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时代渐远,学生越发难以理解作品所蕴藏的丰厚思想。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学生在各种良莠不齐的传媒与时尚文化的冲击和颠覆下,对其作品产生了曲解。怎样走出鲁迅经典不被理解反被曲解的尴尬困境?怎样切实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保持作品本身价值并体现鲁迅思想的当代性呢?这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勇于“班门弄斧”。长期以来,我们把教材中的作品总视为完美之作.老师总要千方百计地为作品找说法,即使错了也是如此,学生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异想天开”.这又怎能谈得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应鼓励学生要敢于“班门弄斧”。让他们知道作家并不神秘,作品也不见得美。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作为阅读者个体,彼此的感受不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乐曲都寄托着作曲家的思想感情,它通过音乐特有的表现方式,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从而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校园里虽然出现了欢歌笑语,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困扰,学生仍是埋头苦学,把音乐课上的中外著名作品当作背景音乐来欣赏,对这一现状,我深感疑惑,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音乐课呢?如何才能使学生准确地体验歌曲的情感,使其受到音乐的感染呢?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教师首先要被作品…  相似文献   

4.
插图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地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在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编绘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编绘者精心构思绘制的作品,他们与文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生年龄较小且直观思维占主导作用的低年级,教师大多喜欢将插图与文本结合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学会关注     
爱情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过去中学教材一向视为禁区,认为打开这道闸门,学校教育岂不乱了套?其实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呢?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都逐渐趋向成熟,他们对爱情题材的作品感兴趣又有什么大惊小怪呢?解读爱情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大量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冲击。学生关注爱情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教师只能“导”而不能“堵”,与其让他们朦胧下去,还不如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连贯的学科,数学知识都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密切联系着,客观上存在着一种结构。按教材编排体系,一些重要、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往往要分散到不同的阶段教学。若教师不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复习,许多有联系的数学概念就会分散而独立地保留在学生的脑海里,显得杂乱无章,学生综合运用时就不能准确、快速地提取信息。复习课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 《晋灵公不君》是人教社选修教材《中国经典文化研读》中人选作品。从当下人教社已出版的15本选修教材中,《中国经典文化研读》应该是比较有难度的一个选修模块。如何在高一的学生中解读文本?如何做到深文浅教?如何准确地把握教材定位?这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教学设计定位为三个层次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生命是什么?是学生?是课程?还是教材?确切地说是课堂。学生在课堂里学习,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里实施,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课堂安排,离开了课堂,学校就不复存在,所以说学校的生命是课堂。然而,维系课堂生命之树的源泉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教师的业务素养,是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备课基本功。如果忽视、放松,或者脱离这一重要环节,课堂这棵生命之树就会萎缩、  相似文献   

9.
首先要敢于增添入选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篇章有着极高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它们感动着我自已也感染着学生,但教材只是一个蓝本,其容量毕竟有限,如果这类作品仅上一篇或其中一部分总感到不尽兴,教师就可人胆地拓展,引入相关的文章,调动书中手中的教学手段,把这类作品上得让学生如痴如醉、难以忘怀、比如《鸿门宴》。  相似文献   

10.
每年高三教学时,总会有学生满脸诚恳地问:“老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数学是高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每个学生都非常渴望学好它.那么,在这一年时间里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相似文献   

11.
陌生的熟人     
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为我们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好的作品都蕴藏着深厚的艺术美,而一切作品又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作品的艺术美也是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受到美的熏陶,使精神世界丰富起来,那么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江茂吾 《师道》2003,(3):34-34
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选有一些文质兼美的爱情诗文。多数教师在处理这类作品时往往采取少讲爱情或不讲爱情的做法,而大谈与作品主题无关的内容。少数老师就是讲了,也总是拖泥带水,闪烁其词。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担心这些诗文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才采取这种不得已的做法。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起码有两处不妥:一是对作者不公平,它曲解了作者的原意;二是不利于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其思想内容。那么应如何处理课本涉及到的爱情题材呢?一、正视问题,实事求是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试想,现在的电…  相似文献   

13.
曹梦扬 《文教资料》2013,(28):34-35
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关注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本文主要从教育史和教材史的角度分析改革后的中学语文教材的人文性特点。这套教材在编订上采用“主题单元”编排方式,且36个主题都是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这三个角度选择的,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而在课文的选择上着重选取本身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整套教材中处处体现着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4.
寻访到的蚂蚁如何观察,教材在课的开始就设置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办法来更好地观察,如:放在透明的瓶子里观察;用水把蚂蚁与四周隔开来观察等。不过,这样也引来一些非议:为什么要这样观察蚂蚁呢?为什么要把蚂蚁困住观察,难道不能在大自然中去跟踪观察吗?孩子们对蚂蚁可是有感情的,他们对蚂蚁的最初认识都是在“抬食物”、“搬救兵”、“下雨前的大聚集”这些发生在自然中的难忘印象中建立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由选择老师!” 某报这则消息一刊登,立即引发了网上大战: 正方认为这一做法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充分体现了教育民主,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个性。 反方则担心孩子毕竟年纪小,要是他们把心思都用到自选课上,荒废了基础课,那考高中、考大学怎么办呢? 观点纷呈,交锋激烈,几近爆棚。 之后,全国几十家报纸相继对此作了报道。一时间,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声名大振。“学生真的可以自选老师吗?怎么选?为什么要让学生选?” 一系列问题, 牵引记者一探究竟。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实现因能施教和因趣选学。 地上见不到一丝灰尘、纸…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下语文学科的特质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是和谐自然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叙事性强或富有思辩性的作品,还有充满幽默、风趣、给人快感的佳作,那些刻画精妙、描写优美的作品对学生吸引力大,作品能够带给他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弥补或是人际之间的沟通,甚至是情感的转移和渲泄。所以,语文学科的教学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素质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奂生名气很大,时至今日.人们还对他津津乐道。陈奂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在旅馆里那一系列可笑的作践行为?教材编写者认为用“小农意识”来解读是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所以,在课后就有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教参上也说:“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然而,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渎者共同创造的.作品一经形成.它便不完全属于作者和他的时代,读者有权站在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关于教科书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或者是因为教科书的课时安排问题,“书上的内容太多了,一课时怎么也讲不完。”或者是因为教科书的内容取舍与老师的理解有出入,“这里的内容与标题是不相对应的,能不能课上不讲?”等等。而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则是老师讲的内容与教科书、与考试如何对号入座。因此常听到学生问老师“您讲的这些都在什么地方呢?怎么书上找不到呢?”“讲书上的知识就行了,干吗说那些多题外话呢?”“历史的东西在书上画画背背就行了,用得着这么多课时吗?”这些说法表面上反映的是社会上的部分人群对教科书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更深层次反映的则是对历史教育的错误定位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婉 《贵州教育》2010,(2):44-45
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使读者更充分地挖掘、理解作品,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中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要借助想象体验作者创作的思绪,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人作品,从而产生认识体验,准确、快捷地把握作品。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20.
李冉 《神州学人》2014,(1):46-49
世人都听说过电影取景地,可19世纪印象派画家毕沙罗驻英期间作品中的取景地,你知道都在哪里吗?信不信由你,我不仅知道,甚至还幸运地“住在毕沙罗的画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