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义项的语言现象。目前,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已突破传统的词汇学研究范畴,拓展到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中。其中,原型范畴理论从宏观上为此提供了框架模型,而认知隐喻和转喻概念从微观上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必要的理据。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采用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深入探究一词多义的普遍性、延展性,并简要分析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名词、名动转用中的隐喻思维过程,并以名词、名词动用的具体实例探讨其隐喻特点和语义理据,分析其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指出这是一种以词义的隐喻派生为中心的、有效的词汇加工习得模式。  相似文献   

3.
钟立娜 《海外英语》2020,(7):244-245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是一个范畴中各成员的基础,词汇语义是系统的,多义词义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该文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分析英语学习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大学英语一词多义词汇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玉 《鸡西大学学报》2014,(3):131-133,137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话语的基本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为这一现象提供较有说服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以英汉人体词语"手"和"hand"为个案,通过对其义项做基于词典的考察发现,隐喻和转喻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分别以相似性和临近性为基础,在"手(hand)"词义延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理据作用。英语汉语对比分析的研究视角验证了不同民族身体体验的相通性,以及由于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民族认知体验的差异性。为词汇多义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多义词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拿"是一个常用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意象图式、隐喻、框架等理论,分析了"拿"的一词多义现象,厘清了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英语名词table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入手,运用原型理论阐释一词多义现象。研究表明,多义词的意义是围绕原型意义构建的,引申词义是借助隐喻和转喻机制派生而来的。本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词多义现象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词汇习得和教学中的难点。但多义词的词义扩展并非是任意、毫无规律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理据可循的。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以英语形容词"high"为例来分析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模式和内在联系,探索其词义扩展的理据及内在规律,从而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多义词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8.
胡清 《考试周刊》2011,(17):99-100
空间介词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下,以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依据,系统地分析英语介词beyond的认知语义结构,以期客观、全面地解释其中心意义产生、各个义项生成的原则,使语言使用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和使用介词beyond的多义结构,并证实Tyler和Evans的原则性多义模式在分析解释介词多义性方面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9.
介词的多义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介词(以"over"为例)的空间核心意义与空间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然后通过意向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探索介词的空间、认知域的核心与引申意义是如何映射到抽象领域的。由此来解释介词多义现象乃至所有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杜婷 《现代语文》2010,(5):58-59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作为一种重要认知方式,它有效地解释了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尝试从认知角度用隐喻机制来分析"上下"这一常用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以及产生和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对介词in的空间意义及非空间意义的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解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多义模式;通过研究介词in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发现,介词in的多义现象除了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之外,还有一种循环型。总结了针对介词多义现象的学习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义词词义理据性的认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语言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一直为语言学家所研究。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体现了人类的一种认知规律,与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连。一个词起初都是单义的,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通过非典型成员的衍生(以连锁和辐射的方式)和类典型的分裂,新意义不断由典型词义派生出来,使语义范畴不断扩大。在多义化过程中,人们的认知能力(如范畴化、转喻和隐喻)发挥了极大作用,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存在认知理据性。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能使人们了解一词多义的内在生成机制,即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从原型意义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等认知机制的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曲玉雪 《考试周刊》2014,(68):92-93
一词多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英语中除了专业术语之外,极少有单义词,大多数词都是多义的。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通过隐喻的思维方式,对名词"heart"进行多义分析,探讨一词多义的产生机制。这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它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的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基于原型理论,本文从隐喻和转喻机制着手,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多义词"头"词义延伸的认知理据,从而更好地阐释语义范畴中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丽君  陈昌勇 《海外英语》2012,(10):123-125
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义特征。该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依据,以实证为基础,通过对中国某大学英语专业约50名学生的实验研究和定量分析,探析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探讨核心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大学生多义词习得的障碍。实验结果表明,原型范畴理论能促进多义词习得,提供多义词的核心义项更有利于学生准确猜测其在句中的相关义项。在多义词习得中,学习者忽视了核心义项的重要性,未能充分利用隐喻与转喻两大认知手段掌握其他派生义项。该研究能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分析了英语中几个方位介词的多义现象及其深层联系,指出当方位介词表示"经过"时,TR与LM的关系是动态关系,表示"方位"时,TR与LM的关系是静态关系,在教学中对帮助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方位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并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一词多义现象是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静 《考试周刊》2010,(39):105-10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先前的语义学理论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本质,因此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原型理论、隐喻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另外,本文还阐述了两种确定多义词义项的方法:语境和关联。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方法,对于英语教学也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一词多义现象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也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义现象,同时也是英语学习者的最大障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中的名词及复数变义现象进行归类和解释,帮助学习者通过认知语义学的认知机制掌握该变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