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战穷 《语文天地》2013,(11):43-44
一直以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观照,是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下,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类致力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自然永远只是作为人类文明的对象、工具而存在。所以,人类总是肆无忌惮地、毫无节制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的功利价值取向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现代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内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问题,但从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致思路径出发的生态中心主义,因其“无为而治”的消极态度和否定人的主体性的被动特征,同样不是人类对待自然的应有的合理态度,本文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要求人们必须自觉的把人与自然、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辩证地统一起来,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与和谐发展之睡。这既是人与自然之理想关系,也是当代人对待自然应有的基本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通过"自然"、"异化"、"提升"及"和解"四个方面,阐释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对立,通过"两个提升",即"在物种方面"和"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实现"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制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于自然生态的颠覆性:颠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既有关系,人类的自然生态问题得以肇始并愈来愈凸显;阐发了人类自然生态问题根本诱因的制度性:自然生态问题虽然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某些共性,但人类自然生态问题的根本诱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制度的超越性:人与自然可以通过"提升"达到"和解"并最终实现"和谐",首要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关系的"提升"即变革社会制度并以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论人与自然的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与自然的对立赵同志范文勤自从世界上有了人,就开始了人与自然之间永不完结的对立。在人与自然的对立过程中,人类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凭借自身的智慧,使自己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当代人类所拥有的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在给人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广...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梭罗在《瓦尔登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品中兼具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但是两者并不矛盾,自然和人已经融为一体,共存于生态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7.
近代工业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使人类面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危机。传统自然观和经济发展观的偏执是使人与自然走向对立的思想根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构造新型的辩证的可持续发展观,它包括自然观、经济观和伦理观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生态哲学之维:自然价值的双重性及其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就自然价值的不同理解形成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主张。从生态哲学理论维度审视,对自然价值应从“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前者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有效尺度;后者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只有将两者在实践中给予双重观照达到有效统一,才能超越传统主客二分的简单化和僵化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社会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其着重点放在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理论上,着重探讨人类劳动同时凝结的两个方面即社会性与自然性的互动;社会经济制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实践上,着重研究两类案例,即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状况,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状况。  相似文献   

10.
1.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正在历经一个根本性变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把握的发展,即规律观念转型的内容、基础和方向,是规律观念变换的关键所在.当前,尽管对复杂性科学仍处于探索之中,但是,一个以复杂性为核心的新的理论范式正在众多的科学领域产生纲领性作用,并推动着科学的综合化和一体化,预示着人类思维新纪元的到来。“自然界喜欢简单”的古老格言幻灭了。对此,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认为,它是“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它距离人与自然的对立越来越远,“代替这两者决裂和对立的,是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以生产劳动为基础,内含着主体的对象化和自然的非对象化。“物质变换”的过程是由能动的主体——人发动的,人是“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主导性因素。但是,人的主导性因素的发挥却是以自然的基础性条件为前提,即“物质变换”的“主体向度”始终是寓于“自然维度”之中的。并且,马克思从主体和自然的辩证统一以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主体的当下“裂缝”中找到了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尺度。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主体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由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忽略了对象的客体性维度,人的主体性处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要走出这一主体性困境,必须呼唤社会实践中精神文化实践和伦理实践的审美性和道德性维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通过主体与特殊客体(主体)之间的沟通,达到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自康德以来德国古典哲学都在试图超越近代哲学不可避免的"二元论"思维本质,以期达至实体与主体、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中,二元分立模式在绝对精神的统摄下告别分裂实现了统一,但是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只是在思辨领域也即在思想领域以绝对精神的外化形式所实现的形式上的统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试图超越知识论立场所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外在性统一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通过劳动实践联结起来的感性对象化关系这一本质上的统一。马克思的感性对象性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本原就是对象性存在,从而为我们应对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日文化体系的特征、伦理价值的取向和自然观念的认知等方面各有特点:中国文化的稳定性、封闭性与日本文化的流动性、实用性;中国“孝道至上”与日本“忠德优先”;中国的“天人合一”与日本的人、神、自然一体化。中日两国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只有理解异文化中的“异”,己文化中的“已”,才有利于我们对日本语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生态制度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内涵。生态伦理制度建设,需要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生态经济激励制度;明确政府环境责任制度;完善人口增长适宜增长制度;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等。  相似文献   

16.
孙军红 《保定师专学报》2007,20(1):12-13,36
儒家从辩证思维的维度自觉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界,特别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蕴含的丰富生态思维内涵,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态审美是一种秉持间性姿态的审美活动,自我间性是生态审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自我间性审美尺度要求我们从生态整体利益出发,在知行圆融、身心和乐、全面发展等方面型塑符合生态道德的理想人格,从而促进人类社会朝着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美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家韩少功的个人体验提供了一个"返魅"的范例,他的跨文体作品《山南水北》描述了真实世界中一个不可思议的自然生态圈。韩少功不再以"从人到自然"的思维向度审视世界,他投身于山水之间,去静心体察自然的神力,从而能够心存诚恳、恢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发现"上帝"的在场,找到人生的落脚点。文章认为,自然的"魅性"从来就未曾消失,真正消失的是人感受自然、与自然相处的能力。真正迷失的不是自然的神力,而是人类的本心,是现代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这一点的标志性事物是现代都市。生态批评应该抛弃掉"人类中心还是自然中心"无休止的争论,开启政治性的批评维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以“整体性”特质尽显卓越.从“政治”的整体性出发,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政治的特性与本质——与强制性权力、国家紧密相关(以国家为中心),即现代国家政治;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建构其未来的理想社会中呈现了与这一理想社会相融合的政治特性——与理想社会秩序、人的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完满相结合意义上的政治(以社会为中心),从而使他的政治概念具有了纵深的历史感和厚重结构.因此,马克思对政治的思考和把握具有双重维度——现代性的维度和理想性的维度.我们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把握政治作为国家强制性权力的现代性,也把握政治作为人类自我治理需要的理想性,才有可能深刻地把握马克思的政治概念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