新任校长陶孟和的强烈抵制,并将战火延至江苏教育会骨干、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身上,一时间,人事牵扯派系之争尘嚣其上,使得原本就有分歧的大学体制之争变得极为复杂,问题由此悄然置换为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培养师资孰优孰劣的论争。梳理此议缘起、舆论推进以及教育部出面辟谣、陈蒋双方笔战过程,分析各派交锋动机和措施背后的动因,有助于还原并揭示被派系争斗遮蔽下的高师改革与大学体制之争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双重职业角色经常变成了双重负荷、双倍矛盾,引发很多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化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冲突,导致辅导员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对职业的不自信,并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最终使个人职业发展受限,给辅导员职业化带来阻碍。建立辅导员职业心理支撑体系、职业发展指导体系、职业理想促进体系等可以有效缓解辅导员职业化过程中的心理冲突,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Reviews     
Book reviewed:
K. Field, P. Holden and H. Lawlor Effective Subject Leadership
C. Paechter, Changing School Subjects: power, gender and curriculum
E. Margolis (ed.),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G. Nicholl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R. Andrews,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 Guide to Recent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P. T. Knight and P. R. Trowler, Departmental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R. Daugherty, R. Phillips and G. Rees (eds), Education Policy-making in Wales
G. Crozier, Parents and Schools – partners or protagonists?
H. Brighouse, School Choice and Social Justice
G. McCulloch and W. Richardson, Historical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J. F. Donnelly and E. W. Jenkins, Science Education: Policy, Professionalism and Change
D. Warner and D. Palfreyman (eds), The State of UK Higher Education: Managing Change and Diversity
G. Mac Naughton, S. Rolfe and I. Siraj-Blatchford (eds), Doing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G. Thomas and A. Loxley, Deconstructing Specia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Inclusion
S. Tomlinson, Education in a Post-welfare Society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国时期,随着新教育的推进,宝安县的教师教育渐渐步上正轨。民国前期主要是通过宝安县教师社团组织活动和办期刊杂志宣传推动的。民国后期宝安设立了正规的教师教育机构简易师范学校,以培养宝安所需师资。宝安县立简易师范极为重视未来教师的专业思想教育、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鉴于师资匮乏,简易师范不能满足全县学校对教师的需求,广东省教育厅令宝安县申办县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的师资,结果泥牛入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