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精妙的提问,犹如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它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真可谓“投石激浪巧提问,源头活水渠自成”。如若让自己的课堂“渠白成”,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饱含生命力的、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尤其要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吴亚红 《语文天地》2012,(11):58-5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精妙的提问,犹如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它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真可谓"投石激浪巧提问,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3.
1.投石激浪式:就是用提问的“石子”激起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争论,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是否主要写了一个鱼钩,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做为题目 ?这个问题的答案带有歧义,能引起热烈的讨论,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加以引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链条式:即对一个重点、难点,首先提出一两个核心性大问题,再划分若干个如锁链一样环环紧扣的小问题。如教《凡卡》一文,围绕课文的思想意义,可依次提问:凡卡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的 ?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导入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事开头难”,授课亦然。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它仅...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充满趣味,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而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使课堂变得更为活跃。一、有趣的课前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课前导语的设计,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的热情。精妙的导语能够调动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我们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策略一:思考深处投石激浪当学生尝到思考后的乐趣,他才能逐渐养成积极思考、刨根究底的好习惯。课堂上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改革中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巧用谬问,开启茅塞所谓“谬问”,是教师故意用一种荒谬或者截然相反的说法向学生发问,其特点是出奇制胜。二、虚拟情境,投石激浪有时,为了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或为了引发学生情感更深刻的体验,可以虚拟特定的情境,从而获得投石激浪的效果,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三、分解迂回,曲径通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或太笼统,学生感到茫然,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应将它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较具体的问题,一步一步地达到提问的目的。四、变换说法…  相似文献   

9.
“提问”是语文课堂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理而巧妙的提问,能很好地调动职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巧问”,笔者从提问方法和提问时机两个方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人像戏剧妁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一波才动万波随”,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犹如一株株奇花异草,弥散着诱人的芬芳,焕发着灿烂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相对于别的学科而言,是充满乐趣的,有对学生好奇心的刺激,也有对学生智慧的挑战,一堂好的语文课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语文课堂中的美在哪里呢? 一、营造情景,巧妙导入美 每堂语文教学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直观形象的表演,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朗诵诗文、欣赏画面等,创设一种美的情境,美的氛围,投石激浪,以美好的情感抓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愉快地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学生智力的开发,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互动中实现的。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思维,教之以思维方法,导之以思维习惯。一、投石击水,激起思维浪花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设疑问难能有效地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智力的开发。如讲“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一位教师形象生动地讲  相似文献   

13.
一、“静水投石”法明代大学者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后,思维往往处于相对满足的静态,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可“静水投石”,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即教者提出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重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积极思索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如教学《简笔与繁笔》一文时,学生对该文以同一部《水浒传》中的简笔与繁笔的实例来论证“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这一论点的写法视为当然,  相似文献   

14.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  相似文献   

15.
要想上好课,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教学上来,首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的突破口——导语。教学中要针对不同课文的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进行导入。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一开课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课堂教学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导语的设计要新奇有趣,引人入胜。诸如开门见山式、游戏入境式、故事导人式、入境表演式、投石激浪式、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密切相关。笔者在教学中对开启学生思维的方法做了以下尝试。一、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诱发思维精心设计导语。良好的导入令学生心驰神往,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激发求知的欲望。如教学《人类的语言》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语言也就是说话,是我们人类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为什么还要加“人类的”?岂不是多此一举吗?有的学生说:“鹦鹉也会说话”。“那么,鹦鹉的说话能不能称为语言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吧!”这…  相似文献   

17.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童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促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导入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促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韩先领 《河南教育》2005,(10):27-27
一则新颖别致的导语,能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就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更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把。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在语文课导语的设计上,要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吕春萍 《中学文科》2006,(11):17-18
江泽民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此谈谈我的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