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分析编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时 ,人们往往把一本书的编校质量问题归咎于编校人员(尤其是责任编辑) ,归咎于编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和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毋庸讳言 ,编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的责任心 ,对图书的编校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但是 ,也应当看到 ,第一 ,对于一本图书来说 ,从确定选题到最终装订成书 ,要经过若干环节、多人参与 ,这些环节和参与者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影响着包括编校质量在内的图书的整体质量 ;第二 ,图书出版过程中的这些环节 ,或以“惯常的”、不健全的、缺乏规范的运行方式 ,或由于当今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书报杂志差错迭出(所谓无错不成书)的问题,几乎成了新闻出版界的一大顽症。究其原因,过去人们大都认为无非是新一代编校人员业务素质差,工作责任心不强。一般来说,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但如果我们再深入一点来探究的话,便会发现,今天的出版物上所出现的差错,多半倒是一些常用字的错漏和基本语法修辞的悖谬。就当今新闻出版界绝大多数编校人员的现实水平而言,还不至于低到连这样一些常识性问题都解决不了的程度。因而,可以大体地认定,编校人员业务素质差,并不是构成当今出版物差错的主要原因。至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这当然算得上是一条最直接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今天的编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如老一辈强烈呢?这恐怕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从深追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保障图书编校质量,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相关人员共同的责任心,任何一方思想松懈,意识不强,质量就难以保障。图书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很多人从图书中获取了有效的信息并受益匪浅。但是内容质量不高的图书,会给读者传递错误或有偏差的信息,同时会负面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图书的质量尤为重要,特别是编校质量。如何保障图书编校质量,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共同的责任心,任何一方思想松懈,  相似文献   

4.
辨识差错是编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有效地辨识差错是编校工作者必须常思、常想的问题.除学识性、责任心及经验性等因素外,对差错的敏感性也不应忽视,编校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培养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校对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差错率超过规定标准,原因是多样的,有编校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的原因,有编校人员水平的原因、有校对人员工作量与编辑发稿量之间关系的原因……大家公认的原因之一是:编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是图书编校质量低的主要因素.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1994,(4)
永恒主题:减少差错·编者·办报办刊要把差错消灭,一时还做不到。但像目前那样差错信手可拈,读者怨声不断,也很不正常。差错多的主要原因是办报(刊)人责任心差,编校质量低。在1992年,全国搞了几次党报系列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我省对市、地报也搞了一次,曾一度...  相似文献   

7.
刘莹 《出版广角》2018,(14):53-55
编校人员要胜任编校工作,除了在高度的责任心和基本职业技能的支撑下尽力履行职业操守,一些易被忽视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编校人员对差错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先天拥有的,更需要后天辅以训练、强化和保持,编校人员应该在编校实践中有意地培养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振明 《新闻世界》2023,(11):102-104
近年来,部分图书的编校质量令人担忧,读者反应较大。除常见的编校差错之外,书中还存在一些隐蔽差错,如封面、扉页、版权页内容不一致,目录内容与正文不一致,下厂印刷后发现图片模糊不清,等等。编校人员想要消灭这些“潜伏”的差错,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敢于质疑,耐心求证,多读编校用书以及相关专业书籍以增加知识储备,重视印前检查,分块分类进行通览,熟练运用各类审校辅助软件,多向资深编辑请教。  相似文献   

9.
《中国编辑》2011,(6):25
为了帮助出版社编辑、校对人员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编校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更多的优秀图书,2011年9月14日—22日,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在京举办了第四期全国出版社编辑校对人员业务培训班。来自全国19个省市区71家出版社的19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培训处徐胜帝处长、中国版协副秘书长张振启、中国版协编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增顺及副主任吴瑰琦、潘正安、魏运华、张小平、杜维东出席了开班式。徐胜帝处长在讲话中强调:编校工作很重要;做好编校工作不容易,不仅人员素质要过硬,还要通过大  相似文献   

10.
米戎 《现代出版》2011,(3):47-49
质检工作的任务是检查编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还有差错遗留在待印清样中。然而差错是个整体概念,需要质检者在操作中去具体化。比较典型的差错,大多因为思维上不经推敲、知识量不够和工作粗枝大叶造成的。这些差错的存在折射出编辑处理稿件时在思维、学识和责任心等方面还存有不足,而这恰恰是做好任何工作,尤其是编辑工作不可欠缺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给传统出版带来了许多挑战.面对新形势传统出版业还应坚持不懈地做好内容,而编辑作为内容把关人,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场意识和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图书编校质量审读员的职业素养要求包括高度的责任心、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较强的编校业务能力。审读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胜任审读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提高书刊编校质量始终是广大编辑关注的热点.出版物差错多、质量不高,除了作者因素外,还在于编校人员对书稿的辨识能力和对编校工作的态度.因此,探讨各类书稿中出错的规律,提高编校人员的辨识能力,对提高图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就科技书稿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教辅图书作为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在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知识的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总结和知识的拓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把好教辅图书质量关,提高教辅图书的编校质量和内文质量,成为每个教辅编辑都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强化编辑和作者队伍的责任意识,用心做好教辅图书 目前市面上很多教辅图书,甚至是一些上目录的教辅都是粗制滥造的,根本不适合老师的实际教学、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其主要原因是部分编辑和作者不负责任,只考虑到教辅图书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教辅图书最重要的社会效益功能.因此,编辑和作者队伍都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辅图书的编写、编辑工作中,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扎实做好教辅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努力把好教辅图书质量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校对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变化和挑战,想要做好需下一番苦功夫.校对过程中,除了要纠正语法错误、错别字、逻辑混乱外,还要对稿件、音视频产品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进行把关,这就要求编校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汲取他人经验,具备耐心、细心的同时怀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畏心,善于学习,更善于进步,下一...  相似文献   

16.
大学出版社严把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等,探索适合出版社实际的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是新时代出版工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出版社如何强化阵地意识和质量意识,突出编辑的主体地位,完善编校质量体系,值得探索和实践,这是提高出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长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出版新技术的应用和向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编校工作.近年,新闻出版相关部门下大力气抓编校质量,各出版单位对编校质量也高度重视,但出版物的编校质量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往往须臾松懈就可能出现不合格后果.长期以来,各出版社普遍都在探索有效提升编校质量的方法和途径.结合本社实际,我们体会强化审稿业务、规范审读流程对提升出版社编辑人员业务能力和整体编校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编校合一"模式及其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的优势 关于"编校合一"的问题,编辑出版界内部讨论得比较多,探讨的侧重点多是"编校合一"模式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归纳起来大致是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校对技能不熟练、不按校对规律去校对等问题.对于这一工作模式对编校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又不能过分关注于此.究竟是编校合一好,还是编校分离好,这不是由哪一个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否有利于提高编校出版质量才是某种工作模式优劣的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根据多年来的编辑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电脑广泛运用的计算机时代,"编校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孟颖  米戎 《现代出版》2011,(1):47-49
图书中差错遗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编校者的责任心、文化素质及经验不足之外,对差错的警觉性不高或是不能持续保持对差错的警觉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编校者无法预知差错在何处、以何种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觉性.做到“夕惕若厉”。  相似文献   

20.
刘冬梅 《出版科学》2010,18(6):21-23
图书编校质量过去主要依靠编辑个体的经验、能力和责任心采保证.在图书编辑出版日益产业化的今天,可以尝试借鉴西方现代管理学关于质量管理的"零缺陷管理"理论,将图书质量控制与建立符合出版科学的编辑生产流程相结合,探索一条提升图书编校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