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血液循环》属“解暗箱课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血液循环的意义,血液循环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建立血液循环的概念,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教育儿童注意血液循环器官的卫生,增进身体健康。教学时,我们采用了如下的程序。 1.用置疑法导入新课。一上课,教师便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人血吗?人血为什么是红色的呢?它对人体有什么重大  相似文献   

2.
侍野 《中学生物学》2002,18(1):28-28
血液循环是脊椎动物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在课堂上老师为了我们掌握好这一知识,运用了挂图讲解,还演示了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我似乎听懂了血液循环的意义,也能在图解中指出血液循环的途径,但是对于血液循环过程及血液究竟是怎样在血管中流动的等知识还模糊不清,感到很抽象,学的很费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着"用何种活体材料观察血液循环效果最好"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动物进化简史、动物血液循环的规律以及血液循环是动物进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血液循环是初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普遍认为:血液循环难学,与血液循环有关的问题更难理解.一些城市中学可用多媒体形象且生动的展示血液循环的过程.而对于广大农村中学来说,没有条件安装多媒体,有的城市中学的多媒体也形同虚设,不是设备陈旧,就是坏了也不能及时修理.另外,多媒体展示的血液循环非常复杂,令人望而生畏.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的时候,没有条件的学校可用一种简易板图讲解,会使这部分内容化难为易、迎刃而解.血液循环简图看似复杂,实际上注意了一定的规律与技巧,画起来也并不难.  相似文献   

5.
正在七年级学生中,总有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理不清楚血液循环中体循环与肺循环如何交织,不明白心脏收缩为何能推动血液循环。于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设计制作了以下教学用具,使用后发现这一设计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能大大提高。通过动手与观察,能直观感知心脏与血管和血液循环的关系,让学生轻松识记血液循环知识,理解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材料与用具  相似文献   

6.
卢康 《生物学教学》2002,27(3):11-11,48
在学习“呼吸全过程图解”时 ,学生普遍反映这部分较为抽象 ,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 ,笔者设计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简图 ,学生据图再认识呼吸的全过程 ,就容易得多了。1 认识血液循环模式简图“人体血液循环模式简图”(可以是黑板画 ,也可以是投影胶片 ,见图 1)是将课本中“血液循环模式图”与“肺泡处气体交换示意图”、“组织处气体交换示意图”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的 ,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在课堂上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幅图 ,认识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然后 ,师生一起复习人体血液循环途径这部分 …  相似文献   

7.
血液循环一课属“解暗箱”课型,教与学的难度大,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由于人的血液循环在体外看不见,又没有简易的模型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只能从体外感觉到的脉搏入手,根据课本里从心脏到手指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在头脑里产生血液循环的初步形象。进而教师引导他们看着课本前面的血液循环彩图,说出从心脏到脚趾、从心脏到脑的血液循环,……在这培养、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著成 《湖南教育》2003,(17):38-38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也是血液循环的起始和终止部分,对其结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着对血液循环的理解。教学中,我采用一看、二摸、三比、四做的四步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看。主要是看外形和结构。先把准备好的连有八条血管,并除去血管间的组织,让血管彼此分离开,其中一半已解剖好的新鲜的猪心,  相似文献   

9.
1 案例背景 (1)“人体血液循环”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二节的内容,包括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共2课时.该内容涉及到的科学概念繁多,对初中生来说,掌握知识的难度颇大.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心脏的结构,笔者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结合猪心脏的解剖实验,使学生基本掌握心脏的结构及特点,为第二课时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本案例主要是叙述第二课时“血液循环”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教材8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4章的内容。血液循环是本章重点内容的核心,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及时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关键要讲清楚血液循环的途径,使学生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学教材中,"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血液循环途径变化是"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听课学习后,深受感触,就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师对这一课的精彩教学进行赏析,具体说明如何在日常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血液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和动物吸收的硒大部分首先进入血浆,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种组织中。各种动物的全血硒浓度为5~8μg/100ml,红细胞中硒约为血浆中硒的2倍,即红细胞中的硒占血液硒总量的70%。若血液中的硒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则易引起多种与血液循环相关的疾病(如大骨节病、雏鸡渗出性素质病及白肌病等)。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广泛深入地研究了硒与血液循环的关系。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硒(或硒的化合物)和血液循环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的血液循环是初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下面围绕血液循环重难点讲解说明、规律总结、类型题讲解说明和变式探究等方面为同学们进行讲解,以帮助同学们顺利掌握这一专题。  相似文献   

14.
从1996年我校初创时,学校即着手组织队伍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它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就生物学科研制的《脊椎动物五纳血液循环)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成效,谈一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一、将抽象知识形象化血液循环的内容是初中动物学部分的重点,又是难点。如鱼纳的血液循环,学生通过解剖活鲫鱼,发现心脏跳动这一事实,并理解了心脏的结构。可是,心脏究竟是如何推动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呢?根据由感性→理性、由具体→抽象的认识特点,加上初一学生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5.
《人的血液循环》一课中,关于血液循环器官的组成、形态、部位等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或借助挂图、模型、幻灯等教学手段加以认识。另一部分教材内容是血液循环的生理作用,这是除神经活动外人的主要生命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切身感受到这一生理活动的影响,却又不能直接观察,直接感知认识,只能根据某些可感知的情况,作间接推理,也就是‘解暗箱’。作为推理的依据,可以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1996年第3期对哺乳动物血液循环路线的表达作出了一定的改正,但这一种表达还尚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血液循环的连续性和密闭性,我认为,这样(如下图示)表达能更突出这一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到,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两个连续密闭的过程。还可以知道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区别,前者与心室相连,后者与心房相连,并且动脉里面并不一定流动脉血,而静脉内也不一定流静脉血,以至进一步正确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为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打好基础。对哺乳动物血液循环路线的一点建议@吴国平$四川省松潘县中学!623300  相似文献   

17.
“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四节内容。本章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本教材前半部分围绕着新陈代谢内容展开的“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新陈代谢”五章内容,其核心是新陈代谢。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体内物质的运输,确切地说是“血液循环”,通过物质代谢将它们全部联系起来。因此,本节课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1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对“血液”、“血管和心脏”概念特点的复习,通过对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特点、比较的复习,归纳人体“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人体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血管则是血液循环的管路系统,本文仅以物理学的角度阐述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力学特征,对于卫生学校的物理教师,了解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力学特征,把物理学知识和人体生命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为医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插图"血液循环模式图",从看图、读图、析图和用图方面,剖析了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知识。以"点"带"面",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制作“血管内血流连续性原理实验仪”前后湖北省武钢大冶铁矿职业高中(435000)钟儒瑞1制作的必要性中学“生理卫生”课本第四章《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一节要讲血压,它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一概念是在讲过了心脏活动及血液循环途径之后介绍的。也就是说,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