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分析国内外目前图书馆、档案(LAM)馆和博物馆在数字资源整合、数字化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进展,总结当前LAM数字化融合服务中用户与服务/资源之间缺乏有效可信交互管理机制的现状.引入信任协商与信任管理机制,构建针对LAM数字化融合服务的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模型.深入探讨信任协商流程、访问控制策略内部结构的设计、访问控制策略树的构造以及访问控制策略树的标记和遍历过程,并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出新型的信任本体概念模型.本研究为LAM数字化融合服务过程中数字信息资源安全、可信交互及可信网络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认证和授权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联合身份认证的时代。文章介绍了认证与授权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提出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环境下。认证授权比较流行的做法是由资源方创建一个访问控制列表。访问控制的方法包括源IP地址过滤、代理和基于数字凭证的方式。作者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单点登陆相关技术系统和跨认证域的单点登陆系统。提出在开放环境下认证和授权的理想方式是通过信任协商机制来完成.并阐述了几种典型的信任协商系统及其实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居于图书馆与读者间关系的核心地位,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良好的读者关系,是实现图书馆利用率最大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虚拟合作信任关系在图书馆资源共享中十分重要,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保证虚拟合作的成功,必须在合作的图书馆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在不同的虚拟合作阶段,图书馆之间的信任关系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通过建立虚拟合作图书馆间信任关系与机制、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完善信任的社会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图书馆协会制度、加强以诚信为原则的图书馆服务道德建设等方式,建立图书馆资源共享中的虚拟合作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当前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在数字资源整合、数字化融合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成果,总结当前LAM数字化融合服务中用户与服务/资源之间缺乏可信交互监督机制的现状。通过引入动态信任评估机制,结合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化协作的D-LAM框架,构建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动态信任评估模型LAM-DTE。深入探讨基于LAM-DTE的资源自主保护机制,构建相应的逻辑结构和功能模块,最后对LAM-DTE工作方式的相关形式化定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共享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必要过程。在Web2.0的时代,博客作为知识管理中一个有用的知识共享平台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在分析463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信任和博客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信任的不同维度对博主的信任和他们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博主之间的信任、基于经济基础的信任、对博客服务提供方的信任等都对博主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出版中信任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9,21(2):107-108
探析科技期刊出版中作者与编辑之间、编辑与审稿人之间、作者与审稿人之间以及编辑部成员之间信任的价值。认为建立作者、读者、编辑、审稿者等刊物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感,可以为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信任网络的生成与维系是虚拟社群生存发展的内在核心机制。虚拟社群的信任网络主要由成员对社群组织、成员对社群组织者、成员人际之间三个信任层面构成。通过三个信任层面各影响因素在重要性上的描述性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成员行为特征与三个信任层面各影响因素的单变量方差分析,以及三个层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交流环境、组织管理、专业指导、社会资本、忠诚度等因素是影响虚拟社群信任网络生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维系虚拟社群的信任网络,在成员对社群组织层面,应改善交流环境和组织管理;在成员对社群组织者层面,应发挥专业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成员人际之间层面,应提高成员忠诚度和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9.
刘淼 《网络传播》2020,(3):14-15
阿里巴巴近年来,阿里巴巴不遗余力地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努力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互联网信用体系建设。成立之初,阿里巴巴从1688的诚信通服务开始探索买卖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通过企业认证服务,引导入驻的商家进行身份认证,降低网上沟通的信任成本;2003年,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通过担保交易解决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问题;2012年,率先推出"极速退款"保障服务,信誉较高的消费者可以享受"0秒到账"的极速退款体验。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联盟成员馆间信任关系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任是图书馆合作的基础,也是图书馆联盟成功运行和稳定发展的基石与关键因素,在图书馆联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信任具有脆弱性、感染性、易破坏性、影响因素复杂性等特点,对图书馆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应给予灵活、动态的关注。为了培育成员馆之间的信任关系,不仅要构建图书馆联盟信任的产生机制,而且要采取一些有效的保障措施,以促使联盟成员馆间的初始信任向持续信任的转化,从而建立成员馆间长期持久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有效交流的关键技术,对于开放的、动态的语义网来说尤为重要。在介绍信任的定义、分类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描述语义网中的三种信任机制,并由此构建语义网的信任模型和信任体系结构,以辅助信息消费者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信任判定。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现有信任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信任模型。改进后的信任模型增加了事务因素,并通过一系列函数来描述信任,为协同与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将信任值区间扩大,增加实体表达自身认知的方法,使得信任度连续化,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信任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网络环境的实体间信任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到信任关系动态变化的属性,着重于信任度的动态更新计算策略。同时基于改进的信任模型设计出一套信任传递协议,该协议用XML标记语言来表示消息。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影响电子商务中买方对卖方信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完整的信任模型,将该信任的取值分为初始信任和重复信任,分别给出这两种信任值的计算方法,最后对此信任评价方法进行实例研究,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Research on trust in organizations shows that it facilitates relationships, cooper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employees’ motivation to innovate. Organizational justice, which refers to perceptions of the fairness of workplace outcomes or processes, is often considered an antecedent to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trust. The current research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different types of justice relate to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trust in unique ways. Participants from numerous organizations representing two geographic regions were surveyed regarding their last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cedural justice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both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trust, distributive justice only predicted managerial trust,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 did not predict either type of trust.  相似文献   

16.
将读者对出版企业及其品牌的信任纳入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的研究范畴,期望通过读者信任管理优化数字化转型模式。论文阐述读者信任管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意义,分析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导致信任危机的若干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读者信任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国外对于传媒与政治信任的关系有不少重要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传媒是否对公众的政治信任有负面影响上,不少学者持"媒体抑郁论"的观点。但这种观点不断被检验,研究者发现不同传媒变量对不同层次政治信任的影响各不相同。国内在传媒与政治信任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该领域的研究可以考虑综合运用质化、量化的研究方法、关注新媒体与政治信任之关系,以及探讨中国传媒与政治信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凸显,新闻真实性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任性真实”,即受众所相信的真实。依据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分类,并结合对25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本文从“系统信任”和“人际信任”两个维度对新闻的“信任性真实”进行了分析。笔者发现,“可视化”以及“交朋友”策略是社交媒体时代形塑传受之间“人际信任”的重要路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信任”是完整实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环节,但是新闻真实并不依赖于受众的信任,事实真实仍然是衡量新闻真实性的终极性标准。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容易产生人际信任危机,影响网络中的社会活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网络人际信任研究涉及的领域、研究方法、主要成果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