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共生互动的辩证关系.根据杭州经济社会需要,制定职教发展规划;完善法规制度,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提升职教资源配置效益;提高技能人才社会经济地位,增强职教事业社会吸引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职教体系,满足区域经济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理论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单单依靠职业学校的能力,很难培养出满足企业行业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要培养高质量的、满足企业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走工学结合的培养道路.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对工学结合的理论、模式做一分析和梳理,并积极借鉴各种模式的优点,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业教育界对于工学结合问题的重视,既反映出教育决策者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清醒、敏锐和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从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职教集团化、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职教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构建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关系到广东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构建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从完善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深化合作办学工学结合、科学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方面探索了构建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指出强化政府的职教责任、完善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是构建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职教高考"是山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型探索。其政策逻辑是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服务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通过构建"职教高考"政策框架体系、实施多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制订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举措,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为了满足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国家积极鼓励院校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技术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的新时期,这对人才的综合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创新理念,实现理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统一,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道路。本文深入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在大职教观理念的引导下,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鄢彩玲 《职教论坛》2017,(21):86-89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之一,还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从教学模式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构成不仅包括教材体例,还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教学授课、考核形式等内容。为此,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围绕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职教元素提炼,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以期走出一条满足多元需求的品质职教之路,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42条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之举。现代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通过凸显职教特色的、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工学结合的办学途径予以保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搭建了一个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发展平台,为培养汽车维修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造了条件。下面针对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汽车工程系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讨论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历史、观念及体制等方面原因,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为此,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是必要的。构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就要实现发达国家职教理论本土化;强化中高职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积极探索“专业学士”学位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广东职业教育提出了在十一五发展阶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基于此,职业院校既要满足学生个性的要求,又要更好地适应企业订单的要求,运用何种培养模式才能更贴近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怎样改革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达到与企业的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成为职教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省职业院校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积极进行实践探讨,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我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教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借承接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职业院校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之际,将广东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工作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讨如何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同广东实际相结合,使其本土化,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形成适应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构建有职业教育尤其是学校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当前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既反映出教育决策者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清醒、敏锐和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文章结合国内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相关经验,从课程体系设置、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对工学结合实施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基于实践探索,在政策构建的视角下提出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的提升路径:塑造团结开放的高职教育教师文化;探索强调职教能力的教师准入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创新促进胜任力提升的教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必须建立在大职教观、差异化的产业需求和消费群体偏好,以及一定社会组织水平的基础上。与各国的产业结构、社会组织状况、文化观念等基础相适应,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曾出现过学制型体系、资格型体系和混合型体系三种体系类型。从当今我国社会的产业基础、消费群体基础和社会组织基础出发,应跨越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等严格边界,遵循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工学结合和质量控制等原则,构建灵活多变的混合型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91年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来,如何办成学校和市场联系紧密的职业教育成为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试图建立在学校中学理论、在市场中实践理论的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的现状,然后指出了国内工学结合模式的不足在于学校、学生和单位三方的利益冲突;提出“工”和“学”都只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手段而非目标,不可能完全满足单位需求的全新思路;进而认为要取得工学结合的成功,并非模式的成功,而是能否满足合作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得出工学结合模式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订单式工学结合和适应式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探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完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工学结合方式下的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探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试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给出市场营销专业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与行业企业建立"水乳交融"的"校企共同体"是构建新型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只有与行业企业建立"水乳交融"关系,才能构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职教人才。根据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20.
龙德毅 《职业技术》2006,(20):14-17
在中国职教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的学术报告中,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龙德毅以东道主的身份带着天津多年以来对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经验,总结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历史演变,对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创新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文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生动而科学地为新时期职教工作者如何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下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